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变化韧性的地理评估——基于时序分析与指标体系结合的方法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城市与区域发展需展现必要的准备、应对和反应能力,为了寻求建立一个能够捕捉这些问题和能力的框架,韧性概念被引入地理学研究中来。尽管很多学者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应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为脆弱的地区,但其气候变化韧性尚未得到广泛研究。本研究旨在测度和比较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韧性问题,以弥补这一地区气候韧性研究的不足,并为该地区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考察了1990-2019年期间干旱、洪水、流行病和风暴等气候变化相关灾害的影响。此外,本文使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1961年至201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食物产量(food production)的历史模式和表现,目标是分析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和频率增加、降水特征改变等气候变化特征对食物生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一个国家的食物生产包括粮食(谷物、根、块茎、蔬菜、糖类作物、油料作物、可可、咖啡和茶)、肉类和鱼类的生产,产量以t为计量单位。本研究关注于食物生产,缘于其是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及其变化影响最大的部门,也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被用于解释食物生产模式。将适应性循环的四个阶段(开发、保守、释放和更新)与费舍尔信息方法(FI)所得到的动态模式(例如稳定增长,稳定下降,稳态跃迁和动态有序阶段)进行对比和结合分析。本文还开发了一种国家气候变化韧性指数CNCCRI用来评估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气候变化韧性,进而揭示该地区的韧性水平空间格局。脆弱性和准备度指标也被用于衡量各国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压力进行有效准备和应对的能力。其中CNCCRI分析是对一个国家韧性的总体判断,脆弱性和准备度指标旨在深入分析这种韧性的内部结构特征。这些指数和指标的构建有助于印证和解释在事物生产模式分析中所获得到的结论,揭示为何该地区多数国家的食物生产方面展现出高度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结果发现,洪水和流行病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但对于强度与持续时间,干旱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空间上,气候变化相关灾害对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的经济影响最大;就受灾人数而言,贝宁、安哥拉、布隆迪和布基纳法索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此外,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在四个地区(中部、东部、南部和西部非洲)的食物生产中检测到9种不同的韧性模式,而在45个国家的食物生产中检测到14种不同的韧性模式。FI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观察到的548个模式中,有285个模式是由稳态跃迁和稳步下降的动态特征所主导,这些模式捕捉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其食物生产的重大和长期负面变化,也显示出该地区在气候相关灾害的影响下有多脆弱。CNCCRI评分的结果从1.05(韧性最低)到44.8(韧性最高),其结果显示毛里求斯、塞舌尔和佛得角的岛国比研究区域的其他国家更具韧性。在区域韧性方面,南部非洲的表现优于东部、西部和中部非洲。根据脆弱性和准备度指标,佛得角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一个脆弱性和准备度较低的国家,而大多数国家的脆弱性和准备度较高,这使得它们成为需要立即采取缓解和适应行动的最不具韧性的国家。另外,综合分析表明CNCCRI、脆弱性和准备度指标与食物生产模式的分析结果间存在紧密联系和相互印证关系。例如中非共和国、尼日尔、索马里、乍得等国家的CNCCRI得分较低,这些国家的稳态跃迁特征往往占主导地位,即食物生产的恢复速度较慢。而南非、毛里求斯、佛得角、博茨瓦纳等国家CNCCRI评分较高,在食物生产的FI分析中也呈现出稳定增长和动态有序阶段的模式。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决策者深入了解如何提高研究区域的整体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许多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交往。网络依赖是个体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对网络产生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的失控行为,会使个体心理、生理、行为上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属于处境不利群体,其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多,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生态系统理论和问题行为模型表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
学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所有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影响个人教育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教师的自信心建设还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信心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乡村的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乡村教师的教学信心,促进乡村学生的学业表现,是今后我国教育
学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但由于有限的家庭经济能力和象征身份区隔的户籍制度,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逐渐长大成人,他们有的通过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有的成功克服了不利的留守环境迈入了大学的校园,但这部分留守过的大学生与未留守的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还未可知。因此,本文以抗逆力为研究的切入点
学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中国亿万学生的个人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进步,关系到国家教育强国之梦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民教师,他们游离于编制体制之外,拿着微薄的薪酬,却干着和在编教师一样繁重的工作,“同工不同酬”已然成为常态。然而,这些编外教师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跨专业现象普遍存在,相对不稳定等。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教育强国战略
学位
近年来,国家政策和学者们的研究中可见,“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话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可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促进培训供给一方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来明确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通过对县域初中教师培训供给和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以明确教师培训供给和教师培训需求的差异性,从教师培训的差异性来分析
学位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重心转向居民市民化,人的适应与融入是其关键。现有安置政策在宏观层面把握了搬迁居民的适应难题,其中针对学龄段儿童的教育安置政策以入学问题为主,解决了“能不能上学”“在哪里上学”等基本问题,但对于就读安置校后的校园经历、在校体验的关注还较少。现有学校适应研究重点分析了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及社会支持状况,往往忽视了儿童在应对转校压力、适应新
学位
近年来,在教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现代性知识生产对大学提出的教师培养要求的背景下,国内高校先后与地方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协同搭建了协作培养师资的平台,构建了职前教师与“双导师”组成的职前教师PLC。职前教师专业共同体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理念,依托于特定的教学实践场域,承担了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卓越职前教师的社会任务,适应了以对话、共享、合作为核心的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不仅有
学位
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中青年女教师的比例逐渐增加,随着她们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要面对的问题不再是“立业”而是“成家”。中国自古就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俗语,可见女性婚恋问题一直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工作地点的特殊性,使得乡村青年女教师这一群体的婚恋问题与其他职业女性或城市青年女教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应当注意到,关注乡村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问题的同时,加强对于这一群体婚恋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有
学位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近些年,随着教师教育逐渐开放化,高师院校的培养质量备受学界关注。作为培养师范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历史积淀、现实条件、体系结构与部属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师范大学、综合类大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课堂教学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在新的历史征程下,专业认证对地方高师
学位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难以被彻底清除,其根源在于感染后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微染色体可长期稳定存在于肝细胞核内。HBV RNA作为cccDNA的直接下游转录产物,近年被发现可作为一种新型无创指标用于监测患者肝内cccDNA的数目和转录活性,并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当前血清HBV RNA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有关HBV RNA的研究方向,期望推进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