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干旱指数的青藏高原干旱动态变化及植被响应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植被响应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探讨青藏高原干旱动态变化特征及植被响应,有助于加深对高寒地区植被对干旱响应的认识,为增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项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点日观测降水、温度、风速等数据作为因子构建综合干旱指数(DI),利用历年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综合评估DI在青藏高原研究区的适用性,对干旱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奠定基础。其后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以及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的干旱分区进行研究。利用气候变化分析常用的方法Theil-Sen中位数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与t检验相结合的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青藏高原不同干旱分区内干旱与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最后利用相关分析法、广义加性模型(GAM)等对青藏高原不同干旱分区内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梯度干旱的响应及其滞后性、响应阈值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过去60年的气象站点日观测数据,在综合干旱指数(MCI)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综合干旱指数DI。DI保留了能较好反映短时间尺度降水蒸散盈亏平衡的近30天相对湿润指数(MI30),以及在实时干旱监测中能反映对强降水敏感性的60天标准化权重降水指数(SPIw60),同时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代替了原本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整体来看,DI的优点在于既保留了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对干旱的影响,又增加了高温引起的蒸散对干旱的影响。其后利用DI与干旱频次(DF)、干旱成灾面积(DA)的相关性、对较强降水的敏感性等方面对DI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I与DF和DA的相关性均优于单一干旱指数和MCI,且DI能够较为灵敏的监测到不同类型的降水。除此之外,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DI与DF和DA的相关性也随之增大。因此,在青藏高原DI有着较好的适用性。(2)若以青藏高原为整体讨论干旱动态演变特征,极易模糊青藏高原干旱的地区分异特征。因此本文以DI为基础,利用EOF与REOF相结合的方法对DI数据进行正交分解。结果显示REOF在保证总方差贡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各个主分量的方差贡献分配更为均匀,因此采用REOF的分区结果,具有分区结果明确,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青藏高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干旱空间格局的特征。分区时取载荷向量值绝对值0.08为分区界限,结合高原地理空间分布等特征,将将青藏高原干旱空间型分为五个类型:高原北部型(A区)、高原西部型(B区)、高原中部型(C区)、高原东部型(D区)、高原南部型(E区)。(3)在过去60年间,A区、C区干旱频次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而B区干旱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D区与E区中较弱干旱呈现增加的趋势而较强干旱呈现减弱的趋势。A区、C区、E区异常干旱呈明显减弱趋势,B区与D区呈弱的增强趋势。整体来看,青藏高原北部及中部地区呈湿润化的特征,而西部地区干旱化程度较为严重,东部及南部地区呈现弱的干旱化趋势。结合突变检验结果来看,近年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干旱形势较为稳定,南部地区近年来的干旱形势有较大的变化。(4)青藏高原整体多发春季干旱,四季干旱均呈现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分布,即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抛物线的极大值出现在1989~1992年间。近年来春季、夏季干旱呈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秋季弱干旱频次增多,强干旱频次减少,冬季则与秋季呈相反变化趋势。不同分区中,A区、B区多发夏季干旱,其余三个分区多发春季干旱。近年来,A区弱干旱减弱、强干旱增强;B区弱干旱增强、强干旱减弱;C区干旱呈一致的减弱趋势;D区弱干旱增强、强干旱减弱,变化趋势较B区更为明显;E区干旱则呈现一致的增强趋势。(5)为了分析青藏高原不同分区内干旱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利用小波分析法对不同干旱梯度的干旱频次、干旱强度的周期性特征进行分析。干旱频次的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A区的周期性不稳定,且其周期较短,而B区、D区和E区干旱频次的周期性较为显著且周期较长。干旱强度的周期性分析结果显示A区和B区的周期性不稳定且周期较短,而D区和E区的周期性较为显著,且其周期性较长。整体来看,近60年B区弱干旱、D区的强干旱周期呈现缩短趋势;E区干旱弱干旱周期呈增长的趋势。(6)以平滑归一化植被指数(SMN)为基础分析青藏高原植被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植被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SMN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呈现北部低南部高、西部低东部高、山区低河谷地区高的特征。A区以、B区植被呈现显著的低低自相关;而D区、E区植被间呈显著高高自相关状态。在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植被整体呈现“部分褐化,整体绿化”的变化趋势,且中部地区植被呈现明显的“褐化”状态,而四周呈现绿化状态。褐化植被主要位于C区中部地区和D区中部地区;绿化植被主要位于E区,尤其是E区南部地区的林地,近年来呈现明显绿化的状态;A区与B区无植被面积最广,但是其余地区仍然呈现较为明显的绿化状态。Hurst指数分析结果也表示青藏高原的植被改善已然成为主旋律,未来部分地区的植被将持续改善。(7)青藏高原从北至南,植被对长时间尺度的干旱响应越来越不显著,而对短时间尺度干旱的响应越来越显著。青藏高原上植被对干旱的响应时滞总体呈现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变短的趋势。仅E区的响应时滞与中亚地区相同,其余分区植被对干旱的响应时滞均比中亚地区长,其中B区植被响应干旱的时滞较中亚地区长一倍有余。(8)利用广义加性模型对SMN和DI进行拟合,进而厘定各个分区植被对干旱响应的阈值。结果显示植被对干旱响应的植被衰退阶段非常清楚,而各个分区使得植被开始衰退的DI阈值略有不同,A区植被在DI>0时均为衰退阶段,B区略晚于A区,其衰退阶段始于DI=-0.4。C区、D区、E区的衰退阶段的DI分别为1.1~-0.65、1.05~-0.76、1.1~-0.65。