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政治思想史流变探析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以伏羲和黄帝为远祖,以伊尹和姜太公为近祖,在春秋末期由老子著《老子》而正式成立。道家以“道”为其哲学之宗,注重身国同治,守正可以治国出奇可以应变。自从道家产生以来,由于其哲学根基之厚重,使得道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道家注重顺应时势破旧立新,所以道家思想逐渐演变成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道家政治思想就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是截取道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经典著作、实践运用,试图探析道家政治思想的历史流变。通过本文的探索和分析,目的就是希望重新认识道家政治思想,破除对道家政治思想的偏见和误解,学习和借鉴道家政治思想中的精华。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序言。第二章主要分析老子和庄子的政治思想,第一部分分析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以“道法自然”为其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也为后世的道家政治思想奠定了最根本的哲学基础。作为帝王师的老子,非常注重帝王的个人修行,设计了一整套修行理论,这也是后世道教修行的理论源泉。关于政治思想的实践观,老子提出以“无为而治”为宗,这也是后世道家政治思想的理论源泉。老子政治思想的理想国就是“小国寡民”,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必然归宿,也是老子面对社会现实问题为周天子谋划的平乱治国之策。关于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评价,我们会看到老子政治思想的历史源泉,还有其关爱众生的阶级立场,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当然还有其缺陷和不足。第二部分分析庄子的政治思想,庄子以“道归真朴”为其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也为后世道家的隐逸派奠定了最根本的哲学基础。庄子非常注重个人精神境界的修行,庄子为帝王设计了一整套修行理论,这一套理论其实也适合于大众百姓。关于政治思想的实践观,庄子提出了以“真朴无为”为宗,这是庄子政治思想对老子政治思想的发展,也是两者的不同。庄子政治思想的理想国就是“至德之世”,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必然归宿,也是庄子面对战火纷飞的时代所设想的浪漫天国。关于对庄子政治思想的评价,我们会看到庄子政治思想那种摆脱阶级利益反而关爱人文精神的阶级立场,还有其蕴含的政治价值体系,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启示,当然还有其缺陷和不足。第三章主要分析西汉初黄老政治思想和东汉末道教政治思想,第一部分分析西汉初黄老政治思想,这一部分选取《黄帝四经》为研究文本。黄老政治思想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为其政治思想的哲学逻辑基础,非常重视“天道和人道”的互动关系。和道家老庄隐逸派不同,黄老派作为真正的道家帝王派,设计了一整套帝王修行理论,秉承了老子政治思想,但是又显示出积极有为的黄老派特质。黄老派“以道摄百家”形成了包容百家的政治思想,内可治国理政,外可攻谋伐交,可谓是帝王治国的巅峰理论。关于对《黄帝四经》的评价,我们会看到《黄帝四经》一书的成书渊源,还有其历史地位,以及那种成就霸业而又关注民生的阶级立场,最后还有其对当代政府的启示。第二部分分析东汉末道教政治思想,这一部分选取《太平经》为研究文本。道教政治思想以“神学之道”为其政治思想的哲学逻辑基础,并且衍生出“天”这一道教重要的宗教概念,“天人同构”和“天人合一”这是道教立教的哲学根基。道教政治思想设计了一整套帝王修行理论,秉承了老庄派和黄老派的修行理论,但是又显示出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道教政治思想所设想的“太平政治”模式,秉承了老庄派和黄老派的政治图景,不但显示出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且演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关于对《太平经》的评价,我们会看到《太平经》一书的成书渊源,还有其历史地位,以及那种积极努力调和各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阶级立场,最后还有其对当代政府的启示。第四章主要分析魏晋玄学政治思想和南北朝道教“官方化”改革政治思想,第一部分分析魏晋玄学政治思想。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替既频繁又无序,使得汉代的“名教理论”受到重大冲击。同时汉代的经学也演变得繁琐迂腐,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打破这样的学术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魏晋玄学兴起,其包括的政治思想主要就是探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代表人物和思想包括何晏、王弼“贵无论—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思想;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思想;裴頠“崇有论—护名教而斥自然”的政治思想;郭象“独化论—名教即自然”的政治思想。魏晋玄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世也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追求。第二部分分析南北朝时期道教“官方化”改革政治思想,北魏的建立和刘宋篡晋开启了南北朝时期。自东汉末年太平起义之后直到三国西晋时期,道教依旧是民众起义的重要精神旗帜;同时儒家依旧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位置,佛教在这段时期也开始崛起;最后就是太平起义的失败和张鲁政权的灭亡,使得道教组织涣散并且教规教戒严重荒废。以上因素迫使道教必须进行自我改革,南北朝道教改革的政治方向就是“官方化”,代表人物包括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改革之后原来“民间对抗性”的道教,已经逐渐转变成“官方合作性”的道教。这次改革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不但奠定了后世官方和道教最根本的政治关系,而且使得道家以道教的形式不断的发扬光大。第五章主要分析唐宋明清时期的道家政治思想的实践运用,以及道家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和演变。