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研究 ——以拉夏贝尔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性经济发展节奏的放缓,我国民营企业融资之路变得愈加荆棘满布。股权质押凭借其成本低、流动强、操作易、限制少等优势,成为广大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救命稻草”。尽管目前股权质押的方式甚嚣尘上,但这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近年来,由股权质押引起的风险危机屡见不鲜,这也引发了整个资本市场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持续关注。鉴于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特殊性,其质押手中股权的行为会对公司以及利益相关者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会将目光聚焦于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是否暗藏掏空动机、是否会对公司经营状况带来不利影响、是否有潜在的风险等问题。本文基于对股权质押风险相关研究的梳理,结合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股权质押诱发风险的内在机理,以A股市场上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且风险显著的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整理拉夏贝尔的企业情况报告、历次股权质押运作的交易公告与其年报资料,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及过程,采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事件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处置风险。本文通过对拉夏贝尔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非正常的质押动机以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股权质押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第二,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下滑与公司声誉下降可能是因为股权质押行为;第三,高比例且频繁的质押股权行为,更易引发爆仓危机。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水平急需优化提高,另应充分发挥公司监事及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其次,应加强风险防控预警意识。最后,监管部门应对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总量和比例等细节处加以限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本文以期丰富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方面的研究,希望为广大民营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分析与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和线上购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和促进平台的经济效益增长,面向电商场景的产品相关的智能问答开始被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电商平台数据量大、数据噪声高等因素影响,设计面向电商场景的产品相关的智能问答系统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图结构网络在表示非结构化文本信息上具有天然的可解释性的优势,基于图的神经网络方法开始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向多元化,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批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在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而且其中相当的一部分是由实际掌握了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层充当了控制权争夺中的防守方。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事件频繁发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控制权争夺结束后上市公司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文以这些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中公司管理层实现的内部人控制为视角展开研
《美墨加协定》(USMCA)是升级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而来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并将其中的第二十四章设置成了专门的环境条款章节。USMCA中的环境条款在实体性规则方面吸收了美国历年来在环境方面的贸易谈判成果,具有很强的美国主导的色彩。但同时也综合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个国家间关系密切的环境议题,并且对WTO体系下难以协调的环境问题也作出了回应,使得USMCA对于环境议题的覆
在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要想应对市场挑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激活员工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组织中引入企业社交工作平台。企业社交工作平台可以助力营造扁平化、数字化的组织环境,使员工从繁杂的传统办公方式中解放出来,有效赋能员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内部孵化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不少科技公司尝试通过内部孵化模式推进企业创新。企业为留住人才和创新发展,尝试了许多激励手段。在诸多激励方式中,股权激励是企业调动人力资本、稳定人才梯队的常用手段,并将人才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了起来。已有研究多侧重于股权激励与创新效果评价,对内部孵化关注较少,直接影响了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价值。为此,论文提出了以下问题:股权激励是如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增速变缓的大背景下,并购成为许多企业转型和发展的途径之一。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并购同时往往会签订业绩承诺来防控并购风险,减少并购方损失。但是,并购“后遗症”也开始随之出现,未实现承诺业绩的企业越来越多,旨在发挥积极作用的业绩承诺,也可能会对并购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实际运用时,业绩承诺能否成功防控并购风险,如何消除其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等问题仍然存在研究价值。在梳理了关于业
股权质押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一直深受大股东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旦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控股股东所质押的股权面临平仓的风险。国内已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的路径、表现形式的研究不多,这方面的案例研究也比较少。本文借鉴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撑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升级,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即将开始,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地发展,互联网行业潜力不断展现,并爆发出了惊人的活力,以互联网为背景的跨界融合“互联网+”行业成为投资界的关注目标与热门话题。其中,“互联网+科技”的融合成为其中一个热门方向。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吸引了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争先上市,而对于个人投资者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来说,能够对目标公司进行
控制权是大股东用于管理经营企业的基础,也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股东通过控制权可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也能因此获取丰厚的个人收益。更有许多大股东在长期持有控制权之后会对企业产生特殊的情感,从而对企业有更高的期望,试图将企业打造成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因此,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历来都为大股东所重视。可是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股东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却在与日俱增。据资料显示,2016
截止到2019年末,在我国A股共有退市企业118家,且近两年退市公司的数量也是明显上涨,而在这其中实现重新上市的数量却仅为1家。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退市制度不断完善,退市常态化已成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良莠不齐、整体质量不高,许多企业在退市之后便一蹶不振,重新上市之路十分困难。本文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政策界定了退市企业与重新上市的具体内涵。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