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应力路径对注浆特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空间的日益拥挤,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正变的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会对邻近既有隧道、管线及地上建筑物等产生影响。而注浆技术作为常用的变形控制措施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均未考虑土体卸荷的应力路径对浆液的扩散所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相关应力路径对土体注浆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基于现有的能够独立控制三向应力的真三轴仪和平面应变仪开发研制了一套能够独立控制三向应力状态并且能够实现土体位移场可视化的室内注浆模型试验装置,并利用该试验设备开展了一系列室内注浆试验。试验基于基坑开挖所引起的不同区域内土体的典型卸载应力路径分为三个部分,重点研究了六种工况下注浆量、注浆压力、砂土密实度、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间隔对土体注浆引起的位移场、注浆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注浆模式下注浆压力或注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由注浆而产生的土体位移幅值会随着周围土体应力状态和密实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注浆速度和注浆时间间隔则对土体位移影响比较小。注浆峰值压力会随着注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注浆时间间隔时长的增加而减小。
  定体积模式注浆:注浆结束后注浆压力会缓慢靠近土体应力矢量和。土体某应力状态下的注浆压力存在上限值;注浆压力在达到该应力状态下的注浆压力上限值之前会随着注浆量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注浆压力上限值之后会略有减小。
  定压力模式注浆:注浆结束后注浆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增加,但注浆量增加的速度不足正常注浆速度的千分之一。
  注浆率:土体在各个方向的注浆率不仅受土体应力状态的影响,也和土体之前的应力路径有关系。在不同的注浆工况下,浆液总是优先朝着应力值小的方向和卸载量大的方向扩散,有使土体的应力状态回到卸载之前的趋势。
其他文献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人均GDP逐年增加,居民的主要矛盾从解决温饱转向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内的旅游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旅游活动激增导致旅游目的地受到的影响越发强烈。当旅游目的地处于过载时,不仅会对目的地自身的旅游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还会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降低,旅游体验度差,这些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MI)是一种新兴的特异性成像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分子影像结合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在细胞分子层面上对成像对象进行无侵入式的连续动态观测,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疾病诊疗、药物研发以及手术导航等多个领域。其中,以光作为成像媒介的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由于其安全无辐射,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光学分子影像的重要组成部
半球谐振陀螺(HRG)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振动陀螺,谐振子在各种参数周向分布不均匀时,会产生频率裂解现象,它是造成半球谐振陀螺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谐振子的平衡方法,减小频率裂解以及其他误差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首先简述了半球谐振陀螺方面研究的背景。通过求解半球谐振子的偏微分方程的特解,分析了半球谐振子的振动特点。采用伽辽金法,求解了谐振子偏微分模型,导出了谐振子的二阶常微分振
近几年,随着电商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快递箱体的数量逐年增多,而对箱体表面的缺陷检测成为了一个关注的重点。机器视觉凭借其无接触、稳定、可重复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快递箱体缺陷检测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快递箱体的种类和缺陷类型进行研究,确定了四大主要缺陷:孔洞、裂缝、裂口及变形。将Canny边缘检测算子与8-邻域链码法进行结合提出针对快递箱体缺陷
学位
人们日常活动生成的轨迹数据在认知人类的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等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地位。室内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景,随时随地在产生着大量的轨迹数据,随着现代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和智能安防技术及应用蓬勃发展,用于监视的视频对象跟踪引起研究界的关注,目标跟踪和轨迹建模在监视视频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然而,由于室内场景的局限性,以及室内摄像头的监控区域不重叠等问题,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多个监控摄像头
近年来,计算机智能算法在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健康监测的内容主要有两大要点:一是监测前期的数据获取,包括使用何种仪器设备、以怎样的方法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监测信息,其中涉及到传感器布置方案的确定;二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识别结构损伤。现今对这二者的研究,均会涉及到智能算法。空间网壳结构与一般结构相比,具有杆件节点数量多、模态振型复杂等特点,同时环境因素也会对模态参数的准确性
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是以规范中规定的三水准、两阶段为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以及大震不倒”,利用结构自身的的刚度、延性、强度来抵抗地震作用。在如今高水准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下,这种方法不仅难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它的舒适度与经济性也欠佳。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被动控制方法,它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阻尼器或者把结构中的某些构件设计成可以耗散能量的装置来抵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消能减震技术取得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的完善,浅埋超大跨隧道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已积累了大量浅埋超大跨隧道修建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相关理论储备仍较薄弱。目前,地层拱在浅埋隧道中的支护作用机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大量工程经验及试验认知表明浅埋隧道地层拱理论中的部分假设过于简单,无法满足目前隧道工程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浅埋超大跨隧道,其地层拱作用机制将更加复杂,地层拱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压力尚不明确。  
人工冻结法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地层加固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于人工冻土强度特性的正确认识是冻结法实际设计施工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根据城市地下工程冻结法施工过程中人工冻土的实际形成过程,本文分别进行了将试样还原至初始地应力状态下进行冻结的有载冻结三轴试验和将试样提前在低温箱中无荷载冻结的预冻结三轴试验,探究了冻结施工前土体经历的长期固结作用对人工冻土强度特性的影响。
学位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文化创意地产应运而生。随着文化创意地产的快速发展,项目开发的风险持续增加,风险的影响程度不断扩大,市场普遍存在着风险识别难度大、判断评价不准确、应对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地产的发展。因此,对文化创意地产项目开发风险进行管理尤为必要。  本研究以文化创意地产项目开发风险为研究对象,结合可拓理论,对项目开发的过程进行风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