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氮素营养光谱诊断、推荐施肥及高硝酸盐胁迫与缓解机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近年来,蔬菜生产稳步发展,产量显著增加,蔬菜的高质高产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尤其是氮肥。过量氮肥施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低氮素利用率、高土壤硝态氮残留、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氮素营养诊断是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的重要措施,相对于传统氮素营养诊断方法,手持式冠层光谱仪可能更适应于我国蔬菜分散种植、小户经营、土壤肥力变异大的特点。此外,蔬菜的根系构型在养分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其氮素利用效率。那么,如何建立一种适用于蔬菜作物的实时、实地的氮素诊断方法,从而优化氮肥投入以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在蔬菜种植土壤高硝酸盐环境下,根系如何响应?如何调控根系生长以加强蔬菜氮素养分吸收能力?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本文通过田间实验,对手持式GreenSeeker冠层光谱仪在蔬菜氮素营养诊断、施氮推荐及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从加强氮素管理方法角度提高蔬菜氮素利用率;同时,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高硝酸盐胁迫对蔬菜根系生长的影响机制及缓解措施,旨在从加强蔬菜地积累态硝酸盐吸收利用能力角度提高蔬菜氮素利用率,最终为促进蔬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两年青菜田间试验发现,冠层光谱仪测定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值和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地上部生物量(AGB)显著正相关(r=0.698~0.967),与植株吸氮量(PNU)显著正相关(r=0.642~0.951),与根冠比(RTS)显著负相关(-0.426~-0.845)(n=12)。对比传统叶绿素仪,手持式GreenSeeker光谱仪对AGB和PNU预测准确性比叶绿素仪高5.0~177.4%,对RTS预测准确性为SPAD值的0.54~1.82倍。GreenSeeker测定的NDVI值对全生育期AGB和PNU预测准确性较高,而SPAD-502叶绿素仪对全生育期RTS预测准确性更高。引入移栽后天数(DAT)后,基于GreenSeeker光谱仪的AGB和PNU预测方程准确性分别提高了19.0~56.7%和24.6~84.6%,R2值达0.80。因此,该冠层光谱仪可用于蔬菜氮素营养状况的实时监测。
  (2)通过两年青菜田间试验发现,莲座期GreenSeeker光谱仪测定的NDVI值和RVI值可准确预测青菜的产量潜力(YP0),综合年份-密度拟合曲线后,R2值达0.90。此外,莲座期也是利用冠层光谱仪预测氮肥反应指数(RIHarvest)的最早时期,综合年份-密度拟合曲线后,基于RIRVI的RIHarvest预测方程准确性比RINDVI方程准确性更高,R2值达0.75。基于此,建立了青菜光谱追氮算法。据估算,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该方程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25~34%的总氮肥投入量,该冠层光谱仪可用于蔬菜氮肥施肥推荐。
  (3)通过连续两年包心菜田间试验发现,结球前期是利用冠层光谱仪进行包心菜产量预测的最佳时期。NDVI-产量拟合曲线可解释尖包(JB)品种87~89%(YearⅠ)和76~83%(YearⅡ)及平包(PB)品种77~81%(YearⅡ)的产量变化,但综合产量预测方程准确性较低(R2=0.47)。利用累积生长度日(CGDD)校正可显著提高产量预测方程的准确性,R2为0.82,而移栽后生长度日大于0天数(DFP)校正不能改善预测方程准确性。经检验,基于NDVI/CGDD的指数综合方程效果优于线性和抛物线方程,可准确预测不同年份-品种包心菜当季产量,该冠层光谱仪可用于蔬菜当季产量预测。
  (4)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发现,在番茄中,高硝酸盐胁迫下,敏感性品种SH根系生长受显著抑制,尤其是侧根生长,抑制率达90%,而耐受性品种YS根系生长及侧根生长受抑制程度均较小。SH品种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基因(CYCAI;1,CYCA3;1,CYCD3;1)表达下调至原来的23~85%,抑制因子KRP2基因表达上调2.83倍;而YS品种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未受显著影响,根系生长受胁迫程度较小。此外,高硝酸盐胁迫下,SH品种根表NO3-离子外流值为876 pmol/cm/s,高出YS品种1倍,YS品种根系无效耗能较少,可在高硝酸盐胁迫下维持较好的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
  (5)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发现,四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褪黑素:MT、水杨酸:SA、腐殖酸:HA、硝普钠:SNP)中,MT和SNP对番茄高硝酸盐胁迫缓解效果较好。MT、SA、HA、SNP对番茄地上部和根系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μM、25μM、25 mg L-1和50μM。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番茄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显著改善,尤其是侧根数量显著增加。此外,番茄根系活力和代谢水平的增强及根系细胞膜完整性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也是胁迫耐受性改善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便携式冠层光谱仪可实现青菜全生育期氮素营养状况实时预测和施肥推荐,实现不同品种包心菜当季产量预测。此外,高硝酸盐胁迫下,不同耐性番茄品种侧根发育及硝酸根外排对氮素利用存在显著影响,外源施用MT和SNP可提高番茄生长和氮素利用状况。本研究从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和提高硝酸盐胁迫下蔬菜氮素吸收潜力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不仅丰富了对蔬菜氮素营养管理和根系氮素吸收潜力的认识,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我国蔬菜氮肥施用管理和促进蔬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现有的高产水稻品种大多具有光能利用效率高(优秀株型)、分蘖能力强、植株生物量大、持续灌浆周期长等特点,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氮素等养分的充足供应。尤其是在生育后期,需要较高的叶片氮浓度来维持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功能期以满足籽粒灌浆对光合同化产物的需求。因此水稻生产上通常施用大量甚至过量的氮肥来保证这一需求。由于稻田土壤在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淹水、厌氧状态,不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明显积累,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可在各环境介质间迁移转化,进入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转化,再经由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带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及来源,探讨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选择长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区域一
