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承与教化——对中国古代尊师风俗的解读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绵延了几千年的淳美风俗。尊师风俗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人类社会生活,反映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间的认同的教育行为方式,并通过人作为载体而传播和传承。在教育活动中,尊师风俗其实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尊师风俗能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能为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公认的明辨是非的模式、尺度,是相对于法律、政令等硬控形式的软控制,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论文力图通过对尊师风俗的研究来加深对中国教育的认识。首先,论文力图从尊师风俗的本身出发,探讨尊师风俗的变迁轨迹,考察尊师风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从而勾画出我国尊师风俗的流变、特点。再次,论文将系统的分析尊师风俗与中国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从尊师风俗的变迁轨迹考察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时考察尊师风俗对于我国教育活动的影响,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尊师风俗的研究,论述尊师风俗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从而为当前的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历史辨正唯物主义为指导,论文着重运用分析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以期全面的、历史的、客观的反映出中国古代尊师风俗的流变、与教育事业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出中国古代尊师风俗所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论文前六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尊师风俗的流变,分为中国尊师风俗的起源、春秋战国时代、两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七个时代进行论述。论文第七章则对前六章进行总结,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尊师风俗所传递的教育信息是丰富的,反映的教育问题是深刻的。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群体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其一,尊师重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其二,要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避免出现教师群体的分化。其三,要吸取中国古代尊师风俗流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把教师当成是个人发展、谋利的“工具”。其四,中国古代尊师的本义就在于通过教师自身的“楷模化”形象获得他人的尊重。因此,我们说尊师重教,离不开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如何将通识教育贯彻到大学课堂教学中,使其对人的培养发挥切实效能,是大学教学改革的瓶颈。影响通识课程实施的一个内隐却强有力的因素是课程的文化背景。本研究是一项对大学通
山阴因位于恒山余脉翠薇山北而得名,全县面积1651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辖4镇9乡257个行政村。近年来山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四化一体”同步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文化的集散地,逐渐成为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然而运用新媒体
设计了一款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固定式试验机.采用PLC控制器实现设备的动作控制,使用多功能数据采集板卡采集数据,应用Labview软件编写的程序实现测量数据的处理、显示与
大学职能问题是大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培养人才(本体职能),发展知识(附属职能),服务社会(派生职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目前较为公认的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
学生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从学生不同的信息组织差异来考虑,探究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
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分支学科领域十分丰富的学科群。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丰富。然而对高等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意味着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更是大学管理的参与者。大学生自主自愿参与与学校有关的任何事务并能促进学校组织发展的行为即是大学生组织公民
秘鲁是世界第二大铜生产国、第六大黄金生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使秘鲁成为南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现在如秘鲁一样,以矿业投资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南美国家还有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一项伟大财富。在古代,她作为一种技击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军事,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现代,武术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