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手段,不仅仅是防止金融危机或者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有力措施,更加是一国货币当局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政策工具,对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监控指标是表明货币政策立场(宽松或紧缩)的主要变量。货币政策即政策指标的变化,传导到目标变量(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稳定)有一个滞后期。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能等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已经开始以后才做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具有前瞻性。这就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即货币政策实施条件问题。 现行解释货币政策实施条件的主要分析工具有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计量经济模型。这三种分析工具暗含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知识、对称信息和确定状态。但在实践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使得上述三种分析工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综合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在不完全知识、非对称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预测决策问题;其决策依据是,判断研究对象“当前所处周期的相对位置”、及其“未来一段时间变化趋势之可能性”。相对以上三种分析工具,综合模糊理论的基本分析前提更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综合模糊理论,对货币政策实施条件进行研究;运用案例验证和计量检验两种方法,验证综合模糊理论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的合理性、有效性。 美国作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市场经济成熟度高,微观市场基础完善,为市场化调控手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较为独立,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在美国乃至世界金融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美国1955-2013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实施情况以及经济运行情况(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来表示)为例,进行货币政策实施条件有效性、合理性的验证。案例验证结论是:77个案例(区间)中,66.793%的条件符合综合模糊理论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计量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显著性地接受了综合模糊理论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案例验证和计量检验两个方面表明,综合模糊理论的货币政策实施条件是有效、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