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环境下紧急事件中应急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以上海人民广场站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亦提高了人们对于地铁出行的使用需求。然而地铁站具有人群密集、人流量大、地下-地面空间复杂的特点,其应急安全受到了多方关注,已有的应急标识系统在万物联网的今天不再能够满足地铁出行人群在复杂地铁场景中发生紧急事件时快速高效的疏散需求。因此在学术领域中,有学者就地铁应急标识系统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研究都是从应急标识本身进行改进优化来提高疏散效率,对地铁出行人群在紧急事件中采取的各种疏散行为与应急标识系统的实际关联关注缺乏,因此从地铁出行人群的角度出发,探讨应急标识与疏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采取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完善现有应急标识系统的缺陷,也可以丰富应急标识系统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
  论文的研究首先从桌面研究和实地考察开始,对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进行了环境-空间布局的梳理,从中整理出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的立体空间布局特点,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铁站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总结出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紧急事件环境特征,并进一步梳理出地铁出行人群在紧急事件中的疏散行为与影响因素。然后,基于分析得出的环境特征与出行人群的疏散行为,利用社会认知理论模型构建人群疏散行为模型,分析了应急标识系统对疏散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根据结论对应急标识系统的效用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接下来,通过对地铁出行人群进行需求分析,总结出应急标识系统的设计目标与需求,并对目前应用于应急标识系统的智能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方案最终实施提供技术可行性的指导,依据设计目标与现实技术构建出最终应急标识系统模型。最后,在模型基础上展开了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应急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最终方案进行了评估,为地铁出行人群设计了一套应急标识系统。
  论文的实际成果是为地铁出行人群设计了更加适应紧急事件的应急标识系统,不仅对相关领域学者在后续深入研究中提供了参考意义,而且也能够促进我国地铁空间的应急标识系统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其他文献
本文意在探寻传统彝族漆器“黑、红、黄”三色千年不变与近代变化的原因。彝族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作为金沙江两岸的土著居民,在民族融合中,保留了众多古羌族文化,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实调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彝族漆器的色彩文化进行研究。第一章,对彝族漆器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经行解析,在彝族审美文化的为基调的前提下,探讨彝族漆器的色彩文化。第二章,笔者以美姑县
学位
本文旨在以颜真卿为主角,着重探讨颜真卿与张旭、怀素的艺术联系,并通过分析书法作品、查阅文献重点讨论颜真卿在这艺术联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梳理张旭、颜真卿、怀素的艺术审美、对比此三人的书法作品,拟证明他们之间的艺术联系并非是单一的、割裂的,而是内在统一的。通过论述这一关联,可以发散投射到书史中其他的关联现象,及其背后的书学之路。讨论颜真卿的作用和核心地位是本文的重点,论述其行草书的价值及其对宋代书坛
学位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开设的民族书画课程,是大一新生进入学院后所要面对和学习的专业课程。本文选择没骨花卉写生研究作为切入点是因为考进美院的学生基本都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色彩表达能力,但对于中国传统造型的观察方法和写生方法却比较欠缺。没骨花卉写生课程可以作为一座桥梁,衔接学生考前的学习与进入美院后课程的研习。学生通过没骨花卉写生课程的课前准备与探索、课堂的写生与理解以及课后的钻研与体悟,能更
学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漆艺家柴田是真艺术生涯的梳理,总结出其不同于传统漆艺审美的独特漆艺美学。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柴田是真的学艺之路,包括其家庭环境以及师承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幕府末年到明治时代多元矛盾的文化思潮,讨论日本绘画潮流的转变对柴田是真绘画风格的影响。并且从漆艺专业角度,论述柴田是真对于漆艺技术以及漆艺审美的创新拓展。最终总结出柴田是“文人漆”风格的独特性。最后一章则是笔者对柴田是真漆艺研
学位
近年来,八大山人的艺术领域研究已逐渐呈现角度守陈和观点重复的停滞态势。若走出传统美术研究的固化视域,八大山人身上其实还有很多有待发掘的学术价值。通过对八大山人视觉语言的探析,有利于深化对传统中国视觉文化的理解。将关注点集中在八大山人的传意设计行为上,将会对今日的视觉设计活动提供新思路。  本文立足于基础设计研究,以相对宏观的视野逐步深入细部,从观念、形式、特征和应用四个方面观照八大山人的视觉语言,
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工具,教科书在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刚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课本中文章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而教科书中的插图可以起到解释说明文字的作用,版式设计则可以通过对版面中元素的排列组合,将版面上的信息更好地传达,因此教科书中的插图与版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中国的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与德国科莱特出版社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迎接新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而企业会议作为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活动之一,承担着企业内部沟通、决策、执行等多种功能。但是,目前普遍低效的会议及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秉承“敏捷”和“精益”工作流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从设计思维方法论入手,使用定性和定量的调研方法得到用户场景、痛点、期望和目标
学位
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根于湖北,影响着长江流域。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人们更加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博物馆、旅游业、故宫文创得到关注,以文化为载体的创意产业开始占据市场,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  本课题立足于楚文化,以楚汉酒具为研究对象,利用产品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楚汉酒具的象征语义。首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总结夏商周时期、楚汉时期、唐代、宋代、元代、明清时期、现代各个时期
学位
晚明刊本插图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在其美学价值、视觉艺术的研究范畴中,较为集中关注刊本插图的装饰性,而对其表意性的研究甚少,对插图中典型的女性形象与线的视觉表现亦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本文在晚明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从中国传统视觉观念中“形”与“意”之关系、作者与读者的不同介入、插图设计之图文关系、晚明文人审美等多个角度,探讨刊本插图女性形象与线性表意之关联。文中提出刊本插图不仅作为文人的“耳目之玩”,更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融合,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各行各业,装配式建筑逐渐兴起。与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是模块化景观,但目前我国园林景观与装配式建筑空前繁荣的状况极不相配。再加上如今园林景观“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要避免中国园林设计中特色消失、景观趋同的问题,强调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论文从“模块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江南园林。论文以中国艺术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