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触屏手势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应用的访问安全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包括密码登录、指纹识别在内的传统移动应用身份认证技术无法对操作者进行连续性认证,因而无法阻止认证成功至账户注销期间出现的恶意操作者对应用的访问。鉴于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连续身份认证技术,该技术基于持续不断采集到的用户的行为数据判定操作者是否合法,是当前移动应用中保证访问安全性的有效解决方法,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关注。触屏是当今移动设备普遍支持的用户操作,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这使基于触屏行为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当前基于触屏行为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一是在数据采集方式上没有很好保障触屏手势的规范性和多样性,导致触屏行为数据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对用户身份的识别能力;二是在连续身份认证的实现模型上没能很好利用历史身份判定结果提高连续身份认证的效率。针对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触屏手势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通过优化触屏行为的数据采集方式和连续身份认证模型从而提高基于触屏行为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的认证效率。具体而言,本文包含以下两方面研究内容:(1)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触屏手势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命名为m Touch。m Touch在用户触屏手势设计方面利用劝导式设计的思想设计了多个用户与移动应用间的触屏交互手势,不仅能引导用户提升其触屏操作的规范性,而且能捕获用户触屏行为的多样化特征,从而在数据采集层面上提高对用户身份的识别能力。m Touch在连续身份认证实现策略方面提出了基于时间衰减因子的动态信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基于多触屏手势连续身份认证算法。该模型通过引入时间衰减因子从而使其在进行身份判定时能够综合考虑历史的判决结果,从而在认证策略层面上保证身份认证技术的效率。在真实用户触屏行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表明:在不发生误锁定合法用户的前提下,m Touch技术比相关各技术更有效,不仅不会误锁定合法用户还能在平均5.28个用户操作内检测出并锁定非法用户,比相关研究的认证效率提升了14.6%-61.4%。(2)本文基于mTouch技术实现了在线测试系统中的连续身份认证子系统。该子系统以高校对在线测试的迫切需求为背景,在流行的微信小程序平台上基于m Touch技术实现了在线测试过程中对测试者身份的连续识别认证,从而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冒充答题的作弊行为。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步骤详细阐述了该子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方案与测试结果。该系统已在本学院的多门课程的课堂上进行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使用反馈。通过系统实现和应用推广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多触屏手势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的有效性。综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触屏手势的连续身份认证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实现了在线测试系统中的连续身份认证子系统。实验验证和系统测试都证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基于触屏行为的连续身份认证的效率,为移动应用的安全访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针对电力系统的恶意网络攻击日益频繁,将攻击行为特点纳入风险评估环节有助于判断电力系统风险态势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当前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关于攻击行为要素的考虑主要基于攻击过程描述,考虑的攻击意图单一,未考虑多元行为影响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文考虑包括攻击者主观攻击偏好与电力系统环境信息在内的多类因素,将基于效用的行为分析模型纳入风险评估环节,提出一种考虑攻击者行为的风险评估方法与防御策略,结合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具有非接触、自动识别等特点,使其在室内定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RFID室内定位技术在应对复杂的定位环境和高密度的定位空间时,对于定位精度,定位稳定性,定位时间,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近年来,人们将机器学习引入RFID室内定位中,利用神经网络来拟合RFID定位目标位置,但面对大规模定位时,传统
本文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几种不同组合的微生态制剂,初步探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益生作用机理及其抗病力的影响,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初体重为(99.17±1.80)g健康罗非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45尾。设置基础日粮组、枯草地衣组、枯草粪肠组、地衣粪肠组、枯草地衣粪肠组五个处理组,连续饲喂42天后取样。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生长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96年,该病在我国首次被报道并成功分离出病毒。临床上
伴随着医联体的建设与国家医改进程的推进,我国移动医疗得以迅速发展,产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用户从移动端获取医疗服务的习惯已逐渐养成。其中,移动问诊作为移动医疗的准入口,使患者通过手机就能与医生进行在线交流,减少了“小病跑医院”的概率,大大缓解了线下门诊的问诊压力。医患沟通在移动医疗中获得了新的互动渠道,是医患间缓解线下关系紧张局面的重要机会,移动医疗中医患间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建构新型平等、合作、互动的
肿瘤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糖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如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糖脂代谢异常导致肿瘤进展的多种机制,包括影响细胞代谢、引起机体炎症与免疫失调、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等,然而尚不清楚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此外,糖脂代谢异常与恶性肿瘤的相互作用限制药物的选择、增加恶性肿瘤化学耐药性、影响手术疗效
在深入研究HLA(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将HLA分布式仿真技术与网络仿真平台相结合,提出通信网分布式仿真的体系结构。以无线通信网为背景,基于高级体系结构技术实现的包含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仿真平台。实现空中中继无线宽带数据传输,端对端无线宽带数据通信功能的仿真。
目前国内现有的使用最多的甘蔗种植机大都为实时切种式甘蔗种植机,这种甘蔗种植机所需人工多,且人工劳动强度大、费用较高,实时切种式伤芽率高,导致出芽率低,耗种量大。现阶段各个相关研究机构及高校正在研究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构,与实时切种式对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且甘蔗种经预先切好并筛选后均为良种,提高了出芽率。但由于种植过程仍不可控,导致甘蔗排种过程不均匀,甘蔗种落地姿态不一,导致蔗地甘蔗出芽、生
香蕉采摘环节中的第一步仍然属于人工采摘,存在劳动强度过大、采摘效率较低等多种缺点,且随着劳动力的转移与减少,香蕉采收成本持续增加,对香蕉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自动采摘是解决香蕉产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香蕉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目前的香蕉采摘机器人的设计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根据课题的任务与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采摘香蕉的四自由度圆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viral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viral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以呕吐、腹泻、脱水为临床症状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对各个年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期仔猪影响最大,对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均可达到100%。对全球养猪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是阻碍养猪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