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上游水文干旱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跨国河流,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纽带。湄公河上游的水文状况对于下游粮食安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等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日渐加剧,流域内的水文条件也发生了改变。干旱是威胁湄公河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水文干旱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于流域内干旱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以湄公河清盛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区,利用1961-2016年的水文气象序列,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标准化径流指数(SSI)表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分析了研究区内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使用Pearson相关和小波分析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最后基于SWAT模型进行水文模拟,进一步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扰动因素对水文干旱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在短时间尺度(1-3个月)上1960s、1980s、1990s、2010s的水文和气象干旱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在长时间尺度(6-12个月)上1980s、2010s的水文和气象干旱频率更高,且1970年以后水文干旱发生更频繁。从不同干旱等级来看,1980年以后气象干旱中极旱发生频率增加,1980s年重旱发生频率最高;1990年以后水文干旱中极旱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1年以后水文干旱中重旱和中旱频率明显高于气象干旱。(2)年尺度的SPI指数和SSI指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只有SSI指数下降趋势显著,说明研究区水文干旱有加剧的趋势。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间尺度下水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率分别为54%、72%、97%和67%。相关分析表明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为5个月。传播时间呈夏秋季短,春冬季长的特点,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传播时间分别为9、3、2和6个月左右。(3)根据梯级水电开发进程,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基准期(1961-1992年)和影响期(1993-2016年),利用SWAT模型进行情景分析以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干旱的影响。仅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影响期平均历时、赤字量以及最大强度分别比基准期增加了2.6%、57.2%、40.8%,说明气候变化对水文干旱表现为加剧作用;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影响期平均历时、赤字量以及最大强度分别比重建天然情况下减少了13.3%、20.9%、9.9%。说明人类活动减缓了水文干旱。从影响的程度来看,气候变化主要影响水文干旱的赤字量和最大强度,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文干旱的历时和赤字量。总的来说,人类活动特别是澜沧江梯级水库调度对减缓下游水文干旱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分,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幅提升了我们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及其驱动机制的解析能力,相关研究已成为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尽管云南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但该区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仍远落后于其它生物类群,有关该区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空缺。基于此,
学位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在城市污水厂处理过程中无法被完全去除,随污水厂排入水域环境,最终汇入海洋,所以城市污水厂是水域环境中MPs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比现有不同污水厂中不同的处理工艺对MPs去除效率的不同影响,从而可以筛选出对MPs去除率最高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而指导未来污水厂中处理工艺的选择、达到优化城市中污水水质的整体管控的目的,同时可以扩展对水域生态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影响程
学位
环保、成本低廉的栽培基质是解决设施土壤退化问题的主要措施和无土栽培技术革新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在蚯蚓粪原位替代土壤和蚯蚓原位处理中添加惰性碳源生物炭替代蚯蚓粪和牛粪中部分总碳,提高基质保肥保水性能,改善养分状况,增加作物对养分吸收,构建出一种栽培基质持续自我更新和作物原位轮作的新型无土栽培系统,研究其对蚯蚓粪基质性状、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蚯蚓粪持续更新无土栽培系统对基质
学位
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土壤有机碳(SOC)在碳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气候变化中的敏感性都意味着其含量的微小变化都会对气候变暖起到重要的反馈作用。山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调节全球碳、氮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海拔梯度对区域微气候的改变会造成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因此高原山地因其明显的海拔梯度表征成为陆地
学位
通常来说,如何及时有效地去除厨余垃圾中含量较高的有机质及水分,是避免其发酵产生垃圾渗滤液、恶臭气味和微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关键,也是“双碳”倡议下垃圾分类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当前大多数国家仍采用直接焚烧法进行厨余垃圾处理,但在不添加任何辅助剂的条件下,厨余垃圾较低的热值使其难以单独燃烧。相关研究表明,对厨余垃圾进行干燥脱水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含水率并消灭部分微生物,减轻
学位
河流障碍物改变了河流的连通性,造成鱼类栖息地破碎化,是鱼类种群衰退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以往关于澜沧江水电开发对河流连通性的影响研究较少,且主要关注干流大坝,忽视了支流上的小型障碍物。本研究以澜沧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高清遥感卫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澜沧江全流域的河流障碍物做了详细的筛查,首次建立了完整的流域障碍物数据库,并对流域连通性进行评估,分析了澜沧江连通性的现状。对比人工目视解译的
学位
厨余垃圾一般是指在家庭日常烹饪中废弃食用的生料、剩饭剩菜或果蔬等易腐的有机垃圾,水分大,有机物质含量高,盐分含量高,油脂含量高等。目前,厨余垃圾的处理量与产量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因此,厨余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焚烧处理厨余垃圾的减容性效果明显,大多数城市厨余垃圾现在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干燥处理。然而,厨余垃圾的含水率会大大降低垃圾的燃烧热值,影响焚烧效率。因此,需要
学位
湖滨带作为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区域,是两个生态系统间互相作用与发展的桥梁及纽带。由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湖滨带的天然环境状况频频受到干扰,导致湖滨带湿地功能的衰败以及湖泊水华现象严重等后果。随着《云南省抚仙湖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2017-2020)》的顺利施展,湖滨湿地带的生态修复及完善治理俨然成为抚仙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学位
合理的景观功能空间布局是维持快速城市化地区经济增长和食物供需平衡的重要基础。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人口集聚、工业化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及其承载的粮食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干扰,加剧粮食供需矛盾。基于土地利用及其功能转变揭示快速城市化影响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演变规律,探究城市景观功能空间演变驱动下的食物供给与需求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明确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功能转
学位
滇池古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的美称,对昆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滇池外源污染负荷增加,水质恶化,加之滇池独特的地理特性和气候条件有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使得蓝藻水华事件频发,给滇池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控蓝藻水华,必须对水华及其环境因子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掌握蓝藻水华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驱动水华暴发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