随着DI的逐渐减小(干旱程度的加重),除B区外的几个分区内均观察到植被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A区植被恢复最快,DI=0时起SMN便呈现弱的上升趋势,其次为C区和E区,当DI<-0.65时SMN呈上升趋势,D区最晚,直至DI<-0.76时,植被SMN才呈现上升的趋势。整体来看,青藏高原从北至南,植被对干旱的响应敏感性越来越低,但是植被对干旱的恢复力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目标检测数据集的出现,目标检测算法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精确标注是一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的工作,每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都需要标注特定的数据集,这导致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数据壁垒,繁重的数据标注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了目标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数据标注依赖更小的弱监督目标检测算法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点研究方
学位
自然及人为产生的物质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过程中能实现跨越对流层顶传输,影响大气化学性质、破坏大气动力及辐射平衡,可形成全球化污染,并影响全球气候。示踪这些大气垂直运动过程,并揭示其带来的环境效应,不仅是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也是我国制定大气治理政策与建立大气质量改善手段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STE过程的观测方式主要
学位
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作为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水文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新世(Holocene)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温暖时期,也是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全新世东亚季风的演变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机制,而且可为未来全球增温背景下的季风演化趋势预估提供重要的自然参照。然而,目前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气候演变
学位
吸光性碳气溶胶是大气中主要的颗粒态吸光物质,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辐射平衡。近年来,我国西部城市一直遭受着碳气溶胶的污染。本论文以西安大气吸光性碳气溶胶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PM2.5滤膜采样工作,基于二元模型获得黑碳(black carbon,BC)和棕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系数,探讨其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受体模型解析了碳气溶胶吸光系数的来源
学位
西风-季风环流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末次盛冰期时(Last Glacial Maximum,LGM),受外部边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北半球西风-季风环流发生了巨大改变,一定程度上调控了冰期旋回演变。然而,目前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风气候响应特征以及不同冰期外强迫的贡献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
学位
化学风化通过消耗大气CO2作为负反馈机制调节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维持着地球系统长期的气候稳定性与生物宜居性,尤其是构造隆升作用引起的硅酸盐岩风化被认为驱动了百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在短时间尺度内(万年-百年),碳酸盐岩风化则是非常重要的碳汇过程。由于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碳酸盐岩风化可以对水文过程、土地利用等短期事件快速响应,因此被认为是解释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特别是近百年以来,
学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二次气溶胶在大气气溶胶污染和灰霾事件中的重要性。二次气溶胶因其来源、生成途径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在已有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然而,关于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的二次气溶胶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了盆地内二次气溶胶的来源、生成途径、长距离区域传输和大范围减排对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以及高原地区与盆地地区二次气溶胶来源、差异和二次气溶胶的气-粒转化过程。研究具有独特性和创
学位
全球沙尘气溶胶源区分布广泛,多集中在北半球,主要包括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源区排放的沙尘气溶胶可以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局地甚至全球的气候。虽然以往对特定源区沙尘气溶胶变化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尚缺乏不同源区沙尘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成因及其气候效应的系统分析。本研究使用1980-2017年MERRA-2再分析数据集,对比分析了亚非中低纬度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学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深刻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传统水文过程,导致局部地区更频繁和严重的干旱。水循环过程中输入(如降水、灌溉)和输出(如蒸发、根系吸收和深层排水)的负平衡,会导致土壤干燥化,最终导致土壤剖面中土壤干层的形成。本研究针对因气候变化、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水导致土壤水循环失衡形成土壤干层的问题,围绕黄河流域土壤干层形成机制、空间分异与主控因子这一科学问题,应用“传统土钻→自制深剖面取样系统
学位
目的昼夜节律是生物体为了适应地球自转产生的明暗周期变化而进化出的以近似24 h为周期的生命活动现象。现代文明的进步使人类生产生活高度依赖人工照明,特别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人工光的光强、光谱和光周期与自然光显著不同,容易导致昼夜节律紊乱。长期人工光致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糖脂代谢异常,但其量效规律仍不清楚。本课题开展LED的三个主要光参数(光强、光谱和光周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