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管理对不同种植密度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调控效应与机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un200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小麦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小麦生产中,增加单位面积成穗数是实现小麦高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途径。然而,群体增密及肥水应用不当常易招致小麦倒伏,这已经成为制约小麦高产高效的关键因素。探究小麦茎秆倒伏的内在机制,优化技术措施以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是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一于2016-2017和2017-2018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试验选用抗倒伏型小麦品种济麦22(JM22)和倒伏敏感型小麦品种山农16(SN16)为材料。设置雨养与春季灌两水(拔节水、开花水)两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量均为60 mm;设置150×10~4株hm-2、225×10~4株hm-2、300×10~4株hm-2、375×10~4株hm-2、450×10~4株hm-2五个种植密度。通过测定木质素积累量及其单体[愈创木基(G)、紫丁香基(S)和对羟基苯基(H)]含量及比例,木质素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结合基部第二节间的表观和微观特征,阐明灌溉及不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试验二于2019-2020和2020-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试验选用抗倒伏型小麦品种山农28(SN28)、倒伏敏感型小麦品种山农16(SN16)为试验材料。氮肥设置四个水平,分别为N4:225 kg hm-2(正常施氮)、N3:202.5 kg hm-2(减氮10%)、N2:180 kg hm-2(减氮20%)、N1:157.5 kg hm-2(减氮30%);设置三个种植密度,分别为225×10~4株hm-2(D1)、375×10~4株hm-2(D2)、525×10~4株hm-2(D3)。研究力学、形态学、木质素积累量、木质素单体含量及比例,内源激素动态含量变化等与小麦茎秆抗倒性的关系,以期为优化栽培措施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灌水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冬小麦茎秆抗折力的原因(1)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折力形成差异的机制及其对种植密度和灌水的响应抗倒小麦品种具有大、小维管束面积大,大维管束数目多,秆壁厚,机械组织排列紧致,茎秆充实度高等形态学特征。高木质素积累量和高G、S单体含量,H单体比例低及木质素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量高是抗倒小麦的内在生理特征。增加种植密度和灌水,两品种均表现为株高增加,壁厚、茎秆充实度、G、S单体含量下降,H单体比例增加。但高抗倒品种JM22壁厚(-13.53%)、茎秆充实度(-16.65%)下降及H单体比例(15.77%)的上升幅度均低于SN16。因此,茎秆强度下降幅度低,更具有适应逆境的能力。(2)灌水对不同种植密度冬小麦茎秆抗折力的作用机制不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茎秆充实度、壁厚、木质素总量、G单体含量、S单体含量、H单体含量、小维管束面积、机械层厚度是影响茎秆抗折力的主要因素。除H单体含量对提高茎秆抗折力起负向效应,其余各指标均对提升抗折力起正向效应。在低密度条件(150×10~4株hm-2)下,灌溉主要通过改变木质素及其单体的积累来影响茎秆抗折力;在开花期,低密度(150×10~4株hm-2)条件下灌溉,G单体含量每增加100μg g-1,茎秆抗折力增加0.4 N。然而,在中高密度(225×10~4株hm-2-375×10~4株hm-2)条件下,则为木质素与茎秆微观和形态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等密度(225×10~4株hm-2-300×10~4株hm-2)下灌溉,S单体含量每增加100μg g-1,会使茎秆抗折力增加0.5N;在高密度下(375×10~4株hm-2-450×10~4株hm-2),H亚基含量每增加10μg g-1,茎秆抗折力下降0.14 N。(3)协同提升冬小麦抗倒伏性和产量的栽培途径增加种植密度后产量提升,进一步增加密度,产量不变或略有下降,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有效穗数的增加。灌水也显著提高产量,增加灌水后两品种产量平均提高28.66%。在本试验条件下,JM22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溉配合375×10~4株hm-2的种植密度,是兼具抗倒高产的最优处理。2.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1)施氮量和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力学特征的影响与倒伏相关的力学特征因品种不同而不同。SN28相较于SN16有较小的倒伏指数,归因于较高的折断弯矩。SN28的高折断弯矩取决于高断面模数(茎秆材料的数量),而SN16的折断弯矩取决于弯曲应力(茎秆材质强度)。随施氮量的减少,折断弯矩及断面模数增加,弯曲应力下降,最终表现为倒伏指数下降。随种植密度增加,折断弯矩、弯曲力矩、断面模数下降,最终表现为倒伏指数增加。通径分析表明,折断弯矩是决定倒伏指数的重要参数,而折断弯矩的高低取决于断面模数的大小。(2)施氮量和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SN28的茎粗、壁厚均大于SN16,所以其断面模数高于SN16。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增加,而随施氮量的减少则表现为相反趋势。株高随密度和氮肥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基部节间的伸长(I1+I2)。此外,重心高度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茎粗、壁厚及茎秆充实度则表现为下降趋势。相关分析也结果表明,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壁厚、茎秆充实度显著负相关。(3)施氮量和密度对冬小麦茎秆生理特征的影响木质素对茎秆强度起关键作用,高抗折力品种SN28的G、S、H三种单体及木质素总量均高于SN16。本试验中SN16虽构成茎秆材质坚硬(弯曲应力高),但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少即木质素含量低(断面模数低),最终表现为倒伏指数高。增加种植密度,G、S木质素单体含量及比例下降,H单体含量及比例增加;内源激素赤霉素含量上升,茉莉酸含量下降,茎秆木质素积累量下降。而减氮通过降低赤霉素含量,提高茉莉酸含量及木质素积累量,进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能力。(4)施氮量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施氮量减少使小麦穗粒数、穗数下降,从而降低了籽粒产量,但增加密度增加了穗数,弥补了因减氮造成的产量损失。本试验条件下,减氮至180 kg hm-2配合375×10~4株hm-2种植密度可实现抗倒稳产。