大唐王朝以道教为国教,李渊、李世民、李隆基都是运用道家政治思想的代表,唐末五代时期的杜光庭是道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就是《道德真经广圣义》。大宋王朝期间道家依旧占据重要位子,赵匡胤、赵光义、赵恒都是运用道家政治思想的代表,王安石为推行“熙宁变法”作《老子注》,显示出道家政治思想中变革图强的精神。大明王朝期间道家依旧占据重要位子,朱元璋和朱棣都是运用道家政治思想的代表,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作《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在批判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道家政治思想虽然有所批判,但是更多的是赞誉和认同。大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中原的本土宗教道教有着天然的排斥心理,虽然顺治对道教还算相当重视,但那只是清廷的权宜之计。道光元年清廷彻底断绝了和道教的关系,使得道教流落民间,由此而演变出许多民间秘密宗教,特别是其中的义和团,不但破灭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而且为清廷敲响了丧钟。清末民初维新派代表严复作《老子评语》和《庄子评语》,在道家政治思想中发掘出现代民主自由政治制度的精神内涵。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尤其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这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生产。同时,低效、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土壤质量降低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量化水分胁迫对于作物的灌溉管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便携式传感器的发展和访问性的提高,基于无人机遥感反演的精准灌溉已成为农田灌溉学科的发展前沿和革新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地诊断作
《群书治要》成书于唐代贞观五年,由魏征等人“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从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八种文献中,选取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论经验编纂而成,是古圣先贤治国理政智慧精华的集大成之作。《群书治要》不仅直接促成了唐代“贞观之治”,在流传至日本后,也同样带来了治世局面。孝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色,在数千年来大行其道。《群书治要》蕴含着丰富的孝治思想。梳理《群书治要》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等
社会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总要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过程。当我们研究经济社会生产时,面前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再”生产。与对生产过程本身进行的孤立的考察不同,对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必须在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变化中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相互联系在一起,全部生产关系都在其中建立并不断被再生产出来。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再生产形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就是社会总
橙汁(Orange juice,OJ)营养丰富、酸甜可口、价格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橙汁产量为181.2万吨,较2019年的154.5万吨同比增长17.28%,橙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杀菌是橙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是由于橙汁中含有多种致病菌、腐败菌和发酵菌,显著影响橙汁品质。其中,腐败菌中的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
与法律责任领域中的刑事责任相比,民事责任的本体论研究近来并未受到法理学界应有的重视。相较于刑事责任早已抛弃“后果论”,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民法学界对民事责任的认识始终停留于“后果论”,未能将民事责任的认识向前推进。基于此,本文选取民事责任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哲学中的评价论视角对其进行法理分析,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民事责任”,进而对“法律责任”的理解。理论上,要全面深刻理解民事责任,必须弄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优秀人才培养以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怎么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灵魂铸育成几何,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权就掌握在高校青年教师手中。这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目前来看,较之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而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接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符合不同发展时期的现实需求,在此过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整体建设与不断推进中,协商民主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出的,事关我国民主政治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以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