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益生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rak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生菌作为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升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行业重视。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作为安全的食品级益生菌,在人类食品和陆生养殖行业中已有颇多研究。但由于陆生动物肠道环境与肠道土著菌群和水产动物有着较大差异,陆生动物源的乳酸菌对鱼类发挥的益生效果良莠不齐。故本研究选择从健康鲤(Cyprinus Carpio L.)的肠道中分离出具有免疫活性的鱼源乳酸菌并探究其,及其代谢产物和不同处理方式对鲤的益生作用。研究主要包括:1.鱼源免疫活性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通过体外免疫活性;消化道环境(p H 2.5和胆盐浓度0.1%~0.5%)存活率;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病原菌的抑菌能力;粘附能力以及抑制病原菌粘附能力的检测,编号Z-2菌株的离体益生能力最强。再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命名为Lactococcus lactis Z-2。经抗生素敏感性实验和动物安全性实验,发现其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和红霉素以及青霉素等9种抗生素敏感,且未见其对鲤的负面作用。故Lactococcus lactis Z-2为本部分实验筛选出的理想乳酸菌菌株,用于后续实验。2.Lactococcus lactis Z-2对鲤最适添加浓度的探究实验设置对照组(CK)和10~7(实验组A)、10~8(实验组B)、10~9(实验组C)CFU/g L.lactis Z-2添加组,每组三个平行(n=20),养殖8周。实验结束后对鲤生长指标、血清免疫指标、肝胰腺抗氧化指标、肠道形态学指标及肌肉常规组分进行检测;再对阴性对照组(CK-)实验鱼腹腔注射200μL的无菌PBS,阳性对照组(CK+)和各个实验组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200μL,浓度为1×10~8 CFU/m L。攻毒24 h后,统计各处理组的存活率,检测被感染鱼的血清免疫指标和肝胰腺抗氧化指标。实验结果显示:(1)L.lactis Z-2可显著提升鲤的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等生长相关指标,并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和肥满度(P<0.05),且实验组B效果最为显著;对脏体比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2)L.lactis Z-2可显著提升鲤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等的酶活力(P<0.05),并显著降低鲤肝胰腺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其中实验组B效果最佳;攻毒实验中,各组CAT、LZM、GSH-Px、ACP、AKP、MDA相对于CK-均有升高,实验组B+最为接近CK-,并显著低于CK+(P<0.05)。(3)L.lactis Z-2可显著提升鲤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TGF-β)的表达量,在实验组B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攻毒实验中,相对于CK+,实验组B+有着显著降低细胞因子表达量的作用(P<0.05),使之更为接近CK-。(4)L.lactis Z-2可显著提升鲤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及肌肉的粗蛋白含量(P<0.05);并降低肌肉粗灰分、粗脂肪和水分含量(P<0.05);且实验组B可显著提升鲤肠道肌层厚度与前肠绒毛长度(P<0.05)。上述结果表明:L.lactis Z-2可在鲤生长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抗致病菌能力、肠道消化能力及肉质组成等多方面产生有益影响,且最适添加浓度为1×10~8CFU/g。3.Lactococcus lactis Z-2胞外多糖对鲤益生作用的研究益生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可以提高鱼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待开发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已证明L.lactis Z-2的益生作用,但其胞外多糖(EPS-2)对鲤的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和抗病能力尚不清楚。为此,对EPS-2的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由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组成,其摩尔组成百分比分别是13.3%、14.1%、18.5%、27.4%和26.7%。再用不同浓度的EPS-2对鲤进行离体免疫器官细胞孵育及体内灌喂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EPS-2(250、500、1000μg/m L)可显著增强鲤头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头肾细胞的吞噬活性,并能显著诱导NO和细胞因子的合成(P<0.05)。体内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CK-,灌喂无菌PBS)和阳性对照组(CK+,灌喂无菌PBS)及3种不同浓度的EPS-2处理组,每天灌喂1次,灌喂期间正常饲喂。灌喂7天后,CK-组腹腔注射无菌PBS,CK+和三个EPS-2处理组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浓度、剂量同上一章),而后检测血清免疫指标及肝胰腺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之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显著上调血清NO、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LZM和AKP活性和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下调肝胰腺MDA活性(P<0.05)。攻毒后各实验组血清NO、细胞因子、LZM和AKP活性显著低于CK+(P<0.05)。