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牧场大数据对奶牛常见疾病预警模型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牧场使用自动监测设备逐年增多,在生产管理上为奶牛发情、同期配种、分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生产管理系统中持续监测数据并没有充分的为牧场生产实践所用,大部分数据仍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服务于生产实践。本试验基于规模化牧场1自动监控系统下奶牛患有常见四类疾病(繁殖类疾病、消化类疾病、蹄病、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前20天的持续监测数据包括产奶量、活动量和反刍时间作为训练集。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与疾病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各类疾病风险因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奶牛常见疾病的预警模型,判别分析建立奶牛常见疾病分类模型,并采用牧场1测试集和牧场2测试集对模型进行验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奶牛繁殖类疾病中奶牛乳房炎疾病基于牧场1训练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得出奶牛患有乳房炎确诊前2天产奶量均值(P<0.001)、前3天活动量均值(P=0.032)和确诊前3天反刍时间均值(P=0.007)明显低于健康奶牛呈负相关,说明下降幅度越大奶牛患有乳房炎疾病的风险越高。奶牛乳房炎疾病预警模型的灵敏度为63.11%、特异度97.02%、曲线下面积(AUC)0.8786、准确性为89.62%。通过牧场1测试集数据对乳房炎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94.83%、曲线下面积(AUC)0.9470、准确性85.88%。牧场2测试集数据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94.64%、曲线下面积(AUC)0.9807、准确性93.62%。奶牛子宫炎疾病利用牧场1训练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得出奶牛患有子宫炎确诊前第13天和确诊前第14天两天活动量均值(P=0.006)明显低于健康奶牛,说明奶牛患有子宫炎疾病对这两天活动量有负影响。奶牛子宫炎疾病预警模型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99.19%、曲线下面积(AUC)0.8799、准确性90.51%。通过牧场1测试集数据对奶牛子宫炎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80%、特异度98.31%、曲线下面积(AUC)0.9492、准确性94.59%。牧场2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72.22%、特异度98.55%、曲线下面积(AUC)0.9090、准确性93.10%。2.奶牛消化类疾病利用牧场1训练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得出奶牛患有消化类疾病确诊前2天产奶量均值(P=0.017)和确诊前3天反刍时间均值(P<0.001)显著低于健康奶牛。建立预警模型的灵敏度为76.32%、特异度96.80%、曲线下面积(AUC)0.9404、准确性92.02%。通过牧场1测试集数据对消化类疾病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100%、曲线下面积(AUC)0.9815、准确性97.92%。通过牧场2测试集数据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64.71%、特异度98.55%、曲线下面积(AUC)0.9455、准确性93.75%。3.奶牛蹄病利用牧场1训练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得出奶牛患有蹄病确诊前第14天至前第12天三天产奶量均值(P=0.006)、确诊前7天产奶量均值(P=0.006)、确诊前第14天和确诊前第13天两天反刍时间均值(P=0.013)和确诊前1天反刍时间(P=0.012)明显低于健康奶牛呈负相关,说明下降幅度越大奶牛患有蹄病的风险越高。预警模型灵敏度为78.95%、特异度98.84%、曲线下面积(AUC)0.9694、准确性95.24%。通过牧场1测试集数据对蹄病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100%、曲线下面积(AUC)0.9701、准确性97.47%。牧场2测试集数据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98.70%、曲线下面积(AUC)0.9455、准确性为95.40%。4.奶牛呼吸系统疾病利用牧场1训练集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显著性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预警模型可以得出奶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前1天产奶量(P<0.001)明显低于健康牛。预警模型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97.75%、曲线下面积(AUC)0.9501、准确性94.39%。通过牧场1测试集数据对奶牛消化类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为灵敏度77.78%、特异度98.61%、曲线下面积(AUC)0.9783、准确性96.30%。测试集牧场2数据验证结果显示为灵敏度90.00%、特异度100.00%、曲线下面积(AUC)0.9844、准确性98.85%。5.奶牛常见疾病分类模型基于牧场1训练集患病牛数据建立判别分析分类模型整体准确性为73.0%,乳房炎81.6%、子宫炎71.4%、消化类疾病63.2%、蹄病55.6%、呼吸系统疾病74.1%。通过牧场2测试集数据对分类模型进行验证整体准确性为79.6%,乳房炎78.9%、子宫炎94.4%、消化类疾病64.7%、蹄病80.0%、呼吸系统疾病80.0%。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牧场自动监控系统下持续监测泌乳牛的产奶量、活动量和反刍时间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显著性分析可以明显观察到病牛与健康牛的变化差异。常见疾病预警模型和分类模型的灵敏度良好,特异性、准确性高,能够预测该牧场常见疾病的发生并将疾病分类,提高了规模化牧场自动监控系统的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在黑龙江各小豆种植区普遍发生,该病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早衰提前脱落,严重威胁小豆生产。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有关小豆抗锈病基因及其抗病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少,制约了小豆抗病品种培育及利用。课题组前期采用i TRAQ技术,分析了小豆抗锈病品种“QH1”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小豆中多个Dirigen
