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喻文化视域下老年人虚拟社区的新媒体知识传播与使用研究——以“可爱老人网”为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老年群体与社会中其他年龄层群体间的“数字代沟”逐渐显现。老年群体在新媒体学习上存在前置劣势,而老年虚拟社区则为其学习交流新媒体知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次研究以老年人在虚拟社区中的新媒体传播与使用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老年群体在虚拟社区中产出的会话文本,并结合三喻文化视角对此类老年人学习新媒体知识的新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他们是否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目的并解决新媒体学习上的困境。
  结果表明,老年群体在虚拟社区中交流学习新媒体知识时更多讨论设备使用、音画作品和论坛操作等实操性较强的话题,其中音画类、社交类、信息接收类软件以及设备的基础功能操作的讨论尤为频繁。在表达方式上,老年群体在虚拟社区交流讨论中的主题帖分为“告知分享”和“寻求帮助”两种形式。大部分帖文都能够运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来进行辅助表达,但整体而言讨论总体质量不佳且缺乏深度。在学习交流效果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求助类主题帖通过讨论得到了解决;整体参与度相对较高,且非交互式参与行为占参与行为中的大部分比例;多数老年用户在论坛中有较为明显的社交表达与社交行为,部分主题帖讨论中存在话题黏性以及次级话题的衍生;话题讨论下的互动总体密度相对较小且集中在核心成员之间,社群中形成了“意见领袖”式的成员。
  老年人在虚拟社区中进行新媒体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是他们积极进行新媒体适应以及缩小数字代沟的一种尝试途径。在三喻文化视角下,老年群体在虚拟社区中学习交流新媒体知识可视为使用并喻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具有后喻特征文化的传递,其中老年虚拟社区提供了同龄人聚集的并喻文化环境,而新媒体知识则可视为典型的后喻式文化代表。研究认为,并喻式学习模式相较其他方式而言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一个更具心理舒适感的文化环境。虽然老年虚拟社区具备展示、问答和社交的多重功能,但仅凭目前老年虚拟社区的学习方式还不足以完全实现老年群体新媒体学习的所有需求以及解决新媒体学习中的所有困境。
  通过研究中发现的老年群体在新媒体学习上存在的多种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在老年人现有的新媒体学习渠道之下,可充分发挥老年虚拟社区作为并喻文化环境平台的优势,并重点结合后喻式文化反哺的主流方式,从虚拟社区平台、老年个体、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在理解并喻文化的前提下提供后喻式的帮助,鼓励老年人接受后喻文化特征,加大对老年人新媒体知识学习的投入,多方联合促进老年人的新媒体学习与适应。
其他文献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成为交流的常态。跨文化电视节目是指以跨文化传播为主题的电视节目类型,在我国电视语境下通常表现为以外国人为节目主要参与者的电视节目,是跨文化传播媒介化的重要表现。在现有媒介管理体制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电视节目表现出文化中心主义视角、主-客体固化思维的话语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传播也得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因此跨文化传播节目的传播方式、话语特征也随
学位
在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受研发成本、捞金思维、流量焦虑三种因素影响,游戏营销乱象横生。同时,依靠众多合作伙伴构建生态系统、共同进行价值创造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论文第一次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游戏品牌营销领域,在媒介融合与智能传媒的大背景下对游戏品牌价值共创的一般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发现对游戏品牌营销实践提出针对性建议。  论文首先对品牌价值、价值共创、游戏营销三个领域国内外研究现
学位
耽美迷群的文本再生产和市场消费能力逐渐彰显,但该群体的日常实践和权力关系尚未被呈现,本文引入福柯的权力和规训思想,以耽美迷群这一亚文化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讨论新浪微博超级话题中的迷群权力关系和实践。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绪论部分阐述本次的研究背景,并从粉丝文化研究和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两个方面展开,梳理国内外学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对于迷群内部个体权力的讨论很
学位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代际之间的传播与沟通出现了新的形式与内容,互联网中的代际传播也表现出了不同于线下代际沟通的新特点。研究选择新浪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运用社会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视角,从代际传播的角度研究“90后”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和自我形象建构行为。  本文依据自我呈现理论、代际传喻模式理论、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等设计研究,通过对“90后”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策略、自我呈现形象和表现
学位
本文在新媒体传播的语境下,探讨了我国公共政策传播中的话语特征、话语行为及其生成动因。具体而言,本文将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的传播作为研究案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选取传播热潮期间人民网与新浪微博的相关话语作为研究样本,从话语的主题选择、结构安排、修辞手法等方面,分别总结了主流媒体与公众话语的风格特征,最后结合话语语境与实践,探讨了双重话语之间的互动行为,分析了双方话语特征和行为背后的生成动因。  研究
全球化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城市形象因素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性受到普遍关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显著地吸引注意力,对举办城市形象传形成有效助力,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效应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围绕大型体育带赛事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梳理了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文献,以
学位
以各种虚拟技术为代表的具身化技术正在将人的身体卷入到传播图景之中,广告传播实践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人的身体正在成为广告传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跨学科以及反思性理论资源,对身体的关注和解读正在成为传播研究的新突破基点。基于此,本文就从具身视域出发,对广告传播形态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解构,将广告传播形态演进重新分为:身体阶段、无身体阶段、类身体阶段以及身体化阶段。在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每个阶段传播
学位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倡议自习近平提出以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一带一路”连接着亚洲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德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的最北端,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立场不仅影响着中德双方的合作,也同时影响到中欧关系的发展进程。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明镜》周报、《图片报》、《时代》周报中有关“一带一路”话语的报道,帮助我国了解德国媒体的立场,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
学位
社交短视频的出现,人们的自我呈现又有了新的“表演”舞台。对于农村女性而言,短视频的低门槛、碎片化、社交属性具备了某种媒介赋权的意涵。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通过研究快手中525个农村女性的视频样本与12个用户访谈文本,探讨农村女性在短视频中的具体形象呈现,以及自我呈现背后的动力因素。  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发布的视频形式种类多样,包括纪实类,表演类、社交美化类和情景剧类:纪实类主题多为记录
学位
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逐步走向了互动和融合,在新媒体的诸种表现中,电子游戏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形态之一,并通过手机这一移动终端显示出未来新兴媒介的发展趋向。而从国内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来看,技术的成熟和游戏产业的发展,使得整个行业围绕核心玩法和IP品类的”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精耕细作”。在大厂围绕游戏品类激烈竞争的长期趋势下,谁能提高手机游戏用户的持续活跃和长期留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