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胶粘剂断裂特性胶层宽度和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胶接技术随着异种材料连接问题的出现,和轻量化概念的提出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传统连接方法,例如焊接以及铆接,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各种不足:焊接会使工件表面产生缺陷;铆接会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结构胶接技术的出现,克服了焊接和铆接等传统连接方法的局限性,因此被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在结构胶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受到结构尺寸以及环境条件的限制。胶粘剂的力学性能会受到胶接结构中胶层宽度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期处于湿热环境的条件下,胶粘剂会发生老化,最终使胶接结构失效。所以,为了使胶接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在不同领域,需要针对不同胶层宽度和复杂环境条件对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宽度为5 mm、6 mm、25 mm的双悬臂梁(Double cantilever beam)试件进行Ⅰ型加载实验,使用柔度法处理数据,获得不同宽度的试件载荷——位移曲线、R曲线和胶粘剂Ⅰ型断裂能。首先将Ⅰ型断裂能与查阅文献得到的Ⅰ型断裂能进行比较,证明实验过程的准确性。之后,进行不同宽度的DCB试件间的结果对比。最后,通过观察试件的失效表面,判断试件的具体失效方式为混合失效。2、结合后续研究计划和不同宽度的双悬臂梁胶层吸水曲线,选择宽度为5 mm的DCB试件进行老化实验。之后,对老化前后的试件进行Ⅰ型加载实验,同样使用柔度法处理数据,获得老化前后胶粘剂的Ⅰ型断裂能等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3、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定义材料参数建立二维双悬臂梁模型,模拟不同宽度和湿热老化前后的DCB试件Ⅰ型加载过程,将仿真得到的R曲线(Resistance curve)和Ⅰ型断裂能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双悬臂梁试件的峰值载荷,会随着胶层宽度的减小和湿热环境的影响而变小;但是胶粘剂的Ⅰ型断裂能数值只会因为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产生老化导致降低,并不会因为胶层宽度的改变而改变。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获得的胶粘剂Ⅰ型断裂能吻合性较好。通过建立二维DCB模型,能够准确对DCB试件Ⅰ型加载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结构胶接技术在今后的应用中提供帮助,并针对胶粘剂的宽度设计和工作环境选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苏南地区连续13年稻麦轮作系统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5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1),30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2)和45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3)这四个处
聚醚醚酮材料(PEEK)具有优异的自润滑、耐摩擦、耐腐蚀性能和较低的密度,作为摩擦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摩擦磨损性能较为复杂,且
聚酰胺6(PA6)作为最常见、用量最大的一种聚酰胺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其能够作为工程塑料和合成纤维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但通常情况下,PA6在高温环境下存在易燃、易滴落、
对硝基苯酚是一种毒性强、结构稳定的有机污染物,已陆续从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以及土壤等环境要素中检出,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常规的处理
近年来,在化石燃料过量消耗的大背景下,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电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稳定性好、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高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等优势而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虽然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s)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由于材料以及界面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使电池的实际效率仍不稳定并且没有很大的提升。因此,通过优化电池的表面结构、增加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的细胞器,由一对垂直的中心粒及中心粒外周物质组成,是细胞内的主要微管组织中心。中心体可以调控很多生命活动,例如建立细胞极性、纤毛形成、维持细胞形态
将离子基团引入多孔聚合物骨架,可在保留多功能材料的优点的同时有机结合离子液体优异特性,无疑将使多孔聚合物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并可进一步拓宽多孔聚合物的应用范围。本论
大豆(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镉(Cd)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各种危害;硒(Se)具有抗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本试验选用20个不同品种(系)大豆,在
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使得船舶碰撞、船舶触礁等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非法捕捞、非法船舶停放等现象也时常发生,因此,实现水上船舶目标的自动检测对于水面船舶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复杂的水面环境、船舶的运动以及相机的抖动等因素造成船舶图像的质量下降的问题,本文对船舶视频图像进行了预处理,经过与传统的图像去模糊算法对比,本文采用图像去模糊效果更好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参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与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密切相关,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共生微生物的影响已成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我们对此还知之甚少。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高度依赖宿主植物的光合产物,因此光照对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机制,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恶性外来入侵植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