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特殊产物。由于各方面管理的薄弱,城中村成为“问题村”,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建设秩序,很多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展开对城中村的整治改造工作。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本地居民的迁出,引发城中村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多元异质的居住人群对城中村公共空间提出新的需求。然而,纵观国内对城中村改造的方式,大多通过普适性的规范和条文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改造进行限定,改造侧重于物质环境质量的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改造的经济价值等,往往忽略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和基于此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导致改造后的城中村公共空间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造效果。本研究以城中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社会网络的视角介入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改造之中,有利于深入剖析公共空间形成背后的社会因素,也为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文章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互动逻辑的城中村公共空间适应性分析框架,结合深圳平山村为实际案例,从社会网络、公共活动网络和公共空间网络三个层面展开数据收集、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发现平山村居民社会网络存在高异质性、脆弱性、去地域性的特征。在此种社会网络影响下,居民公共活动呈现出随机性强、活动强度低、活动兼容性强、活动人群范围小的特点。通过对比居民公共活动网络和公共空间网络的匹配程度,认为平山村公共空间主要在空间结构层次不足、空间功能失效与闲置和空间环境破旧衰败三个方面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最后,基于满足居民公共活动需求从而促进居民社会网络的融合与发展的目标,提出社会网络视角下平山村公共空间适应性微改造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多元共生原则和安全舒适原则,并从公共空间结构优化、公共空间功能整合和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三个层面进行适应性微改造。论文共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等;第二章主要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明确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类型与特征、城中村社会网络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下文分析框架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结合城中村公共空间的特性,基于“社会网络—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互动逻辑,构建城中村公共空间适应性分析的框架,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分析指标等;第四章通过对深圳平山村的实际调研、数据收集、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平山村公共空间的适应性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第五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社会网络视角下平山村公共空间适应性微改造的原则和改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