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传统的婚嫁习俗中,彩礼的给付是其重要的环节,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解放,在婚恋观念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但彩礼这一习俗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准确的说,彩礼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而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因彩礼返还产生的法律纠纷,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被纳入了法律的规范范围。涉及彩礼返还的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呈现递增的趋势,而且其表现形式、争议焦点也日趋复杂。对于彩礼返还这一法律问题,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彩礼返还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日后对此问题的解决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的提出。首先,分析了婚约财产的三重属性包括身份法上的财产、财产法上的财产以及习俗上的彩礼,证明了彩礼的特殊性。其次,介绍了几则有关彩礼返还的典型案例,引起对彩礼返还中法律问题的思考,为下文具体论述做铺垫。最后,针对彩礼返还纠纷中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如彩礼返还的范围认定、共同生活以及过错的认定。文章第二部分是彩礼返还的证成。第一,分析了彩礼存在的合理性,彩礼一直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结婚习俗得以保留,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第二探讨了彩礼返还的法律性质以及请求权基础,对学术界不同观点一一分析并提出笔者想法。第三,域外立法考察,通过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评析和借鉴,反思我国彩礼返还规则的现状。文章第三部分讲述了彩礼返还规则的局限性。首先,彩礼范围不清,分析了彩礼不动产、动产以及金钱三种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在确定范围时的争议。其次,彩礼返还范围认定困难,原因是由于彩礼返还与嫁妆折算不明以及彩礼返还与同居财产分割矛盾这二点。最后,彩礼返还的考量因素欠缺,不应以“未登记”作为彩礼返还考量的主要标准。同时,“生活困难”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困难,操作性和合理性有待商榷。此外,缺乏对无过错方权益保护,无法平衡男女双方利益。文章第四部分提出了解决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的相关建议。第一,明确彩礼的范围。第二,确定彩礼返还标准。即嫁妆与彩礼返还区别规定、彩礼返还与同居财产分割相协调。第三,完善考量因素。“共同生活”应作为彩礼返还主要考量要素、废除返还条件中的“生活困难”以及引入过错责任原则。
其他文献
长期的贸易顺差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利润,利润的积累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资金支持。随着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总量的增加不代表投资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在二十国集团的对外直接投资角度出发,分顺、逆两个梯度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出口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角度,鲜
学位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动范围和频度不断增强,这也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更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异常情况的影响,这个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金融安全来说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也会带来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我国资本流动的特征及未来趋势,并通过模型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变量的冲击效
学位
本文以188份关涉行政惯例的司法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以论证其可以纳入司法适用为研究目标,立足学界从前对于行政惯例的学理讨论,结合司法实践对行政惯例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回答行政惯例的成立问题、效力问题,描述并分析行政惯例司法适用的现状,尝试提出将其纳入司法适用的路径设计方案。行政惯例成立的形式要件包括:成文法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机关长期实践且反复适用、公众形成法的确信。行政惯例有效的实质要件包括:不与
学位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所承载的利益日益丰富,其商业价值迅速增长,由此产生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开发利用间的价值张力问题。从法政策学视角考察当前我国个人信息识别制度,其背后蕴含的政策立场尚未明确。由此导致实践中个人信息识别外延无限扩大与识别客体泛化问题。当下,“宽进严控”的个人信息识别标准成为我国个人信息立法趋势。由此导致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划清个人信息识别界限有助于消除矛盾。本
学位
2014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适用撤销判决,实现了司法规制行政裁量质的突破。但是“明显不当”制度设计的可行性并不能等同于实效性。作为一个不确定法律概念,如何认定和正确适用“明显不当”,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对“明显不当”诸多问题的分析,特别是理清“明显不当”的正确适用路径,对有效控制行政裁量权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明显不当”的性质,必须明确的是
学位
经过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和司法实践的探索,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涵义和保护范围逐渐明晰,然而在具体裁判中依然因为侵权判定标准不统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因此仍有必要明确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判定标准,不仅增强法律的明示作用,也能在司法实践中统一裁判规则,结合利益平衡原理综合考察多方利益,更好的解决纠纷,促进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一章对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法条表述的不同解
学位
质询制度不但是我国人大监督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实现我国民主法治的强力手段。质询程序作为质询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质询效率,实现监督目的、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学界中关于质询程序的研究寥寥可数,实践中人大质询案例也相当稀少。因此,深入人大质询程序研究,对于人大监督体制的完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质询程序基本理论入手,分析我国质询程序现有制度规范、存在问题及实践特点,
学位
通过司法实践的逐步探索,对于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保护主要依据《商标法》第32条的“在先权利”条款。然而在具体案件审理上依然存在诸多争议,“同案不同判”情况依然存在。原因在于对“在先权益”的定性和具体裁判思路不够明确。在倡导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保护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就是保护文化产业,有必要对作品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提供有效的保护。在事前预防阶段,权利人积极注册商标,建立知名作品名称数
学位
家务劳动,是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为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而从事的劳动,其具有维持婚姻家庭正常运转的重要功能。对家务劳动的认识经历了从“无价值”到“有价值”的转变,现各国立法亦趋向于对家务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和补偿。我国2001年《婚姻法》第40条首次规定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对维护弱势一方合法权益、平衡夫妻双方经济利益、促进男女平等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适用范围过窄,在20年的司法实践中,该制
学位
《民法典》将安全保障义务主体限定为“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网络空间是否属于经营场所或公共场所,传统安保义务能否延伸到网络领域,即为本文重点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以“网红坠亡案”中有关安全保障义务的争议焦点作为问题的提出,探讨安全保障义务在网络领域是否适用、对安全保障义务进行规范解读,并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在“网红坠亡案”中的法律适用。文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