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社会控制方式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梁代社会控制方式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南朝社会变革为大背景,从梁代统治政治角度出发,研究梁朝社会控制方式的横、纵向交叉变革,并探讨梁代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深化对梁代社会历史的认识。梁代统治中,最具代表时期的当属梁武帝之治。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在梁朝五十五年的统治期间,梁武帝统治时期无疑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以前代统治为警戒和借鉴,梁朝社会的转型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之上,而且也表现在梁代社会控制方式的变革。
  梁武帝当政期间重用士族,启用寒流,逐渐形成了梁选拔官吏的标准。并凭借法律特有的特殊控制力量和控制效力,采取较为宽恤的法律政策将法律控制的职能作用发挥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身上。在深思自宋、齐以来,皇族内部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嫡支与其他宗族房室之间不断发生的残酷的权力斗争的问题之后,梁武帝作出重大改革,一改前代的藩王政策,抑制典签权力,重用纵容藩王,并通过不同方式转移诸王对统治的注意力,逐步实践了新的藩王政策,并对其达到了有效的社会控制。通过以上方式,梁代逐步建立起以政权统治为手段的社会控制方式。
  梁武帝以帝王之尊醉心于佛教,政治需要与宗教需求相结合,身体力行的从精神到行为上对佛教给予极度的热情与推崇。不仅徽请高僧大德讲论佛经,而且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萧衍不仅断酒断肉,倡导素食,甚至舍身侍佛。萧衍僧俗合一的特殊身份同时促进了佛教在梁朝各个阶层的政治化,从后宫妃嫔、子侄兄弟到文武百官、普通民众,佛教在梁朝社会的政治化一步步走向成熟。
  梁代统治在施行宗教教化的同时,也重视礼乐制度,重儒尚文的教化方式。在政府层面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下,国学教育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私学”和“家学”在梁代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倡和鼓励。由此“王法”和“家法”互为表里,实现了对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控制,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崇礼重教贵学的良好风尚。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企业作为推动数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若企业的数据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数据经济发展也必然受阻。基于数据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立法的相对滞后性,当前司法实践中面对企业数据所引发的纠纷主要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将企业对其数据享有的财产权益界定为一种“竞争性利益”,从而对其进行个案救济。然而此种保护路径无法划定企
在当代文坛少数民族文学领域,叶广芩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女作家。她祖姓叶赫那拉氏,家世是比一般八旗子弟更为高贵的皇亲国戚,这种家族背景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叶广芩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局限于世代居住的北京东城老旧的四合院内,她成年后在陕西工作至今,曾在陕西周至老县城挂职做过县委副书记,长时间地关注秦岭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曾赴日本留学进行残留孤儿的问题研究,历经世事的沧桑变化和生活的
学位
现代汉语介词是一个封闭的类,它在语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其主要功能是介引各种不同成分在句中充当状语、补语、定语.语法学界已开始借鉴格语法理论研究介词,并认为介词是语义的形式标志.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介词本身功能的分析及介宾短语的整体分析上.该研究认为句子中语义关系的清晰认识必须从语言成分范畴及次范畴上,从词语的选择性上加以说明.该文以格标为分类依据,将现代汉语介词分为十类,重点研究其中工具
学位
该文探讨常见于现代汉语日常口语、民歌歌词、广告、相声和文章标题的"VO要VO"句式.文章立足于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运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对"VO要VO"句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力求做到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介绍动宾结构的研究现状,介绍"VO要VO"句式研究的意义,锁定该句式的研究范围,介绍该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一、"VO要
学位
本文通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模式,对《庄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尝试对包括《庄子》在内的中国典籍翻译提出一些建议。《庄子》一书在近一百年内被翻译了多次,译者中包括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汉学家理雅各等。然而,《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且距今又2000多年时间距离,其理解难上加难,误译以及错译在所难免。要掌握《庄子》一书的真实含义首先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本文中,笔者
学位
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期,社会各领域发展相对不均衡,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在办学经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与专业等方面,使教育发展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民办教育更是在国家无力举办大规模教育事业的情况下,起着不可或缺的弥补作用。因此,民国建立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得力于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此时的私立学校发展较快,也日
学位
教育是博物馆主要功能之一,而中小学教育又是博物馆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界对于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已有不少研究,但对于如何建立二者间良性互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重庆地区部分中小学、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中小学教育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建立博物馆与中小学良性互动机制。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讨论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
重庆中梁山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质带的北缘,有着丰富的溶岩洞穴资源,在这些洞穴中多有第四纪动物化石埋藏,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珍贵化石标本,之后该地区化石鲜有发现及研究。2009年,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实验教学中心对该地区进行系统调查,在多个岩溶洞穴发现了动物化石。本文通过考古报告的形式,以中梁山两个代表性的洞穴为例,通过洞穴地层沉积、发现的化石标本种类,客观记述该地
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号文山道人。祖籍四川成都,生于吉州庐陵富川(即今江西省吉安县富田乡文家村)。21岁即高中,被宋理宗擢为第一,乃丙辰榜状元。历任宁海军节度判官、江西提刑、知赣州等地方官职,以及秘书省校书郎、礼部郎官、刑部郎官等职,后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作为南宋末期的状元宰相,既能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而且文
学位
巫文化在古代是一种全球现象,中国也曾相当盛行。巫巴山地是中国巫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对此不仅有远古文化典籍的记臷,有远古发掘的有力证据,有历史时期的材料证明,还有不少流传至今、可以捕捉的典型案例。巫巴山地的巫文化之所以得以较早产生、迅速成长且在当时发挥重大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盐的存在。正由于巫师阶级掌握了巫巴山地的盐业资源,他们才有了聚众建国的底气。本文的研究正是围绕着巫巴山地的“巫盐”文化进行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