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渠植物配置对村落污水中氮的去除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因。近年来,科学界逐渐认识到湿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但忽视了沟渠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过渡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沟渠兼具河流和湿地的双重特征,是一种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半自然化的湿地生态系统。随着人类对陆地生态系统干预的不断加强,作为连接农业污水、村镇居民生活废水与河流湖泊的重要通道,沟渠上覆水中常常含有高浓度的碳、氮物质,这使得沟渠生态系统在对于污水进行净化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生态沟渠对于污水中活性氮的去除净化不仅可以防治下游河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还可以对温室气体减排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区典型生态沟渠为研究对象,在沟渠内设置石菖蒲-美人蕉、铜钱草-再力花、小叶菖蒲-水竹不同植物配置处理,并对各植被配置的氮素去除效率与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开展定位观测。旨在查明沟渠植被对村落污水中活性氮去除作用和沟渠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弄清沟渠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沟渠排水的活性氮浓度的关系,探究沟渠植被组合对村落活性氮去除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为该区利用生态沟渠净化村落污水和协同减排温室气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植物配置对村落污水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率差异较大,石菖蒲与美人蕉组合(A段)对污水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20.4%和22.3%;铜钱草与再力花组合(B段)对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14.4%和9.0%;小叶菖蒲与水竹组合(C段)对污水TN、TP的去除效率为6.8%和26.8%。整个生态沟渠对污水TN、TP的去除效率均值分别为48.2%和36.5%,对于NH4+-N与NO3--N的净化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水中污染物指标,分别可以达到58.8%和68.1%,C段植被组合对于活性氮的净化效率最好,对于NH4+-N与NO3--N的净化效率分别可以达到34.3%和46.8%,B段段植被组合对于活性氮的净化效率最差,对于NH4+-N与NO3--N的净化效率分别为20.2%和23.4%。(2)生态沟渠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均为原位直接测定,生态沟渠全段年CO2排放通量为4.97-399.27mg C m-2·h-1,排放均值为128.89±31.03mg C m-2·h-1,年累计排放通量为11290.22kg·hm-2;N2O排放通量为1.12-394.30 μg N m-2·h-1,排放均值为53.13±10.26 μg N m-2·h-1,年累计排放通量为4.64kg·hm-2;CH4排放通量为0.02-25.09mg C m-2·h-1,排放均值为3.61±1.89mg C m-2·h-1,,年累计排放通量为316.20kg·hm-2;生态沟渠中各监测点有植株组三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均大于无植株组,全年沟渠中有植株组N2O排放通量为无植株组的1.28倍,有植株组CO2排放通量为无植株组的3.97倍,有植株组CH4排放通量为无植株组的7.29倍。(3)基于100年的尺度,由三种温室气体计算得出沟渠全球增温潜势为20579.42kg·hm-2,CO2、N2O和CH4对其贡献分别占54.9%、6.7%和38.4%。经过A段石菖蒲与美人蕉组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全球增温潜势由源头29643.31kg·hm-2降至28819.46kg·hm-2,降幅为2.8%;经过B段铜钱草与再力花组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全球增温潜势由28819.46kg·hm-2降至16169.36kg·hm-2,降幅为43.8%;经过C段小叶菖蒲与水竹组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全球增温潜势由16169.36kg·hm-2降至7133.89kg·hm-2,降幅为55.9%。(4)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温度对于渠内污水净化效率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性系数最大。自沟渠上游至下游上覆水中的各种污染浓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均有明显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沟渠CO2排放通量与水体TN、NO3--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92(p<0.01)和0.802(p<0.01),N2O排放通量与水体TN、NO3--N、DOC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95(p<0.01)、0.521(p<0.01)和0.694(p<0.01),CH4排放通量与水体NH4+-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687(p<0.01)。沟渠内A段石菖蒲+美人蕉的植株组合配置对于上覆水中NH4+-N的高净化效率导致经过此区段后,CH4排放通量显著下降,经过A段净化,上覆水中NH4+-N浓度下降37.6%,CH4排放通量减少76.8%;B段铜钱草+美人蕉的植株组合对于污水中氮、磷去除效率较低,相较于A、C两个区段对于三类温室气体减排作用最小。C段小叶菖蒲+水竹的植株组合配置对于上覆水中TN及NO3--N的高净化效率,显著降低了N2O、CO2的排放通量,经过C段净化,上覆水中TN、NO3--N浓度分别下降26.8%、46.8%,N2O、CO2排放通量分别下降67.3%与66.2%,可以看出对于活性氮的高效净化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排放通量。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经济脉搏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全球经济的大动脉,我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拥有着全世界最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全球经济出现触底回升的态势背景下,今年前7个月,全国税务机关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合计8953亿元人民币。如今,我国正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口退(免)税政策对于促进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调节出口国际市场的产品结构、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机
