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支护隧洞力学分析的解析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地下隧道工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隧洞开挖后,土体中的原始地应力释放,土体应力重分布形成二次应力场,导致隧洞开挖边界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和变形。为了减小隧洞的应力集中以及保持隧洞的稳定性,常常对开挖后的隧洞进行锚杆支护或衬砌支护。因此,如何计算支护作用后土体中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是地下隧道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地下隧道工程能有效缓解地上空间的紧张,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交通、水利工程、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对地铁隧洞、水工隧洞等问题进行解析研究时,由于此类隧洞通常埋深较浅,需要考虑地表的影响,该问题通常被简化为半无限域问题。另外,当浅埋隧洞施加锚杆支护或衬砌支护后,还需要考虑锚杆或衬砌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利用解析解法研究分析带支护浅埋隧洞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较为困难,目前,对此类问题的解析研究也十分匮乏。本文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对带支护浅埋圆形隧洞问题展开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初步设计指导以及理论依据。主要的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复变函数方法中的幂级数解法,考虑了土体体力的影响,推导出了在重力和内水压力共同作用下浅埋圆形水工隧洞的解析解。当地表无外荷载作用时,利用地表的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两个解析函数之间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不仅适用于地表边界,而且在整个半无限域内都是成立的。因此,只需要根据隧洞开挖边界上的应力边界条件求解一个解析函数的待求系数就能获得该问题的应力解和位移解,大大简化了求解的复杂性,也为后续浅埋支护圆形隧洞问题的求解打下基础。(2)在无支护浅埋圆形隧洞解析解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端头锚固锚杆支护下浅埋圆形隧洞的解析解,获得了端头锚固锚杆的轴力,并求解出了锚杆支护后土体内的应力解和位移解。在求解过程中,由于端头锚固锚杆的安装特性,将每根锚杆对土体的作用分别简化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力,每根锚杆对土体施加的集中力大小都是未知的。因此,先推导出了含圆孔半无限域内作用一个集中力的解析解,然后在该解析解的基础上,根据土体与锚杆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求解可得每根锚杆上的轴力以及锚杆支护后土体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在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S验证该解析解可靠性时,为了与解析解的假设相对应,将端头锚固锚杆简化为弹簧元件,两种方法所获得的锚杆轴力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解析解分析了土体与锚杆的弹模比、隧洞埋深、锚杆长度和预紧力大小等主要参数对锚杆轴力的影响。另外,通过与无支护浅埋圆形隧洞的结果对比,研究了端头锚固锚杆的安装对土体应力和位移的影响。(3)考虑两种土体与衬砌之间的接触条件——完全接触条件和光滑接触条件,提出了衬砌支护作用下,浅埋圆形隧洞衬砌与土体内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在求解过程中,通过两套映射函数将衬砌和土体分别映射为两个不同的圆环,考虑了土体与衬砌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衬砌内边界的应力边界条件以及衬砌和土体接触面上的应力及位移连续条件,列出相关等式。在建立线性方程组的过程中,传统的幂级数解法不再适用,而是采用边界配点法的思想建立线性方程组,推导过程更加简单。通过算例分析了衬砌与土体的弹模比、隧洞埋深等主要参数对衬砌和土体中应力和位移的影响,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接触条件的结果,研究了两种不同接触条件下衬砌支护在维持土体稳定性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转化与利用效率低,以及辐照时域波动导致的难于消纳,是太阳能规模化高效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搭配储热系统的聚光型太阳能电站则被认为是解决太阳能难以被电网消纳及波动性的技术路线。采用固体颗粒作为吸/储热一体介质相比于传统介质具有操作温度广泛、性质稳定且可搭配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从而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大规模高效化利用的潜在技术路径。粒子吸热器作为光热电站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不断涌现的沉浸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全景直播、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新型应用,以及与日俱增的智能设备数量和数据流量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预编码是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它通过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达到增强接收端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凭借技术与经济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具有大量的工程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下,LCC-HVDC在电网建设中的参与度将进一步扩大,推动新基建发展。然而,LCC-HVDC采用晶闸管器件,其半控特性决定了换相过程依赖交流系统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针对环境恶化、化石能源短缺等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前景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高效率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更是被寄予厚望。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聚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为研究主线,利用仿真模拟与实验研究,开展聚光器的设计及性能分析、聚光器
卤化物钙钛矿(HPs)是下一代光伏(PV)技术的潜在半导体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光子吸收和电荷传输特性,通过化学修饰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调节,而且其薄膜制备方法经济实惠。由于这些特性,钙钛矿太阳电池(PSC)在功率转换效率(PCE)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仍有实现更高效率的潜力。前驱体盐的合理选择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是制造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器件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本论文中,研究了一系列含氯离子的前驱
随着风电机组容量的不断提升,大型风机的塔筒高度和叶片长度也显著增长,而在旋转过程中风机叶片总处于较高位置,容易遭受雷击。现有的风机防雷技术措施难以对旋转风机形成有效防护,主要缘于旋转叶尖附近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尚不明确,致使雷击接闪机制仍不清晰,针对旋转风机接闪系统的优化设计缺少理论支撑。针对上述挑战,本文综合利用实验研究与仿真建模手段,对旋转风机的邻域空间电荷分布、雷击接闪特性和接闪系统雷击风险评
我国以超特高压电网引领能源互联网建设,复合绝缘子作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用量最大的绝缘子种类,截止2021年已超过1000万支,复合绝缘子在经历生产工艺的数代革新后,使得普通机械断裂和脆性断裂的发生几率大大降低,但近年来我国高湿地区复合绝缘子酥朽断裂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运行中酥朽复合绝缘子往往伴有异常发热现象,在高湿环境下发热现象尤为明显,红外成像技术是诊断酥朽复合绝缘子的有效手段,但由于
养老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日益严重的养老金支付困难。面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财政的双重压力,国家逐渐放开养老金的投资运营,以此来维持养老金的可持续运行。我国养老金资产配置业务起步较晚,关于养老金资产配置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围绕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问题开展研究,将资产配置理论运用
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被视为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一代光伏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钙钛矿材料对环境敏感,且易受到功能层的渗透侵蚀,器件稳定性较差,如何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及创新设计简单高效的电池结构成为其产业化技术的重要突破方向。本论文以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性能及稳定性为目标,探究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衰减机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同时,设计
绝缘子是电力系统用量最大的重要部件之一,在长期热、电和机械应力等作用下易出现破损、老化和憎水性降低等现象,在污湿情况下产生放电,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紫外成像法具有高探测灵敏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放电检测。现阶段,紫外成像法主要将紫外图片或紫外视频的光斑面积序列作为研究对象,放电的严重程度评估量化参数为光子数或光斑面积,较为单一。在工程应用中需人工干预,智能化水平不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