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开发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逐渐成为各地区旅游发展的趋势,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学者的广泛关注。南江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但资源在区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未进行统筹协调开发,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对南江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为南江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也对其他同等级别或相似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在己有研究基础上,对南江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采用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对南江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选取优良级(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论、共生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平均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南江县优良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分布类型、集聚程度、均衡程度、核密度、资源与交通结构等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县域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资源特色,结合其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南江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南江县1504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类和评价,将南江县的旅游资源划分为8个主类、21个亚类、85个基本类型,其中,优良级(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共有166个。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出主类齐全,亚类较为完整,基本类型丰富的特点。(2)通过对南江县优良级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布差异、分布类型、集聚程度、均衡程度、核密度、资源与交通结构等特征的分析,发现南江县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具有分布集中程度高,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县域范围内出现了五个较为明显的旅游资源高密度集聚区,并发现旅游资源与县域内主要交通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分布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3)经过研究,提出南江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培育光雾山、小巫峡-神门、文化县城、兴马-大河、云顶茶乡-玉湖五个旅游增长极,发展生态康养度假片区、山地观光休闲片区、文化休闲片区、生态农业观光片区和乡村休闲度假片区五大主题旅游片区,构建以古道文化、自然遗产、乡村生态为特色的三条旅游廊道。并通过完善旅游开发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方略、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坚持旅游开发和保护并举等举措为南江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其他文献
湿地公园是现代城市居民游憩的主要场所,它的出现让城市湿地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湿地公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方兴未艾。然而,根据已投入使用的湿地公园来看,作为水陆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游客接触最频繁的岸带空间成为了安全事故频发区。在国内湿地公园数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岸带空间游憩安全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因此,本文选取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
学位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山峡谷区处于较高的海拔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山路崎岖,土地破碎,可利用耕地较少,土地资源较为稀缺,过度开发会破坏生态环境,未充分利用又会浪费本就短缺的土地资源,因此,土地合理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特殊的地域条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两方面因素,采用实
学位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山区是旅游发展步入新阶段(特别是疫情常态化阶段)的热点区域。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山区旅游基础条件好。但是,受其地形复杂等不利条件的影响,许多地方道路不通、消息闭塞,限制其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四川秦巴山区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山区,可达性是制约其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助推秦巴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其4A级及以上景区的可达性意义重大。
学位
我国已经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时期,不仅看重地区经济发展总量,更注重当地居民感受,不仅注重平均数,更注重全体居民整体感受。景区建设不仅展示美丽景色和多元文化,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全体景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参与感是衡量旅游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景区为研究范围,研究其当地居民旅游发展感知态度的空间差异,了解居民作为景区当家人的真实认知,探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科研科普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打卡。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经拥有41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每一处地质公园都有其独特的地质意义和科研价值,但作为旅游景区而言,每处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如餐饮、住宿、交通、娱乐及旅
学位
汶川县受到5·12地震影响,整个地震灾区的地表形态发生重大的变化,随之地震灾区的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及其空间格局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规律、驱动因子、未来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可为汶川县灾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2001年、2007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五期土地利用信息,然后开展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动态变化
学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一直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也是地理科学的研究重点。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地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尤其山区高丘地带表现更为显著。开展对山区土地利用的研究,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历程、机制、格局,有助于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平昌县2010年、2014年和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等多种方法研究平昌县土地利用从数量、时
学位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原产于北美,上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具有宽广的气候耐受性,自交不亲和,通常在经历次生演替的位置上成为优势种,早已成为一种世界型的入侵杂草。据统计,大约50%的植物入侵性与其表型可塑性有关。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温度和氮通过改变温度状况和氮可利用性而影响入侵植物生长发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入侵植物母体环境效应以及后
学位
互联网时代下的旅游市场已进入形象驱动阶段,社交网络共享所产生的大数据,为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其时空演变提供新的数据源。本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县为研究区域,以旅游形象感知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采集到2011年至2018年、2019年至2020年两个研究时段的旅游网络文本数据,以求系统全面探索出旅游形象感知三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力求丰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关于旅游认知形象的时
学位
1993年吴良镛院士在中国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以后,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便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居环境理论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西昌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需求量的激增以及城镇、农居点空间的拓展等产生了生态环境愈发脆弱、景观资源破坏严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协调等问题,人居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以人为本,打造西昌市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