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12个省的调查数据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结构性失衡加剧,导致农村养老难题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加速主要是由于总和生育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人口预期寿命又在不断延长。结构性失衡加剧,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未富先老”的特点。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更低,社会保障水平也更低,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养老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而机构养老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在此人口结构背景下,系统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对于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以及农村养老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利用来自2016年全国12个省的1395份农村调查数据,借鉴安德森的医疗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问题。主要是研究四个问题:一是农村老年人愿意机构养老的比例;二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呈现出的个体差异;三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产生差异的原因;四是农村老年人中不愿意采用机构养老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二是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意愿,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三是农村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在本次调查中,农村老年人不愿意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习惯、传统观念约束和服务价格太高,并且这些原因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
  本文认为,要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首先在政策制定中要将机构养老定位为农村养老格局中的“支撑”地位是比较合理的政策选择;其次,要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村机构养老的健康发展,其核心在于优先促进东部地区农村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注重农村养老机构选址的合理性。第三,要加强农村老年人的老龄化国情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逐渐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第四,要构建温馨的农村机构养老环境,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推广有温度的爱心护理,增强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信心。
其他文献
在我国拐卖妇女儿童与集资诈骗刑事案件的数量居高不下,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逐渐引起公众热议,对于上述两种犯罪行为是否实施“重典”一直是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刑事政策。学术界关于刑事重典对犯罪的遏制效果主要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刑事重典能有效遏制犯罪,主要有犯罪威慑理论的支撑;另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刑事重典并不能有效抑制犯罪。但是以上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是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均取得傲人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等社会矛盾也随之深化,基层社会的低水平发展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为回应基层社会发展诉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通过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发展领域,带动农村
学位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工业化、城镇化等非农领域转移。在非农化过程中存在强烈的性别差异,与已婚男性相比,农村已婚女性处于非农就业的劣势地位,女性非农化过程也相对延迟。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女性劳动力仍有向城市转移的空间。居高不下的居民患病率和因病致贫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成为大病农户。大病冲击下,家庭作为抵御疾病负担的最后防线,需要通过释放家庭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对于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根本保证,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基
学位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契约的方式将原本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给有资质的社会力量来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职能转变的探索。另外,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后产生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理体制,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出现
既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好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地方政府近年来主导兴建了大量诸如垃圾焚烧场等邻避设施,这些邻避设施在为多数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因给周边的居民带来负面影响而遭到反抗,致使邻避冲突的爆发。究其原因,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服务功能并不反对,其反对的焦点:一是邻避设施会对他们的健康、财产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保障。
学位
近些年来,政策扩散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建构在西方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政策扩散现象也逐渐成为中国政策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推进政策扩散过程,确保政策落地的质量,实现良好的政策效益,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河长制自2007年由无锡市首创至今,经过了10余年的调整和完善,已被大多数省份证明是一项符合中国流域治理现状的政策创新,适应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学
医院是为全社会提供健康服务的主体,承担着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解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责任,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性组织。医院要进行改革则必须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条路,这是进行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不可或缺的,也是我国进行健康中国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文采用基于文献的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文献梳理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根据理论分析选取变量,再次基于我国医院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
学位
公益创投是将商业领域中“风险投资”理念应用到公益领域,以“社会影响力投资”模式支持社会目的组织的发展的新型公益资助方式。公益创投活动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随即在欧洲大陆蔓延。2006年,以 “新公益伙伴”(NPP)与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NPI,也称为恩派)的成立为标志,公益创投被移植到我国。2009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上海恩派开展了“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这是我国地方政府
学位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利益主体需求多元化与差异化明显,加之我国国土疆域广阔,地方治理特殊性普遍存在,使得我国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使用指导性和宏观性的政策表述,从而出台一些措辞模糊、语义抽象、内涵界定不清晰、量化指标不明确的模糊性政策,以此来回应差异化的公共需求偏好和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决策者价值诉求与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有赖于政策具体执行的质量高低。在我国科层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