上述结果表明:EPS-2可对鲤发挥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用以鲤的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4.Lactococcus lactis Z-2不同处理方式对鲤益生作用的研究为探究L.lactis Z-2不同处理方式的益生作用,实验设置6种处理方式:活菌及上清液的混合物(LCS)、无细菌培养上清液(CS)、活菌(LC)、菌热灭活(HK)、菌超声破碎(UB)和EPS-2与鲤头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其对鲤头肾的增殖能力和吞噬活性的影响,以及孵育液中NO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显示:EPS-2、LCS、LC和UB处理组均能显著增强头肾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头肾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提高孵育液中NO的合成量(P<0.05);所有处理组均能显著增加头肾细胞孵育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TGF-β)的合成量(P<0.05);而仅有LCS、CS和EPS-2处理组能显著提升IL-10的合成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L.lactis Z-2的不同处理方式均对鲤表现出一定的离体免疫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金雀异黄素是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在结构上类似于动物性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在哺乳动物中,金雀异黄素可以发挥抗糖尿病和抗脂肪生成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金雀异黄素对水产动物糖脂代谢影响的相关报道仍相对缺乏,对具体机制的研究更少。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对于糖的需求和利用量相对较低,被认为是先天的糖尿病体质,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脂肪肝等问题。从营养学角度上,除内源因子的调
学位
由于根系生长于土壤之中,其表型研究相对于地上部分的研究难度远远加大。传统的根系观测方法,如从介质中挖掘并洗根或者如沟槽剖面法等观测方法对作物根系破坏性较大,难以保证待观测材料的完整性。此外,由于根系脱离介质易于变形,传统观测方法也不能保证取样后的材料形态相对于其在土壤等介质中的形态不发生改变。以上两点,一度限制了植物根系的表型研究。近年来随着MRI、XCT成像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运用,植物根系的原
学位
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PTGMS)作为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其光温诱导的雄性不育性发生过程和不育性稳定性一直是两系杂交水稻基础研究的热点。培矮64S(PA64S)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应用面积较大的光温敏不育系之一,其花粉育性受光照和温度调控,但育性受温度调控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用不同育性临界温度的PA64S近等基因系PA2364S、PA2864S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育性差异植株花药细胞
学位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提高稻米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对有色稻品系“罗田红米”叶面喷施Fe SO4后显著提高了籽粒铁含量,同时也促进籽粒中锌等其它微量元素含量提高,但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用两种籽粒铁含量差异的水稻材料“罗田红米”、9311为材料,结合Fe SO4、Zn SO4叶面喷施处理进行了籽粒发育过程中铁、锌、铜、锰、镉积累量和TMT定量蛋
学位
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导致其出血症频繁发生。本研究以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鲫为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病鱼临床主要表现为鳃部出血、眼球突起、腹部两侧有鳞片脱落、肛门红肿并出现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部分鳃小片断裂、坏死和脱落,呼吸上皮脱落,鳃部黏液细胞增多;通过AB-PAS染色法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鲫鳃
学位
鲤(Cyprinus carpio)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种。2020年我国鲤养殖总产量为289.7吨(自《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约占国内淡水养殖总产量的9.6%。随着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鲤养殖中病害频发,对鲤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揭示鲤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研制疫苗和免疫增强剂,以有效防控鲤重要疾病的发生,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细胞因子(Cytoki
学位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明确不同氮肥类型对稻油系统作物产量、氮肥吸收效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减缓温室效应、提高作物氮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出一种效益最大化的氮肥配施模式。本研究设有五个处理:(1)不施氮肥(CK);(2)无机氮肥+生物炭(IB);(3)无机氮肥+炭基肥(IS);(4)无机氮肥+有机氮肥(IO);(5)单施有机氮肥(O)。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添加处理显著降低温室气
学位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铜含量超标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冬闲田广泛种植,对于土壤中过量的铜元素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红麻是我国重要的纤维作物,种植于铜污染土壤,仍能保持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铜污染土壤实行冬春季种植油菜,夏秋季种植红麻的方式,达到提高种植效益和增强修复土壤的效果,前期研究表明施用磷肥可强化麻类作
学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种技术实现了对不同事物的辨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需要对目标下属子类别进行区分。因为缺乏对专家知识的了解,人们无法准确辨识目标下属子类别,仅通过传统图像识别方法也很难准确识别目标下属子类别,如何改善识别方法使其能准确识别目标下属子类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图像识别方法旨在识别“猫”和“狗”这种从形态和样貌等方面易于区分的类别,与传统图像
学位
黄河鲤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经济鱼类,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北方地区婚嫁、生子、升学等宴席的必备食材。近年来,在黄河鲤养殖生产上出现肌肉质构特性下降、口感变差、营养价值下降等品质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导致市场价格长期低迷,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随着全球鱼粉供应趋紧和价格上涨,为控制养殖成本,许多商业饲料含有大量甚至全部为植物性蛋白,加剧了黄河鲤肌肉营养价值与口感的下降,且植物性饲料中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