学位
硒(Selenium,Se)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的安全摄入范围极窄(40-400μg/天),长期硒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在土壤-植物-动物-人的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硒经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实现人体对硒的营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决定了人体硒的摄入水平。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除了受全硒影响之外,还与其它理化性质密切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以金属或金属簇为节点,有机物为连接体,通过配位方式自组装构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三维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随着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目前MOFs已实现分子层面的可控设计与合成,通过预先定向设计拓扑结构,充分利用不同有机配体在配位上的特定取向,可构筑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材料。MOFs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
学位
凋落物指在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地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凋落物是植物-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载体,具有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凋落物分解向土壤的归还过程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气释放以及土壤氮累积。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碳氮平
揭示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保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与地上生态群落相比,人们对于土壤生物群落在较大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生态过程仍知之甚少。深入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草地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地土壤线虫群落沿干旱梯度的变化趋势
学位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维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功能的核心组分,不同形态的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分解特征存在极大的差异,受到土壤和环境因素等因子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分别探讨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在草地土壤的分解特征及凋落物在森林和农田土壤的分解特征深入认识不同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健康管理和物质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游离的氨基酸在土壤氮循环中具有极快的流动性,在氮循环过程中起
我国南方地区是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红壤性水稻土作为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稻土类型,在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的物理结构协调水、肥、气和热的运移与储存,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然而,水稻土由于水耕泥浆化,导致土壤分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历多次灌水、晒田等干湿交替,土壤结构变化显著。因此,准确认识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对根系生长
太湖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然而过量施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氮素的氨挥发、反硝化、径流和淋溶等损失增强。对水稻田NH3、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的研究可以为研发新型农田管理技术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施用生物质炭和脲酶/硝化抑制剂等措施是农田系统固碳减排的有效措施,但对NH3、 CH4和N2O的影响尚存争议,可能与生物质炭用量、抑制剂类型、氮肥种类等有关。本研究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句容市开展
学位
氧化亚氮(N2O)是最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然而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准确数据仍然缺乏。目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量的计算主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提供的单一、通用的缺省值,但是,土壤N2O背景排放量(background N2O emission,BNE)和氮肥诱导的N2O排放量却随气候和土壤类型等而变化。为此,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的农田上测定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