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司法演进历程与方法建构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H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司法是在我国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司法形态。它以法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强调以数据为中心、以智能化为目标,提升司法审判质效。但智能司法如何有效处理司法数据,达到符合司法规律的智能程度,这是智能司法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智能司法的演变历程中,所面对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四方面现实难题:第一,智能司法与法院信息化、智慧法院等概念混淆,导致智能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对象模糊不清;第二,司法智能化建设需不断突破原有审判规则,因而智能司法与传统诉讼在衔接上存在多重障碍;第三,智能技术嵌入司法而发生的功能替代及新功能,导致智能司法建设的冲突关系日趋显著,消除冲突并保障智能司法的向善发展成为一项建构原则;第四,智能司法的理想形态是司法自主决策,但人工智能如何模拟人类进行法律推理,这是人工智能与法研究面临的终极难题。智能司法建设在智能化发展历程中有三个发展阶段。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智能司法建设是司法不断智能化的过程,它是一个涵盖司法改革、司法文化、司法权威以及裁判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动态过程。司法智能化又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诉讼阶段、电子诉讼阶段、智能诉讼阶段。传统诉讼阶段主要依靠人的能动作用,实现司法效率的提升和保证司法公正。电子诉讼阶段开始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对审判组织内部的事务工作及审判工作作出分工,并不断优化司法机构的组织结构。智能诉讼阶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为司法应用开发出更多智能化功能模块。初期的智能系统以辅助型智能司法为功能定位进行研发,最终将朝着智能司法自主决策技术发展。除“引论”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是对智能司法概念的辨析。主要内容包括司法智能化的发展历程,智能司法相较于传统诉讼的特点。通过概念辨析,理清法治现代化建设中智能司法的阶段性任务。并将智能司法与传统诉讼相比较,解析当下智能司法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主要任务及问题应对。第二章阐述传统诉讼向智能司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冲突与困境,及重塑审判规则的必要性。这一部分内容是对智能司法建设起步阶段发展状况的分析,并提出智能司法建设的方向性观点,即回归司法本质。同时,着重阐明重塑审判规则的原因,通过重塑审判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司法建设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第三章讨论电子诉讼建设的条件、样态及由此产生的审判观念变革。智能司法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才有可能长期推进、取得成果、持续完善。通过对当下以电子诉讼为代表的智能司法建设较成果进行分析,阐明电子诉讼建设既以司法改革为发展契机,还助推司法改革任务的实现,进而超越司法改革任务,有着独立于改革之外的建设目标。第四章围绕智能司法建构中产生的冲突关系,提出司法与科技实现有效融合的四方面突破口。智能司法建设在伦理道德、逻辑方法、预期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与传统诉讼方式产生冲突。但通过制定智能司法应用的伦理框架进行制约、协调算法特征与司法价值、减少智能司法预期功能与客观功能的差距、发现智能司法蕴藏的新型社会调控功能等四方面举措,则有望实现司法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从而避免智能司法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功能异化的情形。第五章描述智能司法建设后期如何建成智能司法决策模式。智能司法决策模式以人类法官的三大裁判进路为基础,即事实认定中的直觉主义、法律适用中的规则推理以及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逻辑是推理的前提,从逻辑嵌入司法裁判的方式可以发现,司法裁判与智能决策具有逻辑上的同构性。智能司法决策的法律推理及法律知识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有助于最终实现一种自主的司法决策模式。建设智能司法,尤其是实现智能司法决策,需打破学科对知识的界分,并在挖掘、提炼和掌握司法规律时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实现学科知识的交叉互通,将是智能时代赋予法律人的新使命。
其他文献
河流溶解态无机氮是评价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全球范围内大部分近海流域都经历了进入河流的氮通量的大量增加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淡水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作为全球河流氮输出的热点区域,系统阐释中国近海流域水文、水质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能够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深受气候变化和人类双重扰动的亚热带中尺度近海流域—九龙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同位素示踪分析、数理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惠益,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重要纽带,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研究是探索人地耦合关系和开展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中亚地区地处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是生态较为敏感脆弱的地区,且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目前对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以中亚
教育地理学既是专业学术领地内“教育-地理”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理论结晶萌芽,也是实践操作层求解多元教育地理问题的方案探讨累积。在“交叉学科”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现实背景下,尚处发展起步阶段的教育地理学一方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学科元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采用元学科体系研究的一般范式,围绕“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逻辑分析主线,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及“人地关系地域
古今中外,财税一直是维持国家政权运行的支柱。1945-1949年,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赤字日益扩大,基层国税的征收日益困难,税收征管水平的下降标志着国家有效治理的缺失。本文以绍兴地区的国家税征管为核心命题,通过对组织与人事、稽征与管理、流失与防治等税收现象的观察,试图分析税收的权力分配、制度实践、征纳关系和税务工作效率,以探究国家的税收治理问题,揭示民国晚期基层税政失灵的多重原因。在内忧外患之下,国家
党的十八大提出“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明确的提出了社会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处于协同治理的地位。社会治理的主体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社会的治理方式从单向性向多维度转变,社会治理的多样性和交互性需要法律来保障。同时,面对社会治理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政府失灵、市场
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强的背景下,构建具有优良预测能力的汇率预测模型愈发重要。我们发现参数模型对汇率预测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模型设定是否正确,还取决于模型一方面能否迅速探测模型参数的结构性变化以使用最佳信息估计模型参数,另一方面能否及时识别模型解释变量以实用最佳参变量对汇率进行预测。本文构建了乘数自适应可变窗算法与自适应变元算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检验了自适应体系建模在发现中国汇
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旅游业带来的外汇收入和其创造的就业来促进经济发展,厄瓜多尔也不例外。近年来,厄瓜多尔政府努力成为南美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以实现本国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仅在2018年,厄瓜多尔的旅游业就创造了 23亿美元的收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旅游业对于该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濒危物种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旅游业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旅游业
麦瓦利是阿拉伯古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为伊斯兰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自贾希利叶时期在阿拉伯半岛社会就已存在的,与阿拉伯人建立亲属、盟约、保护和支持关系的人,依附于原主人的被释奴隶亦被称为麦瓦利,麦瓦利和主人之间的关系是瓦拉关系。伊斯兰教兴起后,麦瓦利的涵义得到丰富,依附于阿拉伯人的新入教异族穆斯林也成为麦瓦利的来源之一。麦瓦利的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指不同,至公元10世纪麦瓦利的身份标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上线,标志着一种新兴交易方式的登场,它依托互联网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具有快捷、方便、匿名、不受疆域限制等诸多特点,面世之后,迅速在全球普及开来,且在国内、国际贸易额中所占分量越来越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有着特殊之处,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易信息的传输是数字化的,交易的空间具有虚拟性,交易的当事方具有隐匿性,
科技发展催化着大数据技术的演变,人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类型的高维数的数据,这些大量的高维数的数据并不仅仅限于多媒体图形和视频数据,它们会出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证券市场交易数据、生物特征数据等等方面。这些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通常被统称为高维数据。由于现代社会对高维数据的处理需求不断提升,人们也对如何处理高维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数据维数高、样本规模相对较小时,我们之前所用的传统的统计量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