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逑传》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因革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共四卷十八回,署“名教中人编次”。讲述才子铁中玉与佳人水冰心历经波折而终告团圆的婚姻故事。小说突出强调无论青年男女有如何热烈之爱情,都必须合乎礼法,否则情愿牺牲爱情而屈服于名教之下的思想,显然与当时流行之才子佳人小说大异其趣。本文将其置于才子佳人小说的衍化流变中,探析其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因革。   论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好逑传》对才子佳人小说思想内容的因革。作为才子佳人小说流派承前启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好逑传》在思想内容上承袭了以前作品佳人合配才子,男女相悦为婚的婚姻观;对社会人情世风的批判精神;赞扬女性才美的妇女观;以及“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文人人生理想。但在主题取向上,则突破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肯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创作主旨,回归理学,以宣传纲常名教,树立正统的伦理思想为宗旨。这种主题取向在小说的命名、作者署名以及男女主人公的命名中都有明显的体现。通过这一主题取向可知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宣扬封建礼教,主张表名教、美风化的思想。第二章论述了《好逑传》对才子佳人小说艺术的因革。《好逑传》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承袭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才、色、情”三者合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智慧胆识之才、侠义坦率之性及保守理性之思;从人物塑造手法来看,作者因袭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将主人公置于“情”与“理”的冲突中来凸显人物性格的手法,并突破了其以“情”制“理”的主题转而为以“理”节“情”;而较之以往才子佳人小说的心理描写,《好逑传》则以更加真实的笔法来突出和塑造了主人公性格;从小说叙事模式来看,其因袭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的排障叙事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打破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以诗为媒”的恋爱模式,改而为“英雄救美”的故事情节,并在“奉旨完婚”的大结局中着重突出其表名教、美风化的说教效果;最后从小说语言来看,其因袭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穿插叙述性诗词的手法,而书中小人物的语言则有了更加个性化的创新。《好逑传》的创作弊端在于说教气氛过于浓厚,从而导致后半部分故事情节的平板乏味,缺乏变化,人物形象也转入对程朱理学和封建名教的鼓吹宣扬,几乎成了作者说教的传声筒。但从整体来说《好逑传》的问世对挽救当时日趋颓败的世风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才子佳人小说由颂情向扬理风气的转变。
其他文献
自21世纪以来,电子行业发展尤为迅速,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子技术被研发使用到了社会发展中,其中就包括微电子连接这项技术.在现今科技迅猛提升的背景下,电子产品正逐渐向微型、
随着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播环境的改变对文学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文学在大众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教材编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外汉字教材编写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编写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当前,初级阶段对
本文对修辞叙事交流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放逐作者、遮蔽读者、排斥社会历史语境,坚持文学作品自身足以呈现意义和价值的经典叙事学形成对照,后经典叙事学在其基础之上开始将视野
汉字历经几千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始终以保持其表义体系为底线,所以一直顽强地坚持着从形体上直接显示话义信息的特征,由此便决定了汉字的基本性质和面貌。但是由于汉字隶变以
《潘天寿全集》的出版,是当代学人向一个以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一代中国画大师的致敬,是当代出版人对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生动的注解。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潘天寿全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以下简称《清华简(陆)》)於2016年4月发布。此次出版的第六册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包括:《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
青年时代是承载理想、信念和激情的时代,同时也是许多作家定位写作风格、探寻创作空间、确定存在价值的重要时期。作为新世纪崛起的青年作家群体,其多样的创作类型和强劲的创作
罗愿的《尔雅翼》一书,是南宋时期的一部训诂学著作,同时是一部名物学著作,《尔雅翼》专释动植物名,把“动植”作为一个专门的门类分离出来,强调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