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云南省边境口岸瑞丽及毗邻国5 km范围内的缓冲带为研究区,应用"3S"技术和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获得研究区1990和2004年TM影像的景观类型覆盖信息,选取斑块级别和景观级别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内各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开展了分析研究。其中斑块级别指数选取了斑块类型面积、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块个数、斑块平均大小、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平均邻近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景观级别选取了斑块个数、斑块平均大小、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平均邻近指数、景观丰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蔓延度指数。
研究结果如下:
1)综合运用"3S"对研究区进行的景观解译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86.46%,可以满足沿边地带景观尺度的分析要求;
2)对斑块类型级别的分析表明,瑞丽口岸主要景观类型是有林地、灌木林和高覆盖度草地,两个时段三种景观类型面积之和分别占总面积的59.63%和64.52%,其它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格局特点;对景观类型级别分析表明,蔓延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同样的增减趋势,均匀度指数降低,说明一些斑块的优势度在增加,而其它类型的优势度相比之下在下降;
3)通过对比境内外景观格局指数,发现境内外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境内林地为优势景观类型,属于景观基质,其它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格局特点,景观连通性强,斑块形状复杂,景观类型丰富,景观多样性指数较大,受地形限制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小,斑块粒径较境外小;境外景观格局特征表现出农田为优势景观类型,属于景观基质,其它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格局特点,景观连通性低,斑块粒径粗大,受地形限制,其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大;
4)从对研究区总体景观动态过程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的各类景观要素在14年发生了十分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换,但整体景观仍保持林地和耕地景观为优势景观的格局特点,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其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景观类型对它的贡献转换;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瑞丽建设用地动态度也最大,表明建设用地与其它地类之间的转化最为活跃;
5)从土地综合利用程度的定量分析得出,该地区土地综合利用程度指数较低,而且在1990到2004年的14年间土地综合利用程度指数还有所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研究区特殊环境状态下的耕地面积减少的结果;
另外,“3S”技术在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中,可以定位、定量、定时获取区域景观要素信息,较好的揭示各类景观要素的内在分布规律,克服传统生态调查方法无法满足定量分析对大量景观特征数据的要求。对地形因子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随海拔高度和坡度而发生明显的分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