内撑式和桩锚式排桩支护基坑的连续破坏机理及控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基坑工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及偶然性,加之基坑支护结构属于临时性结构,安全储备相对较低,导致深基坑工程风险较高,垮塌事故时有发生。已有的国内外基坑工程事故表明,基坑垮塌经常始于局部构件的破坏,进而不断扩展,最终形成较大规模的垮塌,即基坑的垮塌是一个连续破坏的过程。然而,目前在基坑连续破坏机理和连续破坏控制理论与方法方面,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内撑式和桩锚式基坑支护体系,开展了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其局部破坏引发连续破坏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连续破坏评价指标和控制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针对内支撑式排桩支护基坑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表明:支护桩发生局部破坏或局部过大变形时,由于主动区土拱效应及结构内力重分布的作用,可引起邻近初始破坏区域的相邻一定范围内支护桩内力大幅上升,此影响可用荷载传递系数表达(即局部破坏引起某类构件的内力上升倍数),在构件安全系数一定情况下,荷载传递系数越高,局部破坏引发连续破坏风险相对越大;当支撑发生局部失效后,发生局部失效的支撑释放的荷载无法相对均衡的转移至邻近多根未失效支撑上,而是集中作用在最近的某几根支撑上,从而易引发这些支撑较大的附加内力并可能引发连续破坏。在基坑中,支护体系的抗侧移刚度大小和局部破坏引发的卸荷量对局部破坏情况下的荷载传递和连续破坏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内支撑增加了支护体系的抗侧移刚度,且对荷载的传递起到限制作用,因此相比悬臂排桩体系中局部支护桩破坏,内撑式排桩体系中局部支护桩破坏引发荷载传递系数较大,但影响范围较小。在内撑式排桩体系中,支撑数量不变时,支撑沿基坑深度设置的标高不同时,可影响支护桩的抗侧移刚度,当支护体系抗侧移刚度较大,局部支护桩破坏引发荷载传递系数较大;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局部支护桩破坏引发的卸荷量也越大,荷载传递系数也越大。
  对于桩锚支护体系,本文重点研究了单道及多道锚杆支护体系中局部锚杆失效引发连续破坏的机理。对于本文分析针对的单道锚杆支护体系,发生单根锚杆局部失效会导致邻近两侧各3~4根锚杆轴力显著增大,并导致冠梁最大剪力和弯矩增加,冠梁按照构造配筋很容易发生破坏。随着发生初始局部破坏的锚杆数量的增加,受影响区域的锚杆最大荷载(轴力)传递系数逐渐增大并趋于定值,破坏范围内冠梁对支护桩的水平受力和变形的约束作用逐渐降低,使局部破坏范围内支护桩桩身变形和受力模式逐渐由支撑式(冠梁给局部破坏范围内的桩提供了支撑作用)向悬臂式过渡,最大弯矩先减小后增大并趋于定值,此时其极限荷载(弯矩)传递系数普遍大于锚杆。可见,发生初始局部破坏的锚杆数量较少时,连续破坏首先沿锚杆发生传递,使更多的锚杆发生连续破坏,当发生初始局部破坏的锚杆数量较多时,使锚杆的连续破坏发展至支护桩的破坏,这一点与内撑式支护体系中支撑破坏的影响接近。实际工程中,锚杆经常出现缓慢的渐进失效的情况,锚杆渐进失效相比瞬间失效引发的荷载(轴力)传递系数小。与内撑式支护体系相比,锚杆的刚度一般小于钢支撑的刚度,故相同的破坏范围引起的荷载(轴力)传递系数较小。
  在基坑沿长度方向的连续破坏问题中,荷载传递系数、支护结构安全系数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局部构件破坏是否会引发相邻支护体系出现继发连续破坏以及连续破坏发展范围,是连续破坏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提出了防连续破坏的阻断单元法及其在典型基坑支护体系(悬臂、内撑式及桩锚式)中的具体设计原则,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应用模拟与验证。
其他文献
对于具有不同地震动特征和场地条件的特殊结构,地震动耦合对近断层区结构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文献中已有的一些研究探讨了SSI和近断层地震动对斜交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这可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破坏。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情况下,研究单次和耦合(水平和垂直)近断层地震动对斜交RC隔震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1996)设计实例4的三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处理是提高弱软粘土的新技术,它具有环保的优点,近年来MICP加固土的研究方法方兴未艾。但是,目前研究中MICP样品通常在低应力状态下制备,然后再于单轴或三轴条件下进行测试。而实际中原位土,尤其是当深度较大时,在加固时是存在显著的固结压力。  目前,固结压力对具有不同粘结强度的MICP砂的影响的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离散元件法模拟MICP砂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
