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定位肾动脉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肾细胞癌(Real cell carcinoma,RCC)是肾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均表现出持续性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成为针对RCC特别是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肾癌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传统式开放性手术,因其有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开展的数量越来越少。目前,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已在绝大多数医院开展应用,其可以达到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LRN有经腹和经腹膜后两种手术入路,临床上采用较多的是经腹膜后入路,本文均采用腹膜后入路进行研究。由于后腹腔存在手术空间相对狭小、缺少明显解剖学参考标志、腹腔镜操作时方位感、立体感差等缺点,导致术中想要精准、快速地定位肾动脉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临床上泌尿外科医师常用的定位肾动脉方法包括内侧弓状韧带(Medial arcuate ligament,MAL)定位法、五步骤定位法、沿输尿管上行定位法等。尽管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对于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术中定位肾动脉方法的最佳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未得到一致的观点,仍需要通过研究对比不同定位肾动脉的方法来找到最佳的定位方式,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参考。目的:验证术中不同定位肾动脉的方法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并对比不同定位方法对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较为准确、快速、安全的定位肾动脉的方法。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弓状韧带组、五步骤组和沿输尿管上行组。因术后失访5例、随访资料不全10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最终119例完成研究。其中弓状韧带组44例、五步骤组39例、沿输尿管上行组36例。术中弓状韧带组采用内侧弓状韧带定位法定位肾动脉,五步骤组采用五步骤定位法定位肾动脉,沿输尿管上行组采用沿输尿管上行定位法定位肾动脉。收集并统计所有入组患者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在内的基线资料,包括游离腰大肌前间隙结束至离断肾动脉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等在内的术中相关资料,包括中转开放手术率、腹膜破裂率等在内的手术并发症相关资料及包括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Lengthofh ospital stay,LOS)等在内的术后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定位肾动脉的方法对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1)弓状韧带组、五步骤组及沿输尿管上行组患者年龄、TNM分期等资料比较表明三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在游离腰大肌前间隙结束至离断肾动脉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对比发现其中五步骤组游离腰大肌前间隙结束至离断肾动脉时间(6.9±3.7min)最长,沿输尿管上行组所用时间(3.8±2.1min)次之,弓状韧带组所用时间(2.1±1.2min)最短。在手术时间方面,五步骤组所用时间(88.4±16.2min)较弓状韧带组(52.6±9.1min)、沿输尿管上行组(67.9±12.4min)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3)除五步骤组1例患者因术中右侧肾门处粘连严重致下腔静脉撕裂出血转化为开放性手术外,三组患者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效果满意。三种定位方法均可成功定位并控制肾动脉,均未出现其他的严重并发症;(4)三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中转开放手术率、腹膜破裂率、下腔静脉撕裂率、肾静脉撕裂率、肾包膜破裂率、腹膜后血肿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LOS、随访肿瘤复发或转移率等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定位肾动脉,运用内侧弓状韧带定位法、五步骤定位法、沿输尿管上行定位法均能有效地完成手术。2.内侧弓状韧带定位法较其他两种方法定位肾动脉法迅速、准确、手术用时最短,有助于简化手术过程。沿输尿管上行定位法在定位肾动脉时间方面不如内侧弓状韧带定位法。在三个定位肾动脉的方法中,五步骤定位法定位肾动脉时间及整体手术时间最长,相比之下缺乏明显优势。3.内侧弓状韧带定位法定位肾动脉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自噬和内质网应激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抑制素2(PHB2)是新发现的线粒体内膜自噬蛋白受体,线粒体外膜破裂时与LC3结合参与线粒体自噬,在PD中作用尚不清楚。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是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分子,我们前期发现6-OHDA诱导的PD细胞模型中LC3与PHB2结合明显增加;并发现抑制PERK能降低Parkin表达
学位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检测在成人常见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226例成人过敏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gG、IgE阳性率,对比不同年龄段(≥50岁与<50岁)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gG、IgE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常见食物过敏原中,引起226例过敏疾病患者血清I
期刊
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外力所致的大脑损伤,是继人类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后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事业以及高空作业的发展,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了。因为创伤性脑损伤不仅取决于原发性颅脑损伤的程度,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颅脑损伤,因此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劳动力将是临
学位
背景:臀部坐骨神经卡压是临床上常见的非椎间盘性的外周神经疾病,常见于臀部骨骼肌肉疾病[1],如梨状肌卡压,除了梨状肌外,闭孔内肌、腘绳肌、尾骨肌等也会导致坐骨神经卡压,由于其发病率高、病因多种多样,病程较长,常规治疗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2,3]。小针刀作为一种松解组织、缓解臀部疼痛的微创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臀部坐骨神经卡压的治疗[4,5]。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模式的兴起,如何实现小针刀触激术在臀部
学位
背景: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位居第一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影像技术的发展,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率逐年上升。通过筛查发现乳腺DCIS的女性比一般人群中相比具有更高的发生浸润性乳腺癌风险和乳腺癌死亡风险。TP53基因在恶性肿瘤存在广泛突变,在乳腺肿瘤中,TP53突变非常频繁,可达25%~30%,甚至更高。TP53基因突变在DCIS和浸润性导管
学位
目的:探讨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生物因子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21年2月确诊前列腺癌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根治切除且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均已完善CT、MRI影像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分为侵袭性前列腺癌组(63例)和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54例),分析患者CT、MRI表现特征。
学位
无轴承永磁电机是集永磁电机、磁悬浮轴承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电机,它既具备磁轴承无机械磨损、寿命长的特点,还具有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因数高、转矩脉动小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无轴承永磁电机大多采用双绕组结构,独立悬浮绕组的存在降低了电机功率密度;采用单绕组结构,是无轴承电机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点注入式单绕组结构、磁悬浮控制原理以及相关控制策略开展了相关
学位
四旋翼无人机已经被应用到航拍、电力巡检、侦察等领域。但是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深入和任务场景复杂化程度的提升,在这些领域对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建模、姿态估计、以及控制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和改进,开展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稳定控制算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无人机控制系统软硬件方案的设计,能够实现对
学位
反应扩散动态网络系统能够描述很多现实问题,例如:飞行器表面温度传导、污水排放扩散、神经传导以及基因产物扩散等。与一般网络系统不同的是,反应扩散动态网络系统的状态不仅与时间变量相关,还与其本身所处的空间位置相关。本论文以反应扩散神经网络和反应扩散基因调控网络为研究对象,设计控制器和估计器来实现反应扩散动态网络系统的同步及状态估计。具体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概括如下:1.研究了一类具有参数不匹配的混
学位
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欠驱动无人机,具有6个自由度和4个控制输入。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从外形上看只有四个旋翼搭载了四个电机和飞行控制系统,相比于载人飞行器,四旋翼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飞行稳定等物理特征,以及强耦合、非线性、欠驱动等控制特性。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更好的控制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四旋翼无人机进行研究分析。(1)系统分析并研究了四旋翼无人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详细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