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危重病综合救治过程中应用利尿剂对患者酸碱失衡(acid-basedisorder,ABD)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收集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mergecyIntensive Care Unit,EICU)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所有收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原发病、基础疾病、并发症、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d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入院24h内使用利尿剂的剂型与剂量、住院天数、转归,同步检测入院6h、12~24h、24~48h内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钾(K+)、钠(Na+)、氯(Cl-)、乳酸、血糖,计算阴离子隙(anion gap,AG)与、潜在碳酸氢根(potential HCO3-,潜在HCO3-),并依据酸碱失衡诊断标准,对患者酸碱状况进行评价;依据入院24h内是否接受利尿剂治疗及使用利尿剂的剂型与剂量将患者分组,A组为入院24h内未使用利尿剂,B组为入院24h内仅使用口服利尿剂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C组为入院24h内使用过静脉注射呋塞米≤20mg,D组为入院24h内静脉使用呋塞米≥40mg,以了解和评价利尿剂使用对ABD发生率与类型的影响。 结果:收集到符合要求患者109例,男58例(53.2%)/女51例(46.8%),年龄79.5±11.2(27~97)岁,APACHEⅡ评分19.9±6.4(10~37)分,原发病分别为急性心力衰竭28例(25.7%)、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24例(22.0%)、肺炎22例(20.2%)、脑血管意外11例(10.1%)、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isfunction syndrome,MODS)5例(4.6%),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4例(3.7%)、晚期肿瘤4例(3.7%)、感染性休克3例(2.7%)、上消化道出血2例(1.8%)、急性肾衰2例(1.8%)、药物中毒2例(1.8%)、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0.9%),高血压危象1例(0.9%)。 所有患者入院6h内,酸碱平衡正常22例(20.2%),发生不同类型ABD87例(79.8%),其中三重酸碱失衡(triple acid-base distrubance,TABD)13例(11.9%);入院12~24h内,酸碱平衡正常28例(25.7%),发生不同类型ABD81例(74.3%),其中TABD18例(16.5%);入院24~48h内,酸碱平衡正常34例(31.2%),发生不同类型ABD75例(68.8%),其中TABD28例(25.7%)。未分组前,所有患者各时间段ABD发生率与类型分析与比较显示,入院6h、12~24h、24~48h各时间段中无ABD患者随治疗进行例数增加,分别为22例(20.2%)、28例(25.7%)、34例(31.2%);TABD随治疗时间段推移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分别为13例(11.9%)、18例(16.5%)、28例(25.7%)。这些结果说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ABD状况能得到改善,但TABD发生率增加。 根据患者入院24h内是否接受利尿剂治疗及使用利尿剂的剂型与剂量分组,A组为入院24h内未使用利尿剂、B组为入院24h内仅使用口服利尿剂、C组为入院24h内使用静脉注射呋塞米≤20mg、D组为入院24h内静脉使用呋塞米≥40mg;A、B、C、D组患者分别为42、20、23、24例;各组间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6h内,各组间ABD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12~24h内,A组患者中无ABD患者增多(8例增加至15例)、单纯ABD减少(16例减少至11例)、双重ABD减少(13例减少至12例)、TABD减少(5例减少至4例);D组患者中无ABD减少(5例减少至1例)、单纯ABD无改变(7例)、双重ABD减少(9例减少至8例)、TABD增加明显(3例增加至8例),D组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24~48h内,利尿剂治疗对ABD的影响更加明显,特别是D组的TABD患者增加明显(从3例增加至14例),与6h时间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相同时间段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本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排钾利尿剂(呋塞米),尤其是静脉应用较大剂量(≥40mg/24h),能增加ABD发生率,甚至可诱发或导致TABD;控制或减少医源性ABD或TABD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控制或限制排钾利尿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