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搏骤停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死亡率与病残率,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中80%以上的病例为无脉性室速或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复律方法中最有效的是电除颤,并且心室颤动的除颤成功率、除颤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随室颤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室颤后每延迟电除颤一分钟,患者死亡率会增加7%~10%。因此,《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以下简称指南2000)把电除颤作为对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最优先实行的抢救措施。
由于心搏骤停事件绝大部分发生于院外,欧美发达国家从1990年代以来,大力推进公众除颤(PAD)计划,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应用显著增加,这种可提供连续3次自动电击的体外除颤仪为院外创造了早期除颤的条件,使欧美等发达国家院外平均第一次除颤时间降低到7分钟。并且对于3-5分钟内的短时程室颤,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是,对于大于5分钟的长时程室颤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心搏骤停的总体复苏效果。因此,人们对长时程室颤的除颤策略进行了更多研究。
本研究在模拟院外持续7分钟无治疗猪闭胸电诱发心室颤动基础上,通过以一个较低除颤能量(30J)模拟第一、第二次除颤不成功,建立一个需要反复除颤的长时程室颤模型,比较单次电除颤策略与连续电除颤策略的短期复苏结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两种除颤策略的复苏效果。
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健康家猪16只,雌雄不拘,体重28~34Kg,由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6只实验猪在无治疗室颤7分钟后进行2分钟30:2的心脏按压通气,再用抽签法将随机分为2组,A组8只,为30-30-75J连续除颤组,B组8只,为30-30-75J单次除颤组。
2.实验过程动物室颤模型制作完成后,调整50Hz(次/秒)TDGC2交流电变压器使输出电压为25伏,打开开关通电约1秒钟诱发室颤,如不成功则逐渐增加电压直至出现室颤。监护仪显示心电图为室颤波形,主动脉血压下降,血压波形没有搏动波形,表明诱发室颤成功,此时断开呼吸机停止机械通气。所有动物维持无治疗室颤7分钟后,给予2分钟30:2的心脏按压通气,然后观察记录心电图12秒(AED每次分析心律大约用时12秒)。A组第一次除颤后观察心电图12秒,再第二次除颤,同前进行第三次除颤,如果连续3次电击后除颤不成功,则予1分钟的心脏按压通气,再按连续除颤方案继续增加除颤能量;B组每次除颤后立即给予心肺复苏2分钟,观察心电图12秒,再依前述方法行第二、三次除颤,如前三次均不成功,则继续按单次除颤增加除颤能量。所有实验中固定一人徒手心前区胸外按压使胸骨下陷3.5~4.5cm,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为50%:50%,按压频率为100次/min。用球囊接气管插管在按压间歇进行人工通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确保通气时胸廓起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交替进行。如除颤成功而心电图呈一条直线或无脉搏的电活动,血压监测没有有效的血压波,则立即进行30:2的心脏按压通气,直至恢复自主循环或复苏达15分钟而放弃。所有动物在整个实验过程没有接收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等。复苏成功后,接SC-Ⅲ呼吸机机械通气,连续监测4小时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若自主呼吸恢复并且循环功能稳定,可停呼吸机,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动物送回动物房。
3.判断标准室颤标准:通电后心电图显示明显的室颤波,动脉压<30mmHg、脉压差消失。入选标准:室颤维持超过7分钟。
排除标准:变压器放电后出现室扑、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非室颤心电图。电击除颤成功标准:电击后5秒内心电图显示室颤波消失,无论是否出现QRS波、心搏停止或无电活动。
恢复自主循环标准:有自主心律,动脉收缩压>60mmHg和脉压差>20mmHg,持续时间>5分钟。
4.观察指标4.1BL-420E+生物机能监测仪记录整个实验过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主动脉收缩血压、舒张压、右房压、心率(HR);间歇测量平均肺动脉压(PAP)、PAWP、CO、SV;计算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主动脉舒张压减去右房压(胸外心脏按压时计算按压放松期主动脉舒张压减去右房压)。
