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终端半导体介观环自旋输运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介观量子环(以下简称“介观环”或“量子环”)具有电子迁移率高、自旋相干时间长等优点。在半导体介观环体系中,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和量子干涉的共同作用可以用来实现对电子自旋的操控。基于两终端半导体介观环(以下简称“两终端环”),人们提出了自旋过滤、自旋翻转、自旋开关等一系列自旋电子器件模型。但是,由于锁相效应的存在,基于两终端环实现自旋操控一般要用到磁场。从实用角度出发,人们期望得到电场控制的自旋电子器件,于是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多终端介观环(以下简称“多终端环”)器件。与此同时,为了基于量子环实现量子逻辑运算和多样化的量子调控,量子环阵列和多边形量子网络模型也被提出,并在实验上成功制备,而三终端环和四终端环都是量子环网络的基本单元。近十年来,人们对多终端环开展了多项研究,研究表明基于半导体多终端环可以实现仅由电场控制的自旋电子器件,加入磁场还可以实现逻辑计算功能。可见,半导体多终端环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逻辑计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回顾了半导体介观环的研究背景,通过对两终端和多终端环研究的综述,提出了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在介观环能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一维三终端和四终端环的自旋输运特性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量子波导理论和微扰理论,推导出三终端和四终端环电子透射幅的解析解,考虑Rashba自旋轨道耦合(RSOC)效应和塞曼效应,研究了多终端环的自旋输运特性。研究发现:(1)三终端和非对称四终端环电导随入射电子波矢变化呈现出共振和反共振的特征,存在两类电导零点;零点的产生演化与电子的相位相干性以及体系的时间反演对称性(TRS)和自旋反演对称性(SRS)有关。(2)多终端环电导、自旋电导、自旋极化存在两类对称关系式,一类与体系结构对称性有关,另一类与体系结构参数的可公度性有关,两类均与体系的TRS和圆环固有的对称性有关。(3)对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四终端环,第二输出端存在锁相效应,自旋极化为零。(4)弱磁场下,塞曼效应同时破坏体系的TRS和SRS,能够消除所有的电导零点;体系的电导和总电导呈现出AB振荡的特征,塞曼效应对电导AB振荡的振幅有影响;无论多终端环体系结构是否对称,总电导始终是磁场的偶函数。(5)随着RSOC强度的增大,塞曼效应对电导的影响快速减弱,直至可以忽略。2.采用紧束缚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以三终端和四终端环为例,考虑无序效应,研究了RSOC和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DSOC)共同作用下多终端环的自旋输运特性。研究发现:(1)无序效应破坏了电子的相位相干性,打破了量子环结构严格的对称性,消除了所有的电导零点,还使得对称输出端电导产生了微弱的各向异性。(2)RSOC和DSOC的共同作用破坏了圆环固有的对称性,两类对称关系式均不再成立,多终端环对称输出端产生各向异性的电导,轴对称四终端环第二输出端锁相效应解除,中心对称四终端环第二输出端的锁相效应持续。
其他文献
中国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住宿业态、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典型的"草根经济"形态,在遭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之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加上各级政府精准扶持,特别是通过疗休养拉动消费政策的大力推进,民宿产业生产力得到保存,但仍将经历新一轮"洗牌"。鉴于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民宿产业已经搭上新发展阶段国家战略的快车,即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简称HII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运动的一种训练方式。目前高强度间歇训练已合理融入至各个项目之中,但与英式橄榄球相结合的研究为数较少。因此,本文利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与英式橄榄球之间的关系,为英式橄榄球运动制定更为科学的训练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
甜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危害下导致无法连年耕作,已成为限制我国瓜类蔬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对瓜类蔬菜进行嫁接可以解决连作障碍,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提升植物的抗逆性能力,嫁接技术已经大范围应用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当中。本研究将以甜瓜做为瓜类蔬菜代表作物,通过两种不同染色技术,确定甜瓜嫁接苗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连通的具体时间,从而确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十分明显的改善,针对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
研究目的:1.1实验验证在分立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集中练习的学习效果是否优于分散练习.1.2探讨练习与休息的时间如何分配,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分立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其中实验法是主要研究方法。2.1实验法2.1.1实验任务的选择实验任务选取足球脚内侧踢定位球这一分立动作技能。2.1.2研究假设以练习分配效应为理论基础,提出本研究假设:分立动作技
学位
Slater以及Harary和Melter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独立地把度量维数的概念引入图中.图的度量维数是指该图中基数最小的解析集的基数.由于其在图论、化学、生物、机器巡航、组合优化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应用,所以研究图的度量维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折叠n-立方体的度量维数、边度量维数、7)-度量维数及其相对2-设计.特别地,我们给出了一些图边度量维数的精确值.所得成果如下:
我为《阿Q正传》(以下简称《正传》)作笺注的想法萦绕在脑海已有多年,今年方才作成,足见自己不是笺注的好手。注疏,一般人看来,不及著述远甚,"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饾饤之技,不足称学问的。然而,我拖延的原因却是担心自己琐屑杂乱的学问尚不能胜任笺注《正传》的工作—面对这部文学经典,惶恐在所难免。
期刊
1 1/2-设计作为亡t1/2-设计的子类有着良好的结构与性质,并且与众多的关联结构,如: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横截设计,部分几何,差集,差族,11/2-差集,部分几何差族,有向强正则图,结合方案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11/2-设计进行研究:1.利用11/2-设计构造类数为3的对称结合方案.设(V,B)是一个参数为(v,b,k,r;α,β)的11/2-设计,假设V中任意两个不同
智能问答系统经历了从规则依赖到语义理解的变革,问答质量不断改进.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社区问答系统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在社区问答系统中,用户成为分享和管理知识的主体.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用户在问答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社区问答系统的最大挑战是保证问题回复的及时性.因此,研究者试图在提问者提出问题时自动找到相关答案.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理解自然语言问题的语义;从已有答案中找到最相关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