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评价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m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儿童活动场地被不断压缩,儿童户外游戏时间和空间都在减少。与此同时,我国进入低生育率时代,除了需要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也对城市中儿童活动场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学前教育中“游戏即教育”的观点,城市中的儿童活动场地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学前教育视角研究儿童空间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对育儿家庭的友好性,对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儿童公园活动场地的学前教育价值评价研究方案,以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儿童公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设计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分别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及儿童活动场地的相关研究,结合初步调研,构建儿童公园活动场地教育性评价模型。一方面通过观察记录和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空间特征和使用者特征,对教育环境、游戏环境、行为偏好进行客观分析;另一方面建立评价因素集,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获取使用者对儿童公园在不同教育领域的满意度的主观评价。其次,将教育性评价模型运用在实际案例中,对广州市儿童公园、海珠儿童公园、荔湾儿童公园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主客观分析,综合评价儿童公园的学前教育价值,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公园活动场地的学前教育功能的重要程度排序为:探索认知教育>社交能力教育>身体素质教育>艺术审美教育。(2)儿童公园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场地要素越丰富,教育价值越高;学前教育价值与公园的规模没有显著联系。(3)儿童公园的教育环境和游戏环境的关系密切,游戏是儿童学前教育的载体。(4)儿童特定行为与场地要素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最后,基于学前教育要求和儿童行为特点,提出身体素质教育导向、社交教育导向、探索认知教育导向、艺术审美教育导向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策略。本研究将学前教育理论与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结合,旨在补充和深化学前教育层面的儿童活动场地的研究内容,为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设计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数量、校内人群也与日俱增。我国有不少高校已经或即将建于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的地貌之上,形成坡地校园。校园空间中的坡地特征对于校内使用者而言有利亦有弊,而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线性交通空间的竖向设计是平衡矛盾的关键。目前针对校园线性交通空间竖向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对校园线性交通空间竖向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具有坡地校园鲜明特征的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岭南文化,是岭南先民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适应水患频发的自然环境,并与之产生紧密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一体化文化生态系统。然而长期以来,有关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保护过分关注对聚落物质空间的保护,而对聚落外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必要的关注。而在珠江三角洲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和国家大力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政策背景
学位
21世纪是人类文明空前繁荣、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是城市历史遗产遭受“空前重视与空前破坏”的时期。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城市历史地段与老旧城区摆脱衰败和走向复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延续城市记忆,越发成为当下更新类型城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相比新区规划与建设,历史地段或老旧城区具有价值更加丰富的城市遗产、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从城市历史景观(
学位
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用地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发展目标的载体和管制实施的工具,在规划实践中具有多重属性,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认识和定义。用途和功能就是从两个不同维度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认知的结果,用途指向土地上发生的可观察的客观活动,而功能是土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应,属于分析和识别判断的范畴;中心服务是特定地理中心集聚以维持城市运转所需的机构为中心载体、向周边形成服务功
学位
我国自古灾害多发,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猛,经济、人口要素更加聚集,一旦发生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随全球环境变化,城市安全建设迫在眉睫。为适应当前城市安全建设,我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建设、增补法律法规体系、优化防灾减灾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推进防灾建设。但现阶段,我国安全建设基础与上层规划存在不适应现象,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所需要的风险防范能力存在差距。因此,优化城市空间安全格局、完善空间安全要素体系作
学位
药食同源的饮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人体健康,饮食养生在岭南地区一直充满活力。岭南养生防病智慧投射反映在生活环境的植物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地域养生特征有待挖掘。清代岭南医学蓬勃发展,清代岭南史料笔记记载了植物利用方面的养生特征和生活环境的景观面貌。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广东行动要求根据本土文化和生活习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指引以营造健康、宜居、有归属感的人居环境。论文以
学位
湿热地区夏季高温频发且持续时间较长,高强度建设下的城市面临过热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热岛效应集中的城市高密度街区。河涌作为小型城市河流,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的水体作为冷源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因此对河涌在高密度街区中的微气候影响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研究中对小尺度城市河流的微气候影响关注较少,对河流所处的城市环境形态没有明确定义和分
学位
在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从景观水文学视角探究蓝绿空间的水文响应机制,对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流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系结构参数与景观指数分析、SWAT水文模拟、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Fragstats、SPSS、Arc GIS等工具,研究蓝绿空间景观特征对径流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蓝色空间演变方面,城市化未导致水域的侵占或水体结构的破坏。河网密度、水
学位
在历史环境中介入新设计,是当代历史城市保护中动态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生活需求、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变化,城市遗产保护从过往的极力追求对象本体的原貌保存,发展到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关注各个时期的发展,正视当代新建筑与新环境的意义与必要性。然而在历史环境进行新的设计干预,也面临着可能因处理不当而对历史环境破坏、无法相融的困境。“以价值为中心”(Value-based)作为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提出了“
学位
科学划定城市群开发边界对于控制城市无序蔓延、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增进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何划定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引导国土空间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开发边界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为实施案例,以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为切入点,在完善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囊括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和生态脆弱性指标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合SPCA的OWA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