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狐形象的域外嬗变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中国狐形象在域外的嬗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平广记》和《今昔物语集》为中心,以与狐相关的文献东传日本为出发点,论述狐小说中环境的建构与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盗墓、火灾二者的关系,并通过中日两国大量的文本对比,探讨中国狐形象在日本的嬗变,故分为四章展开:第一章运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平安时期传入日本的与狐有关的汉籍,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分析狐形象东传日本的可能性;然后运用文本对比的方法,通过中日两国文本中的狐形象的对比,找到狐形象确实东传日本的理论依据,为后面三章的展开建立基础。第二章运用文本对比的方法,分析《太平广记》中狐与墓、狐与盗墓、狐书与墓中书三者之间各自的联系,最终证明《太平广记》狐叙事中墓地空间和狐穴空间的建构其实是对汉魏时期盗墓之风的再现;然后对以陈寅恪、黄永年为代表的以狐喻胡的观点,以及以刘正平为代表的狐化僧暗指摩尼教的观点提出置疑,唐朝以胡喻胡现象是存在的,但在狐小说中表现得并不明显,本文以具体的文本为出发点,结合玄宗时期颁布的重要诏令,证明以狐喻胡在《太平广记》收录的小说中的可阐释性其实很小;最后以上古巫术为切入点,结合汉朝的祥瑞观、魏晋时期的妖怪观和唐朝道教的发展,阐述天狐观的概念、特征、形成、及其在狐小说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结合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的知识,概括《今昔物语集》中狐叙事的环境的类型,并以文本中的时间为主要论据,建立起狐叙事中的环境与平安时期的京城的几次大火灾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性格特征为中心,分析狐形象的性格特征的种类,对比这些特征与中国狐形象性格特征的差异,探讨其中的继承与新变,并从日本的民俗信仰和妖怪观念中寻找原因;最后结合日本本土同时期的作品,主要是贵族笔记,总结贵族笔记中的狐形象与《今昔物语集》中的狐形象的异同,并从各自的编撰目的和编撰主体分析形成这种异同的原因。第四章通过具体的文本对比,分析《今昔物语集》中天狗、野猪、蛇三种形象和叙事模式对《太平广记》中狐形象和狐叙事模式的借鉴,从而对中国狐形象在域外嬗变的过程和原因形成一个科学的阐释。附录是对正文日本狐小说研究的完善和补充,分为两个专题:其一是以日本民间广泛存在的狐冢信仰为切入点,在柳田国男和吉野裕子两位学者的假说的基础上,重新阐释狐冢的概念,并从中国狐小说中墓穴和狐穴与汉魏时期盛行的盗墓之风的关系出发,证明狐冢信仰的本质是将中国民间的狐神信仰和狐小说中的狐穴结合起来。其二是以日本民间故事中大量存在的狐与马的现象为出发点,总结文本中狐与马关系的具体体现,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然后从变身方式和文本地点两个方面找到这些文本与中国狐小说极大的相似性,在对吉野裕子狐马相生说的基础上,最终证明《竹书纪年》中“有马化为狐”和江户时期广为流传的马头观音信仰才是此类文本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底层”群体得以重现,同时也将“底层”这一词带回公众视野。本文以概念史为基础视角,从依托“底层”这一词语的“底层”概念入手,结合话语分析的路径,探索“底层”话语在媒体报道、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等不同话语形式中兴起及被建构的过程,从而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不同话语中的“底层”指向谁?人们如何使用“底层”?如何看待“底层”?第一章围绕媒体报道中与“底层”相关的议题展开讨论。笔者通过“读秀学术
学位
辅仁大学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天主教大学。它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校为了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在中国社会继续发展,采取了一些“本土化”措施,以求融入中国社会。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但其在“本土化”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主要用于传播中华文化与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发展正在面临着困境。本文通过对辅仁大学历史资料的整合
学位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王安忆以创作生命力旺盛、作品数量众多、创作风格多样著称,她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构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文学景观。在王安忆创作的文学景观中,有一处独具特色的风景线,那就是王安忆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电影”:《打一电影名字》中小伙伴们玩的游戏是猜电影名字,《我爱比尔》中男主人公比尔的衣着打扮就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美国青年形象,《忧伤的年代》中的“我”因为看电影的经历而感受到酸甜
学位
近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进入后福特制阶段,关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出现了众多新流派,其中以莫里耶·博当为代表的认知资本主义理论日益兴起,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就理论体系来看,“认知资本主义”与意大利自治主义一脉相承,即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新变化下,劳动范式开始转型,由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生产,同时商品的价值来源转移到以智力、创新、知识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因素。认知资本主义重新诠释劳动价值论,继而重构阶级概
学位
20世纪80年代,福柯和哈贝马斯曾就启蒙和现代性问题展开过一场“争论”。本文认为,福柯和哈贝马斯之争是一场被建构的“争论”,因为福柯和哈贝马斯从未进行过正面对话,这场“争论”更多的是哈贝马斯单方面地批评指责福柯,而福柯明知道哈贝马斯不同意自己的观点,却一直对哈贝马斯的批评保持沉默。那么,哈贝马斯究竟为什么要批判福柯?福柯又为什么不对哈贝马斯的批评进行回应呢?福柯和哈贝马斯之间是否真正存在理论上的冲
学位
我国出版行业每年出版图书的品种与总印数位居世界第一位,重复出版现象是我国图书海量出版中的一种必然。而公版书重复出版是图书重复出版中最有代表性的现象。公版书一般指著作权超过法律规定年限的、进入公共领域的图书。公版书具有内容经典性、版权使用的免费性,一旦打造得当会成为天然的双效图书。公版书的重复出版现象对于出版社来说既考验自己是否能够跳脱图书内容同质化海洋,又提供了公版书重复出版中的问题以供借鉴。论文
学位
在全球进入新千年以后,电影技术不断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各种各样的表情捕捉、动态捕捉、光线追踪等技术都逐渐运用到了动画制作中去。近十年来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条件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这些电影都已经有了非常纯熟的电影数字技术作为基底,制作精良、宏大,在院线观看的视听效果震撼人心,与之前的动画电影都有着质的区别。而同时在北美各种电影技术发生革新产生质变的这十年内,我国大陆的电影消费
学位
作为国务院“互联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政务服务”将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模式、思维等创新成果与政务服务进行深度融合,是政府加速职能转变和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政务服务内容和参与渠道的拓展,用户可以将自身对各项政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给政府,政府根据用户反馈对其服务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形态正在由传统的单向被动式服务逐渐过渡到以开放、互动、用户体验为核心要义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用户逐
学位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竞争分化加剧,物业企业上市的热度减退,市场重新回归理性。在此背景下,物业企业普遍存在定位、增值服务趋同,导致其经营效果差异巨大,物业企业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高科技产品的落地衔接困难,未形成标准化经营模式,各方信息不对称。因此,物业企业需要形成更完善的业务策略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环境。本文以A物业公司为例,分析以物业服务为基础、以打造生活服务和产业服务为左膀右臂的,科技、数智、生态
期刊
二十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建立,关于大学的叙事作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小说。至新世纪以来构建大学叙事的小说从数量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真正进入创作繁荣阶段,但无论小说主人公是知识分子,还是在校大学生,新世纪大学叙事小说在展现师生生活风貌、批判大学精神的崩塌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问题。人物形象模式化、标签化,情节发展不合逻辑,批判立场存在误差等等问题,导致新世纪大学叙事小说对当代大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