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伦理—道德关系的演进逻辑与马克思的变革方式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qund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西方传统伦理-道德关系的演进逻辑作为理论聚焦的切入点,比较系统梳理了伦理道德关系的发展,目的是把伦理与道德关系的变化在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加以呈现,通过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容及其实质的解析,梳理出其演进的阶段及其基本走向,并且通过对其问题的诠释,以彰显马克思对以往的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和改造,并在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实现伦理与道德的统一。以此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同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原著中的伦理-道德思想的解读,提炼出其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内在逻辑,展现出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伦理道德观点,汲取当前对马克思伦理-道德思想研究的合理内核,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从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与现实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主要以西方伦理-道德关系的早期嬗变为分析主线,阐述从西方早期的伦理理性到道德理性再到二者统一的发展过程。在西方,早期的希腊哲学是以自然万物的本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它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投射”到自然宇宙背景上,自然哲学实质是一种伦理理性。然而这种理性缺乏主体的自我意识,缺少内在的自我约束。智者们虽然把人自身的伦理生活作为思考的对象,可是由于他们朴素的经验主义,使得这种道德反思走向了相对主义的道路,但却为苏格拉底追求自身内在的原则奠定了基础。希腊流变的经验主义使得对道德的诠释面对着相对主义的消解,同时使得苏格拉底实现了对道德概念的理性坚守。苏格拉底从自身主观世界中追求内在确定性原则,从外在的伦理规范转向内心的道德思考。柏拉图把灵魂区分成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并提出了“善”的理念论,理念的世界才是最真实、最高的存在,并借助人类本性“分有”“善的理念”构建他的等级分工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抽象、空洞的“善的理念”,认为单一的、普遍的、绝对的善理念是不存在的。“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对最高的善的追求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是需要内心的自我活动,是自我与抽象的道德原则不断发生关系的过程。第三章,主要阐述西方伦理-道德关系在近代所呈现的分化及黑格尔对二者的统一所开辟的实现途径。在中世纪伦理和哲学均成为神学的一部分,可以说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的发展均在神学的统治之下。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由对天国的关注,变成对世俗生活的关注。马基雅维里提出政治应该摆脱传统的德性观点和神学的束缚,以权力替代道德成为政治的基础。马基雅维里的理论及现实性和经验性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16-17世纪伦理学的发展。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休谟认为,伦理学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而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感觉经验和心理分析方法,建构情感主义道德学体系,使其成为一门实践科学。休谟认为道德的基础只能是人的情感,不是理性。理性只能帮助我们辨别事情的真相,却不能判断善恶。显然,休谟的道德学说并未超出经验科学的心理主义的范畴,他的哲学思考已然脱离人类现实的社会道德生活实践。因此,康德认为经验的东西是个别的、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而理性概念又是空泛的,两者都不能引出道德的最高原则,而必须挖掘人的理性本质。康德认为有理性的存在者自己为自己立法,所以意志必须自律,而且因自律而自由。“实然”与“应然”的完全割裂,使康德的道德法则与现实生活脱离,成为一种抽象的形式主义的东西。直到黑格尔,才真正地区分了道德和伦理,黑格尔认为道德也是一种法或一种权利,是一种主观意志法,是一种“应当”的东西。然而这种主观意志的法或是“应当”的东西却只能在伦理当中才能成为现实。黑格尔把伦理阶段作为客观精神的实际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黑格尔用绝对理念代替了康德的实践理性,并把道德发展置于客观理性的历史辩证体系中。黑格尔在绝对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的统一。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的反思批判及其理论变革。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以抽象的无人身的理性作为主体,这种形式上的“绝对精神”并不具备现实的人的机能,这种在绝对理性基础之上的伦理与道德的统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黑格尔的法哲学是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来理解伦理道德问题,法,经济和政治的全部领域都同道德紧密相联,虽然形式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内容却是实在的。因此,我们说黑格尔的伦理学具有现实性的特征。然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却又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精神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前,他所承认的劳动就只有精神劳动,他的哲学思考始终是在追求着他的“绝对精神”,他把世界历史看成是“精神的历史”。因此,我们又说黑格尔的哲学是非现实的,是纯思辨的。费尔巴哈虽然在感性自然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性。然而,他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是看成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局限在于它的感性直观性,所以只能把对人的现实性的理解置于肉体的现存,而无法上升到实践的批判性。只能以感性方式建立一种抽象爱的伦理学。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反对一切抽象的、空洞的伦理说教,主张道德研究要以实际的社会存在和人们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并把人的感性活动纳入到历史中进行考察。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道德与人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归根到底是生活实践的产物。而伦理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在实践基础上道德观念外化的产物。因此只有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伦理和道德的真正合一。第六章主要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来理解马克思伦理道德思想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当代社会处于新的转型期,在此期间必然会出现道德观念的变化和一些不良现象。如何克服不良道德以确立有利于实践发展的新道德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此,我们的伦理规范必然要以实践为基础,向生活世界回归,塑造理想人格,真正实现外在伦理规范和内在道德自由的统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此研究在对比分析我国七大碳排放交易试点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总结了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的机制设计及实施推进特色,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建议。
白铜锡,即高锡铜-锡合金,其优异的外观、良好的耐蚀性等优点使其成为最有潜力代镍镀层。另外,白铜锡合金镀层具有优秀的焊接能力,Cu6Sn5结构的白铜锡合金可以作为优秀的锂离子电
针对均聚聚丙烯1102K灰分偏高问题,分析了灰分的主要来源及理论计算值,论述了减少丙烯中杂质,加强丙烯精制以减少催化剂和三乙基铝用量,使用高效催化剂,提高单釜产量,用改性
研究开发无氰电镀低锡铜-锡合金(黄青铜)工艺技术取代传统工业中氰化物电镀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实现现代电镀工艺的清洁生产和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在能替代
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证据规则是证据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证据制度体现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之中,包含一切与证据有关的原则和规则,其中一
虚静是庄子所提倡的生存态度。在庄子哲学中,虚静是自然之道的根本属性。道是虚无的,因此能够无形无迹地化育天地万物,让天地万物免于纷争、和谐共处;道是运动的,因此能够让天地万
从分析社会经济总量与物流需求的关系出发,选定重庆市生产总值及重庆港口吞吐量作为变量建立一维线性回归模型,对重庆市未来港口物流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长江三角洲的上
工作-家庭支持是影响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应与工作-家庭支持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分析组织支持、领导支持、情感支持和工具
概述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其营销能力情况,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物流营销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数据模型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物流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模式,是我国道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甩挂运输的车辆调度问题对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甩挂运输的组织模式,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