泥石流是山区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破坏建筑设施。泥石流的主要诱因是降雨和地震。2010年8月12日至14日,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2008年汶川地震震区发生大暴雨,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泥石流,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因此,详细调查泥石流的启动机制和运移特征可以数值模拟的实施(特别是在汶川这样的山区)提供指导。龙池流域因为容易受到强降雨影响引发泥石流灾害而做为一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本研究从杏鲍菇中提取多肽,通过超滤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组分,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添加到酸豆乳中制备一种功能性发酵制品,研究其抗氧化、免疫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功能性酸豆乳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提取杏鲍菇蛋白质,优化酶解法制备杏鲍菇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
对线性工程沿线滑坡灾害进行科学地危险区识别,可使线路尽量地规避滑坡危险区和预先做好防治措施,以此达到降低灾害损失和主动防治的目的。川藏交通廊道邦达机场至然乌区段的滑坡灾害十分发育,对区段内已有国道318线道路工程和以该段作为比选线路的川藏铁路工程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本文以川藏交通廊道邦达机场至然乌段为研究区,分别基于水文分析法和基于地表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频率比方法对研究区
生物工程和岩土工程是泥石流灾害防治的两大重要措施,将生物工程和岩土工程相结合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是目前泥石流防治领域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植被过滤带为生物工程,以梳齿坝为岩土工程,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水槽模拟试验,来探讨不同布置参数(株距、行距)对植被过滤带拦砂效益的影响,分析植被过滤带和梳齿坝之间不同搭配模式对拦砂效益的影响,构建了“植被过滤带+梳齿坝”生态-岩土工程从整体到局部的优化配置模式
NaA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孔径为0.41nm的三维孔隙体系的典型沸石分子筛,其晶穴内部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和极性作用,对水有很强的亲和力。由其形成的无机膜可通过渗透汽化脱除有机物中的水分,在醇/水体系等有机物脱水分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NaA分子筛膜的制备及性能方面,存在着合成周期长、成膜效率低及易形成膜缺陷等问题。因此,探索分子筛膜的快速合成方法和提高成膜品质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
红层滑坡在四川盆地大量发育,且具有群发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具有较大威胁。水是红层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水-岩(土)相互作用角度能够更加系统且深入地揭示红层滑坡形成机理。本文通过矿物成分分析、滑带土微观结构分析、土工实验以及水-岩(土)化学作用模拟实验等方法,以特征矿物为切入点,分别从水-岩(土)化学作用和水-岩(土)物理力学作用角度分析红层滑坡的形成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
物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扩张和消费者需求的迅速变动成为重要特征,对传统企业经营提出了挑战。传统资源观视角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的“资源”发生改变,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差骤降,用户需求个性化特征日益凸显,受到资源约束的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平台型企业为主导的商业生态系统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
由于近两年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课业压力,再加上一些区域学校布局调整和撤点并校,导致了许多小学生中午就餐以及放学后很长时间无人照顾。在经济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父母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照看孩子的时间也变的越来越少。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新出台了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但是单方面依靠学校进行课后托管不足以满足受众群体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智力障碍人士融入社会的有效渠道。大量研究表明智障学生自我决策水平与其就业成效具有高度相关,对于智障人士自我决策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其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对残障人士自我决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智障学生自我决策的相关研究直到近年来才引起学界的关注。目前学界对于我国智障学生自我决策现状的探究尚不充分,这极大地制约了自我决策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本土发展。有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