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TaC和(Ta0.2W0.2Nb0.2Mo0.2V0.2)C的TiC0.7N0.3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高红硬性、抗氧化性、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作为切削刀具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Ti(C,N)基金属陶瓷主要包括Ti(C,N)基体、金属粘结相和增强相,其中增强相可以与Ti(C,N)基体形成固溶体,提高金属陶瓷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Ta C和(Ta0.2W0.2Nb0.2Mo0.2V0.2)C高熵碳化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其作为增强相有望进一步提高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因此,本论文引入Ta C和(Ta0.2W0.2Nb0.2Mo0.2V0.2)C,通过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Ti C0.7N0.3基金属陶瓷,系统研究了Ta C和(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对其物相组成、致密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然后优选综合性能优异的金属陶瓷加工成圆块和标准车刀片,研究了其耐磨性能和切削QT500-7球墨铸铁的性能,并以最大材料去除量为目标进行了切削参数优化研究。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以TaC为增强相,在1500℃、1600℃、1700℃下,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不同Ta C含量(0 wt%、5 wt%、10 wt%、15 wt%)的Ti(C0.7N0.3)-WC-Mo2C-VC-Ta C-Al N-Ni/Co金属陶瓷,研究了Ta C含量和烧结温度对金属陶瓷的物相组成、致密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烧结温度下,Ta C含量在0~15 wt%范围内增加,金属陶瓷致密度逐渐减小,环形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热导率逐渐降低。在相同Ta C含量下,,烧结温度在1500~1700℃范围内增加,样品的致密度先显著增加后略微下降,环形相厚度逐渐增加,维氏硬度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断裂韧性先增加后降低,热导率先基本不变后显著降低。在1600℃烧结的含10 wt%Ta C的Ti C0.7N0.3基金属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维氏硬度为17.79±0.15 GPa,断裂韧性为10.20±0.39MPa·m1/2,而此烧结温度的不含Ta C的金属陶瓷热导率最高,为16.00 W·m-1·K-1。然后,以自主合成的(Ta0.2W0.2Nb0.2Mo0.2V0.2)C高熵碳化物为增强相,在1500℃、1600℃、1700℃下,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不同(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0 wt%、5 wt%、10 wt%、15 wt%)的Ti(C0.7N0.3)-WC-Mo2C-VC-(Ta0.2W0.2Nb0.2Mo0.2V0.2)C-Al N-Ni/Co金属陶瓷,研究了(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和烧结温度对金属陶瓷的物相组成、致密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烧结温度下,(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在0~15 wt%范围内增加,金属陶瓷的致密度几乎不变,维氏硬度逐渐增加,1500℃和1600℃烧结的金属陶瓷断裂韧性先增加后降低,1700℃烧结的金属陶瓷断裂韧性逐渐降低,1500℃烧结的金属陶瓷热导率逐渐降低,1600℃与1700℃烧结的金属陶瓷热导率先增加后降低。在相同(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下,烧结温度在1500~1700℃范围内增加,致密度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环形相体积分数不断增加,维氏硬度先增加后基本不变,断裂韧性先增加后降低。1600℃制备的含10 wt%(Ta0.2W0.2Nb0.2Mo0.2V0.2)C的Ti C0.7N0.3基金属陶瓷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维氏硬度为18.42±0.33 GPa,断裂韧性为12.56±0.23MPa·m1/2,含5 wt%(Ta0.2W0.2Nb0.2Mo0.2V0.2)C的金属陶瓷热导率最高,为16.25W·m-1·K-1。最后,采用综合性能较好的金属陶瓷(1600℃烧结的样品),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和干式车削QT500-7球墨铸铁的性能测试,研究了Ta C和(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对Ti C0.7N0.3基金属陶瓷刀具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Ta C的金属陶瓷样品中,Ta C含量为5 wt%的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和切削性能最佳,其刀具寿命为590 s;在含(Ta0.2W0.2Nb0.2Mo0.2V0.2)C的金属陶瓷中,(Ta0.2W0.2Nb0.2Mo0.2V0.2)C含量为15 wt%的金属陶瓷的耐磨性最佳,含量为5 wt%的金属陶瓷的切削性能最佳,其刀具寿命为720 s。刀具磨损形式均为后刀面磨损、月牙洼磨损,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结磨损、氧化磨损、扩散磨损和磨粒磨损。
其他文献
以储能技术为背景,以效率优化为目的,对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从拓扑结构、开关器件、控制策略这几个方面对效率优化进行改进。最终选择效率较高的CLLLC谐振变换器拓扑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性能较好的氮化镓器件作为开关器件,提出了变频变占空比的控制策略,优化了变换器的正反向综合效率。首先是CLLLC谐振变换器基础研究,分析了CL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态;通过建立CLLLC变换器基波等