其他文献
目前高血压在全国范围内发病率很高,同时也是心力衰竭、动脉硬化、慢性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病因及并发症,尽管目前有很多常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但高血压的控制率并不高,而且其并发症的发生、靶器官的损害依然存在。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生物医学的创新,有众多的试验证据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降压作用的同时可以预防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害
期刊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全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处于迅速增加的趋势,而纳米材料是一种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新型有效工具。纳米材料的应用不仅可改善植物生长参数,还可有效应对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的影响。稻瘟病(Rice blast)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破坏性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水稻生产。苹果苦痘病(Apple bitter pit)是苹果生产中严重发生的因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成熟期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迫切需要培育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保障小麦产量。小麦优质高产品种选育需要进行大量种质材料的种植、筛选和评估,在无人工加代的前提下,通常需要8至10年才能完成一个小麦育种周期,小麦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缓慢,是小麦育种试验周期长的关键原因。并且在分离世代对优异等位基因的高效筛选决定着育种的成败,优良种质的选择及相关性状的基因定
学位
智能空气动力学是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的结合,融入了第四研究范式(数据驱动)的独特研究方法,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本文首先对智能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剖析,简述了智能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然后介绍了智能空气动力学在流场预测、转捩/湍流建模、多源数据融合、气动力/热建模、流场特征信息提取等方面研究进展及本团队开展的相关工作,最后展望了智能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设想。
期刊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枯萎病是严重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棉花抗病分子育种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途径。目前,挖掘棉花抗枯萎病相关功能基因并开展其分子机制研究,对于我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WRKY转录因子分为I、Ⅱ和ⅡI三个家族,其
学位
政府投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到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往往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处于“投、建、管、用”四位一体的模式,缺乏项目管理能力,容易造成项目建设效率低下、决策不科学的现象,诱发投资失控、监督失控、建设失控和市场失控,浪费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而代建制的引入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上述问题。选择专业的代建公司作为项目管理单位,
学位
地下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往往成为最重要的供水来源。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越来越剧烈,引发了一系列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表征,土地利用/覆被模式的变化显著影响着地下水环境。国务院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地下水管理条例》,标志着国家对地下水环境的关注度不断增高,地下水环境研究已成为国家重要课题。本文以位于宁夏引
学位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的细菌引起,严重危害畜牧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丰富,各地方品种具有独特的抗病基因和调控机制。为分析地方鸡种对沙门氏菌感染的遗传抗性,并为抗病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广西瑶鸡和济宁百日鸡的正反交系,在2日龄灌服接种浓度为1×10~8cfu/m L的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
学位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威胁之一。目前,桃蛀螟防治主要以化学杀虫剂为主,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会使其产生抗药性。与化学杀虫剂相比,真菌杀虫剂作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已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由于昆虫本身处于复杂的生存环境中,面对复杂多样的外源因子,在长期进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强大的天然免疫系统,一
学位
滑坡防治是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之一。悬臂式矩形抗滑桩在传递滑坡推力过程中,由于受到相邻桩的相互影响,桩前被动区土体中的附加应力会相互影响、叠加,从而产生“拱效应”。然而,现行规范和规程中有关抗滑桩设计的规定并没有考虑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对桩间距、桩身受力等的影响。目前对抗滑桩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的研究不充分,鲜有研究考虑桩前被动土拱对抗滑桩桩身受力的影响。开展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效应的研究将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