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木虱交配行为及其性信息素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以下简称柑桔木虱)属半翅目木虱科(Hemiptera:Psyllidae),是传播柑桔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eter asiatieu,Las)和柑桔黄龙病美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eter amerieanus,Lam)的主要媒介昆虫。昆虫的交配行为在种群延续和扩散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昆虫能够准确的识别和与同种异性昆虫进行交配,而这种交配行为离不开性信息素的调节,昆虫的体表和某些腺体释放的挥发物可使昆虫在较远距离感知配偶或者种群,从而寻找到适合的配偶或者找到种群。本文分析了柑桔木虱雌雄成虫的体表化合物和性成熟时期挥发物,以及研究其对柑桔木虱行为的影响,在信息素筛选和柑桔木虱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期筛选出能够影响柑桔木虱行为反应的化合物。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雌雄柑桔木虱趋性测试:通过Y型管的实验测定不同日龄柑桔木虱雌雄虫之间的趋性反应。实验结果为羽化后1-2日龄柑桔木虱雌虫不具备吸引1-7日龄柑桔木虱雌虫的能力,羽化后3日龄柑桔木虱雌虫对1-3日龄雄虫没有引诱能力,对4日龄及以后的雄虫才具有引诱作用,羽化后各个虫龄雄虫不具备引诱雌虫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雌虫可能释放对雄虫有引诱作用的挥发物,且挥发物的释放与日龄有关。2、柑桔木虱交配的时间动态:采用观察法测定了柑桔木虱羽化后的交配行为与日龄的联系,以及交配期的日高峰。结果为1-3日龄柑桔木虱雌雄成虫基本不交配,4日龄及之后的柑桔木虱成虫开始交配,且交配数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24h内柑桔木虱的交配行为表现为上午7点至9点属于交配的上升期,9点至11点为下降阶段,12点开始上升,15点上升到交配的全天交配的最高峰。15点后开始下降,22点交配停止,22点到4点、6点到7点柑桔木虱不进行交配。3、柑桔木虱触角电位反应:利用触角电位测定1-4日龄柑桔木虱雄虫触角对雌虫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1日龄柑桔木虱雄虫对于雌性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是0.01mv;2日龄雄虫对于雌虫的反应值0.03mv;3日龄雄虫对于雌虫的反应值是0.18mv;4日龄雄虫对于雌虫的反应值是1.12mv。结果表明触角电位反应值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同时测定柑桔木虱雄虫对雌虫挥发物中柠檬烯触角电位应值是0.63mv;D-柠檬烯的反应值0.61mv;十二烷的反应值是0.75mv;十六烷反应值是0.36mv。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筛选出能够影响柑桔木虱交配行为的物质,测定柑桔木虱对体表化合物4-羟基-4-甲基-2-戊酮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是0.55mv。(Z)-9-十八烯酸酰胺反应值是0.14mv。芥酸酰胺反应值是0.24mv。EAG反应值表明在相同的浓度下十二烷的反应值最大。4、交配敏感期柑桔木虱体表化合物的鉴定: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柑桔木虱体表化合物和挥发物结果表柑桔木虱雄虫体表化合物中含有环辛四烯、乙基苯、苯乙烯、苯并环丁烯、反式-1,2-二苯基环丁烷、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乙基苯、苯乙烯、环辛四烯、苯并环丁烯、反式-1,2-二苯基环丁烷、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酚)。柑桔木虱雌虫体表化合物D-柠檬烯、柠檬烯;酰胺类两种芥酸酰胺、(Z)-9-十八烯酸酰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二乙基二甲基铅、4-羟基-4-甲基-2-戊酮、苯乙烯、1,1-亚氨基二蒽醌。柑桔木虱雌虫挥发物中含有十二烷、十六烷、二十烷、二十七烷、1,2-二甲基-葵烷、D-柠檬烯、柠檬烯、乙基己基乙酸酯、对二甲苯、2,6-二叔丁基对甲酚、氯代十八烷、八甲基硅。5、柑桔木虱对化合物趋性测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诱捕法测定了柑桔木虱对D-柠檬烯、4-羟基-4-甲基-2-戊酮、十二烷的行为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在对柑桔木虱具有引诱作用,且诱捕率4-羟基-4-甲基-2-戊酮(60.00%)>柠檬烯(58.33%)>十二烷(55.00%)。对于柑桔木虱体表化合物和挥发物的研究,为柑桔木虱引诱剂或者趋避剂的筛选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是限制直播水稻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防治直播稻田杂草最重要的措施是施用化学除草剂。但施用化学除草剂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种子丸粒化是一种可以防治苗期病虫草害、省工省时的技术。但是,目前关于除草剂水稻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安全性及对杂草的防控未见相关报道。本文使用种子丸粒化技术,对嘧草醚、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三种高效除草剂进行筛选,研究了除草剂种子丸粒化包衣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
学位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属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a),其寄主为柑橘、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成虫、若虫均能给柑橘造成危害,引起嫩梢干枯、叶片畸形,其排泄物还会引起煤烟病,但其最重要的危害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可以对柑橘黄龙病进行根治的防治药剂,所以,通过控制柑橘木虱种群发生量是抑制柑橘黄龙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杀虫剂控制