学位
为了从风中吸取更多的能量,降低风力发电成本,风力机尺寸日益增大,风力机叶片也变得更细长,叶片结构柔度增加,气动载荷、重力、惯性载荷及操纵载荷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急剧上升,其带来的气弹问题也越发突出。后掠叶片由于其积叠线弯曲,通过弯扭耦合实现被动降载的机制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叶片等构件的振动,使流经叶片的气流产生复杂的非定常流动,将会显著影响风力机的疲劳载荷与气弹稳定性,需要构建有效和准确的机组气弹
学位
悬架系统是车辆底盘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减小由路况引起的振动或冲击对车架和车身的影响。当车辆行驶的路面条件比较苛刻时,悬架系统传递的力和力矩比较大,悬架系统中双叉骨梁不但经历着大位移的旋转运动,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运动,这两者在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中往往是耦合在一起的,所以悬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柔性多体系统,在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时必须考虑柔性梁的弹性变形。在
学位
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池的管理控制单元,具有防止电池过充过放、估计剩余电量、管理能量流动等功能,对于电池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电池管理系统软件使用前后台(中断-主函数)方式开发,导致系统实时性差及不同应用场景下开发需求成本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开源实时操作系统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首先,本文分析了BMS的开发需求,针对实时性要求不同的功能,分别设计了周
学位
基于代理模型的复杂产品设计优化,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设计周期,是现代工程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诸多因素的相互耦合,复杂产品的设计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呈现强非线性关系。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是一种随机前馈神经网络,被证明能够以0误差近似任意训练数据,对强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逼近能力和泛化性能。本文以ELM作为代理模型的研究载体,研究了复杂产品及
学位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防止财产流失,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防控企业运营及财务风险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主要通过阐述内部控制机制的内涵、重要性和建设原则,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路径,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参考。
期刊
近年来,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全球能源转型升级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共同主题。围绕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等问题,各国都制定和实施了一些列的措施,相继出台能源政策来调整能源结构。2020年九月,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在2021年,全球各国相继上调了新能源的发展目标,我国计划到2030年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新能源场站的单位装机容量
学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渐从工业生产拓展到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在仿人服务机器人领域,仿人臂是实现仿人交互的执行系统,能够实现绝大部分的交互动作。目前,仿人臂的设计面临着柔顺性差、通用性低以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难以适用于复杂多变的仿人服务交互场景。本文结合绳驱动技术和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一款模块化绳驱动仿人臂,在满足仿人交互过程动作柔顺性的同时,提高仿人臂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通用性,主要
学位
层合板是复合材料常用的基本结构。研究层合板的结构设计参数对于其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层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能快速、准确的设计出具有所需要特点的层合板成为工程上关注的热点。这就需要快速、准确的特征灵敏度计算方法。目前,在特征灵敏度计算方法中,特征向量灵敏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模态叠加法、Nelson类方法和迭代法。近几年来,迭代法因具有利用系数矩阵对称性和稀疏性等
学位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时刻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安全状态。对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准确评估能正确指导电动汽车运行维护,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以及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针对当前的动力电池评估需求大、检测时间长等电池检测评估现状,本文提出了维修场景下的动力电池线下检测分析方案,该系统可在整车条件下对车载电池实现单体级别的精确评估,定位电池故障,提供电池组的维修建议,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的电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