4.2用BL-420E+生物机能监测仪进行持续心电监测,描记心电图,分析每次电击前、后5秒的心电图平均振幅和频率。
4.3Spacelabs多功能生理监测仪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PCO2,ETCO2)。
4.4记录第一、二、三次电击除颤成功率、总的除颤成功率,除颤成功前的平均电击次数及平均除颤能量。
4.4记录第一、二、三次除颤的ROSC率、总的ROSC率
4.5记录前三次除颤每次除颤间的间隔时间、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时间与前三次除颤总的治疗时间的比值。
4.6记录致颤前、复苏后4小时肌钙蛋白T的数值。
5.统计学处理用SAS8.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型变量描述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并进行t检验,离散型变量用卡方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致颤前实验猪基本情况实验中两组实验猪诱发室颤前的基本生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致颤后除颤前情况共完成了16次实验,所有动物均可诱发并维持9分钟室颤(包括7分钟无治疗室颤加其后的2分钟心脏按压通气)。
2.1室颤的频率和振幅变化两组实验猪诱发室颤后随着室颤持续时间的延长,室颤的频率逐渐下降,振幅呈正弦波样变化且逐渐变小,予心脏按压后室颤频率与振幅改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流动力学变化室颤诱发后,冠状动脉灌注压(CPP)迅速下降,约10秒钟便从90mmHg左右下降至17mmHg左右,其后缓慢下降,5分钟时接近零值,一直维持到开始心脏按压通气。给予2分钟心脏按压通气过程中,冠状动脉灌注压逐渐上升,约90秒时冠状动脉灌注压达到20mmHg的峰值,然后缓慢下降,两组之间CPP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除颤后情况3.1前三次除颤期间情况3.1.1CPP、室颤频率、室颤振幅变化前三次除颤期间每次除颤前的CPP、室颤频率、室颤振幅等数值,A组逐次迅速下降,B组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2前三次除颤期间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情况A组实验中前三次除颤期间的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时间平均是120秒,占前三次总治疗时间的76.9%,乙组前三次除颤期间胸外心脏按压/通气时间平均是360秒,占总治疗总时间的90.9%,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除颤复苏情况实验的第一、二次30J除颤均未成功,所有实验猪均进入需多次除颤状态,A组75J的第三次除颤有3只实验猪除颤获得成功,1只立即恢复自主循环,总除颤成功率为100%,总ROSC率为25%,4小时存活率为25%;B组有6只实验猪在第三次除颤获得成功,立刻恢复自主循环;总除颤成功率为100%,总ROSC率为100%,4小时存活率为87.5%。A与B组的第三次除颤成功率、第三次除颤ROSC率及总ROSC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除颤复苏后的心肌损伤3.3.1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和B组分别有2只与7只实验猪恢复自主循环并存活超过4小时,恢复自主循环后的动物HR、MAP可出现短暂上升,5分钟左右达到最高峰,其后缓慢下降,4小时后基本可恢复至心跳骤停前状态;PAP、PAWP除颤前后变化不明显或稍有增高,两组动物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O和SV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小时后CO和SV有逐渐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2复苏成功后EKG变化A组有2只实验猪复苏成功,B组8头复苏成功,所有除颤成功动物在除颤后2~5秒EKG出现规律或不规律QRS波,随后很快出现窦性心律。ST段上抬(>0.1mv)或下降(>0.05mv),约10分钟左右即恢复至正常,但连续除颤组恢复较慢,A组ST段改变有2例,B组ST段改变有7例;A组有T波倒置1只,B组3只,A组和B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倒置可在10分钟左右恢复至正常。
3.3.3肌钙蛋白T测定对比致颤前、复苏后4小时肌钙蛋白T测定,两组在除颤前肌钙蛋白T均正常,A、B组两组实验猪肌钙蛋白T均>0.1ng/L,B组肌钙蛋白T较A组明显为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参考值小于0.1ug/L)。
结论:长时程室颤时,单次电除颤策略与连续电除颤策略相比较可以增加冠脉灌注压,增高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提高除颤成功率及自主循环恢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