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去除织物上的一些有机色素类污渍,大多数家用洗涤剂中会加入漂白剂。漂白剂能破坏有机色素污渍的发色基团或者将污渍大分子氧化成易除去的小分子,从而使织物更加洁白、鲜艳。然而,去除污渍的同时,该类洗涤剂会对有色织物尤其是棉型有色织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损伤和染料损伤。因此,深入系统的研究如今使用较为普遍的氧漂洗涤剂对有色棉织物纤维和颜色的损伤及褪色机理,并探索漂白剂的最佳浓度,能够为有色织物的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首先选取四种常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然后采用正交实验来测试所染织物在PB/TAED漂白体系下洗涤前后的拉伸断裂强力、色差、K/S值几项性能。同时,在染料溶液中加入不同摩尔比例、不同浓度的PB和TAED,并变化水浴温度,测试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探究四种常用活性染料的褪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个洗涤循环之后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氧漂洗涤中的变化因素对织物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不大;而洗涤前后织物的色差和K/S变化较为明显,而染料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氧漂水浴实验进一步研究四种活性染料在PB/TAED漂白体系下的褪色机理。由此部分实验的脱色率可以得出随着PB和TAED的摩尔比由5:1变为1:2,所选活性染料的脱色率逐渐增大,而在2:1时脱色率相对适中且PB和TAED完全反应,因此较佳的摩尔比为2:1;在m(PB):m (TAED)=2:1时,在200mL的混合溶液中,PB取1g,TAED取0.74g时,能够达到较高的漂白速率;在温度为30℃、40℃和60℃时,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的脱色率逐渐增加,在60℃时四种活性染料的脱色率均达到最高。但温度变化没有PB和TAED的摩尔比变化对染料的影响显著。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图可以发现PB和TAED摩尔比由5:1变为1:2,会造成染料的共轭体系首先遭到破坏,使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值下降,染料的共轭体系被氧化为小分子,最终颜色褪去。而紫外光谱区染料骨架结构处的特征吸收峰值也逐渐下降,但是相对于可见光谱区的吸收峰而言,吸收带的变化要小的多。随着PB和TAED的摩尔比由5:1变为1:2,染料C.I. Reactive Blue194特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红色,可能是由于共轭体系缩短而发生变色。染料C.I. Reactive Blue 160对所用漂白剂极为敏感,这是由于该染料的共轭体系仅仅是由偶氮双键与苯环组成,无萘环结构,相比其他染料更容易被氧化。对于染料C.I.Reactive Red 141,脱色率的变化较为平稳,是因为染料分子中含有对称的两个萘环-偶氮双键-萘环的共轭体系,萘环相对于苯环更难被氧化,因此脱色率变化较为稳定。染料C.I. Reactive Red 195仅含一个萘环-偶氮双键-萘环的共轭体系,因此比染料C.I. Reactive Red 141的共轭体系更容易破坏,脱色率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