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癥汤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减少膀胱灌注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恶性肿瘤第七位,女性排在十位以后,死亡率分别为3.75/10万和1.24/10万。组织类型以移行细胞癌为主,占90%以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膀胱癌的75-85%。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初发未明确T2期以上的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金标准,但在临床中,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如何降低电切术后复发率是膀胱癌治疗中的重要问题。目前,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仍是预防TUR-BT术后复发最为常用的方法,在国内主要的膀胱灌注药物为盐酸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卡介苗等,但其复发率控制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同时任何膀胱灌注的免疫制剂或化学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引发尿频、尿急、盆腔疼痛、肉眼血尿、低热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骨髓抑制、膀胱挛缩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因此不得不放弃膀胱灌注。中药既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又能减少膀胱灌注引起的刺激症状,使灌注治疗尽量完成,同时部分中药本身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因此如能发挥中药的优势,在膀胱癌的术后治疗中将大有可为。广安门医院将中药应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以减少膀胱癌复发及膀胱灌注副作用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刘猷枋教授创立的消癥汤是代表方剂。张亚强教授师从刘猷枋教授多年,总结前人经验,认为膀胱癌术后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指正气不足,脾肾之气虚弱为主,标实指湿、毒、瘀邪为主,治疗上以消癥汤为核心组方,达到了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和减少灌注副作用的效果。研究目的:观察消癥汤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率及膀胱灌注副作用影响。研究方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病例88例,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程: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0次。同时服用消癥汤,服药时间至术后2年。数据分析:1.统计随访患者2年内总复发率,进行文献比较。2.统计2年内因膀胱灌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文献比较。研究结果:1.随访患者2年内总复发率低于文献报道单纯应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中值及均值,优于文献报道。2.膀胱灌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单纯应用盐酸吡柔比星的中值及均值。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免疫组化化学方法探讨宫颈病变组织USP9X、MCL-1及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宫颈癌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
目的通过观察Bub1蛋白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Bub1蛋白表达异常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5月~2014年5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在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中很常见,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 GS)是用来评估PCa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最重要的参考指标,而临床上穿刺活检GS与术
2018年1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改革任务后制定的第一部税法,承载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该文用简约
背景: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良性肿瘤,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无临床症状,然而其中仍然有25%的女性存在.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有月经过多,压迫症状,性
选取12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对照组饲喂不含血浆蛋白粉的基础日粮,试验一组、二组和三组分别饲喂添加鸡血浆蛋白粉、猪血浆蛋白粉
<正>小井眼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套管井身结构,随着石油需求的日益扩大,小井眼打捞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随着石油需求的日益加大,石油工作者对于老井改造越来越关注,尤其是
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第二高发癌症,也是男性第五大致死癌症。约90%的肿瘤致死病例都是由于肿瘤转移造成的,而转移也是前列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一旦发生转移预后
<正>1、概述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西医称寻常疣;发于颜面、手
会议
<正>一直以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被认为是下丘脑唯一的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神经肽,直到2000年,Tsutsui等人发现鹌鹑下丘脑室旁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