学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北方寒地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随水耕年限增加的物理性质及有机碳组分变化规律对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本文选择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3种典型稻田(草甸土、草甸黑土、潜育白浆土)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水稻种植的旱耕同类型土壤为对照,测定不同水耕年限下土壤耕层、犁底层和心土层的硬度、容重、三相组成、总孔隙度、饱和导水
学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如黄萎病、土壤盐碱化等,它们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AP2/ERF(APELATA 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克隆了一个AP2/ERF家族成员AtERF49,研究发现AtERF49基因参与植物对盐等逆境胁迫响应,但其分子机理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探讨ERF49基因
学位
随着黑龙江省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高粱炭疽病近年来成为制约高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高粱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高粱多为感病品种,喷施化学药剂仍然是防治高粱炭疽病最为有效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明确高粱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过程,并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炭疽病较好的杀菌剂单剂或复配药剂,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流行、病原与寄主互作机理及病害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研究结果
学位
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病害和高温胁迫则是其中关键的两个因素,严重危害了作物生长发育。其中黄萎病更是有棉花“癌症”之称,发病期间与温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严重会导致叶片黄化萎蔫,蕾铃脱落甚至植株死亡。在实验室前期工作中,我们克隆了GhBZR3基因,研究表明GhBZR3基因参与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调控棉花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但在植物对胁迫抗
学位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目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会影响土壤质量、药剂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而生物防治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也是绿色防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筛选对马铃薯黑痣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并通过盆栽试验揭示拮抗细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机制。试验
学位
随着牛场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牛群活动范围逐渐变小,若不去角会导致奶牛间的攻击,甚至会对饲养人员造成伤害,严重限制了牛场的经济发展。现阶段牧场一般使用烧烙、去角膏等方法,通过破坏牛角真皮和周围组织,来遏制牛角的继续生长。去角过程对犊牛是痛苦的,通常伴随着应激和急性疼痛,且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为缓解去角疼痛,多数研究者热衷于止痛方案,却少有人研究去角对低日龄犊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行为、
学位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以及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日益凸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成为当前亟需处理的紧要问题。实际上,我国专利保护领域一直都面临“侵权易、举证难、赔偿低”的司法困境,侵权行为人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不断侵害他方有效专利,从而严重影响到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专利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继《民
学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 V)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够引起严重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SADS)。临床突出表现为新生仔猪急性消化道症状,死亡率高达90%以上。该病毒与其它冠状病毒一样具有四种主要的结构蛋白(S、M、E、N),其中M蛋白具备多重生物学意义,是重要的结构蛋白,然而目前关于SADS-Co V-M蛋白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的文章却鲜有报道。基于此,为明确SADS-C
学位
菌核病是向日葵产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控是目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已登记的杀菌剂存在长期单一使用等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产生了抗药性,利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进行复配是有效延缓核盘菌抗药性产生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初步探索啶酰菌胺与咪鲜胺混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