在地震工程中,简单梁模型对于模拟结构单元和结构整体的响应非常有用。例如,剪切梁模型适用于较长波长下的框架结构响应建模,而对于剪力墙结构,铁木辛柯梁模型更适用。因为实际结构是由许多结构元素构成的三维结构,而梁模型是一维的连续体,梁模型只适合长波长波动,且其对结构设计细节和结构的横向边界的反射不敏感。模型的简单性是在参数化结构系统识别和健康监测中梁模型的一个优势,因为它们是由更少的参数定义的,而这些参
从最近的三十年开始,海上能源开发系统向更深的水域发展,浮式平台会取代传统平台。超过50%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系统,例如风能,通常位于深水区,而深水区需要由系泊装置锚定的浮动平台。板锚作为提供抗拔承载力的重要基础形式,由于其具有适用性强、结构形式简单、经济适用的特点,应用到了新型的浮式海洋平台上。为了安全地设计系泊系统,需要更可靠的方法来研究砂土中的锚板性能。  在基础设计中,必须计算土体的最大抗拔承载
学位
强烈地震作用下,梁柱节点的应力集中区域将遭受较大的塑性应变并伴随大范围屈服而发生断裂,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的震后调查发现许多钢框架结构都发生了这种延性断裂,这种断裂通常发生在几十个循环荷载内,节点的破坏模式被称为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对于强震作用下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超低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可以有效评价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疲劳寿命和延性设计性能好坏;同时也可以为钢结构连接节点的
学位
随着地下综合管廊快速发展,在修建过程中必然形成十字或T型交叉管廊,研究T型交叉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和适用于工程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T型交叉管廊沿两个垂直轴线方向振动的三维土层-管廊模型。土体在地震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由等效线性化方法模拟,土层的截断边界由粘弹性边界处理,同时在截断边界处施加等效节点力实现地震荷载的输入,由塑
随着日益凸显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和能源利用效率以保障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目前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区域能源系统规划综合考虑了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用户侧的实际情况,是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因其在能量梯级利用及易于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协同互补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变蓄热技术通过相变材料的潜热来实现能量的蓄存和利用,可有效缓
学位
区域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冬季维持室内热舒适性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常用的实时在线调节无法达到按需供热的目标,同时系统运行能效较低,造成了较为可观的能源浪费。供热负荷精准预测可以将实时在线调节模式变为前馈调节模式,为供热系统按需调节提供支撑,进而改善供热能源供需配比,降低供热能耗,是实现供热精细化管理、实现按需供热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建立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通用性较差,同时在热力站运行数据少时无法建立预
学位
我国诸多重大工程位于高地震烈度复杂地形地貌区,且复杂场地导致地震动放大效应,因此,研究震源特性和复杂场地效应(河谷、盆地、山体、滨海软土场地等),可为复杂场地条件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准确的地震动输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开展了三维单相和饱和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含复杂地形的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  (1)建立了三维单相层状半空间地震波散射新型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
学位
随着穿山隧道、跨海隧道的建设,超长隧道逐渐增多,出现了同一隧道中同方向行驶两列车的现象,两列车比单列车在隧道中运动引起的活塞风特性更加复杂,而活塞风对隧道环境及火灾控制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模型和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长隧道中两列车同时运动时的活塞风特性,为隧道空气质量及火灾控制提供了基础;另外,针对超长隧道模型实验及三维模拟存在的困难,提出了新的简化研究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