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接正犯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有很大争议。本文分为间接正犯的概述、利用者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三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间接正犯的概述。间接正犯产生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一般认为是德国客观主义共同犯罪理论学者为弥补其理论不足而推衍出的一个范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仍有很大争议。我国普遍承认对应的行为具备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但因立法无此概念,对如何处罚理解颇不一致。本文认为,间接正犯是实施犯罪行为的间接性与承担刑事责任的直接性的统一,传统的理论认为其形式结构包括利用者的利用行为和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由于间接正犯在定义上对主观罪过形式并无故意与过失之规定,以“主体行为人”、“中介行为人”称谓传统的“利用者”、“被利用者”更为准确。
  第二部分,利用者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从利用者的角度考察间接正犯。利用者通过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侵害客体,不是侵害行为的直接实施者,但却是间接正犯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各国在追究间接正犯刑事责任的名义上有所不同,或立法规定,或实践承认,或依直接正犯处理,或依共犯处理。我国刑法无明文规定,处罚间接正犯的依据应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利用者主观方面具备罪过,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失均可成为利用者的主观罪过形式;第二,利用行为构成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这是由利用者具备实行意思以及“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原则所决定的;第三,利用行为与间接正犯社会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利用行为与工具行为都是危害后果的原因。
  第三部分,工具行为——从被利用者的角度考察间接正犯。工具行为的种类与间接正犯的外延密切相关。由于工具行为的复杂性,采取通常的列举方法难免发生遗漏。本文认为,对工具行为的分类应当从间接正犯概念规定的内涵入手。间接正犯的工具行为有两种,第一,被利用的行为缺乏犯罪构成要件的某些要素而不构成犯罪;第二,被利用的行为虽构成犯罪,但对于利用者而言,不过是实现其犯罪意图之工具,并导致二者不构成共犯关系,由利用者对其所利用的工具行为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在第二种情况中,被利用者的行为虽单独构成犯罪,但这不是间接正犯意义上的犯罪,与其相对应的利用行为是否构成间接正犯,仍可通过犯罪构成理论阐述。故本部分探讨各种工具行为能否成立间接正犯时,按照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进行分述。
其他文献
票据是具有流通性和融资功能的有价证券。票据质押设定程序简单,担保力强,是理想的质押方式。票据质押问题跨越民法和商法两大领域,是担保制度和票据制度的有机结合,既有鲜明的理论性又有严格的技术性。我国法律对票据质押的规范相对落后,相关条文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影响交易安全和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建立。因此,对于票据质押制度做出全面的分析总结,并明确操作规则及其效力十分必要。  本文以票据质押制度中的法律问
近年来,作为司法公正重要保障的法官心证公开,由于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的司法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传统自由心证不同,现代自由心证侧重于保障当事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具有公开性,这促使心证公开成为现代自由心证的特征。在司法公正与效率成为社会关注重点的今天,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法官公开自己对事实的判断并表明自己的法律见解,是其他各项保障司法公正的措施和制度得以落实的必要条件。  我国
学位
随着当代的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以及各国的各地之间的交往日益的频繁,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复杂的各种侵权纠纷,作为一个法律事务的工作者,在处理这些侵权的案件中,深深的感觉到侵权行为纠纷的处理的复杂性,对于越来越普遍出现的共同侵权的现象,深有感触,因而,对此类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也了解到了共同侵权行为的发展的趋势和出现的新的现象。因而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在金融领域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多,其中,集资诈骗罪成为近年来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的高频犯罪之一,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集资诈骗罪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从犯罪构成、立法完善等问题着手,对集资诈骗罪进行理论探讨,力求为打击集资诈骗犯罪贡献一点微薄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出现了犯罪率高、社会危害严重的犯罪新趋势,从而威胁到了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加之刑事立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影响到对该类犯罪行为的司法认定和刑事审判。因此,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专题研究就变得必要和紧迫。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序言部分。通过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现状的阐述,着重表明在司法现实和理论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预防和惩治该类犯罪行为的因素,这是研究非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