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254靶向MEGF6和FBLN2的表达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性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anie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R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之一,临床上的医治措施除了手术切除外有放疗与化学治疗。目前奥沙利铂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药被广泛应用,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的死亡率。然而由于结直肠癌化疗过程中奥沙利铂耐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CRC化疗的疗效。大量研究证明micro RNA(miRNA)表达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癌症耐药的产生有关。研究目的:1)鉴定与CRC奥沙利铂耐药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2)探究与耐药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方法:1)以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为基础材料,通过逐渐加大药物浓度联合高浓度刺激的方法构建奥沙利铂耐药株HCT116-R。2)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小RNA测序技术对两株细胞中的差异miRNA与基因进行分析,再通过联合分析,筛选出与耐药相关的miRNA及其潜在的靶基因。3)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导入人工合成的miR-1254模拟物、抑制剂或干扰RNA来敲低或过表达相关靶点。4)利用q RT-PCR、CCK-8实验检测miRNA和基因对细胞耐药及增殖的影响。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敲除或过表达相关靶点对细胞凋亡的影响。6)通过Transwell、划痕实验探究敲除或过表达相关靶点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过表达miR-1254可显著减少细胞凋亡,增强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并抑制MEGF6和FBLN2的表达水平。2)抑制miR-1254的表达可加速细胞凋亡,降低HCT116-R细胞系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增强MEGF6和FBLN2的表达。3)高表达的miR-1254抑制CR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抑制miR-1254的表达后,CR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4)敲低MEGF6增强了CRC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减少细胞凋亡。5)敲低FBLN2增强了CRC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miR-1254通过抑制MEGF6的表达增强人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减少细胞凋亡;同时,miR-1254通过抑制FBLN2的表达增强CRC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并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这些分子标记物的发现将对CRC的药物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背景:含紫杉烷的治疗方案在食管癌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与此同时,以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类(PF)为代表的不含紫杉烷的治疗方案同样是治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模型,模仿人类睡眠呼吸暂停状态,观察大鼠外周血清血糖(Glucose,Glu)、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抵抗指数(Assessment of serum homeostas
本报告是基于土木工程类的学术论文《混凝土粘结剂制造相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替代法的综述》的翻译实践。源文本重点介绍了制造粘结剂的各种替代方法,以减少碳排放,是一篇典型
目前,西电东送是我国电力资源传输的主要模式,直流输电可以通过架空线路在电力系统之间进行远距离电能输送。将LCC(换相型换流器)的大容量、技术成熟性与MMC(模块化多电平换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起源于大肠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为腺癌的一种具有腺体特征的恶性上皮肿瘤。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是散发性的,与遗传易感性或家族
宫腔手术或感染等原因一旦伤及子宫基底层,将导致子宫内膜修复再生障碍、宫腔纤维化、瘢痕化、粘连,严重者可导致育龄妇女不孕。目前的防治手段(防止纤维化、粘连及促进受损
背景和目的淋巴瘤是一种具有多种亚型的恶性进展性疾病,在一些种类的的淋巴瘤中,骨髓侵犯常被认为是疾病中晚期的表现,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近年来,人大监督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作为法定监督形式询问的一种深化和拓展,专题询问应运而生。专题询问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普遍采取的监督手段,正逐步走上常态
随着开关电源高频化和高功率密度化的发展,器件的寄生参数严重影响其高频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磁增强印制电路平面电感和变压器作为高频开关电源的一种构成部件,在设计初期准
目的:研究促凋亡蛋白BAK、BIM和凋亡抑制蛋白MCL-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状态,并探讨其对胆脂瘤骨质破坏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与19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BAK、BIM和MCL-1蛋白的表达;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