学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广谱高效的仿生型农药,是继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的一类新型杀虫剂,约占现今世界市场的20%,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和生活卫生害虫的防治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大范围使用导致了其在环境中大量残留,环境中残留的拟除虫菊酯伴随地表径流污染水生系统,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放大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微生物降解是当前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选取杀虫活性高、但残留期
学位
随着化学杀虫剂的不合理施用以及农药开发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使得害虫的抗性日益严重,造成了杀虫剂使用量的大幅增加,而防治害虫的效果却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杀虫剂不易降解、高残留、对非靶标生物高毒等环境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商品化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课题组前期采用骨架跃迁的策略,在芳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基础上开发了新型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
学位
氯氟氰虫酰胺是新一代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本文建立了氯氟氰虫酰胺在水体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氯氟氰虫酰胺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水解、光解、土壤降解趋势及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作用等环境行为,旨在评估氯氟氰虫酰胺的环境安全性,指导其科学合理使用。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氯氟氰虫酰胺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分析检测方法。水体样品经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采用PS
学位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kribbensis)PS04是本课题组分离得到的菌株。前期研究表明PS04菌株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显著,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植物防御酶的活性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S04菌株基因组的基因信息;了解PS04菌株与其余五种类芽孢杆菌在基因层面的差距;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的代
学位
学习与记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神经活动过程,是昆虫适应环境以及搜寻寄主和食物的重要能力之一。章鱼胺(Octopamine,OA)普遍存在于昆虫体内并调控其学习与记忆行为。桔小实蝇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果蔬害虫,田间以花蜜、花粉为食,通过学习判定食物的营养价值对于其在田间快速获取有营养的食物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经典条件训练法明确桔小实蝇雄成虫在不同糖刺激下联合甜橙精油的奖赏性嗅觉学习能力,并探究了章鱼胺对其
学位
对现代化生产的养猪场而言,后备母猪初情启动日龄与猪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母猪初情期是指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下,母猪第一次发情并排卵,标志着其机体达到性成熟,并开始具有繁殖能力。研究表明,母猪初情启动日龄与初产日龄具有较高遗传相关,且初情启动日龄能够影响母猪终身繁殖性能和淘汰胎次。因此,母猪初情启动的提早,将对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初情启动前后两个关键时期:初情期前和初
学位
戊唑醇是一种使用量大且效果好的三唑类手性杀菌剂,含有一个手性原子,一对对映体。对映体之间在生物活性、环境行为和毒性存在差异。目前戊唑醇以外消旋体生产和使用,但关于戊唑醇对映体在葱种植体系中的选择性降解行为还未见报道。另外,生态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重金属对手性农药对映体的选择性行为的影响,以及戊唑醇在小宗作物葱上的消解行为和残留规律还未见研究,这不利于它的安全使用和评价。为此,本论文研究了手性
学位
山羊的卵巢是决定其繁殖力的重要器官。卵巢的功能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众多激素和基因的共同影响,在产羔性能不同的山羊卵巢中,可能存在表达量差异的相关因子。目前,提高山羊生产力是山羊育种者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是调控山羊繁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川中黑山羊高繁羊(≥3胎,每胎≥2羔)和低繁羊(≥3胎,每胎=1羔)mRNA及l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