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考课制度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YQ1987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课制度,是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才能、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环。纵观北魏考课制度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形成、确立、演变、破坏四个阶段。在道武帝到冯太后听政这一时期,考课制度逐渐形成。由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的存在,考课对象主要是实行传统州郡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官员,对于中央行政体制中的外朝和内朝官员,直接的考课资料阙如。考课的方式包括派遣大使巡行、皇帝亲巡、吏民举告地方官员不法等,太武帝太延元年,创建了刺史、太守、县令层级考课的方式。地方官员的考课内容除农业(力)、赋役(财)、户口(恩)、法律(刑)、用人(政)五个方面外,仍着重于官员在经济上是否贪赃受贿。官员考课后的黜陟并没有形成定制,政绩优良的官员得到衣、马、布帛等赏赐,直到延兴二年才制定了“岁积有成,迁位一级”的标准,这是北魏第一次明确地将考课的陟赏与官级的升迁联系起来。而对考课为劣绩的官员的黜罚是相当严酷的,轻则杖罚、免所居官,重则处死。孝文帝亲政后,重用汉族士人进行官制改革,胡汉二重行政体制逐渐向一元制转化,从而考课对象扩大到全体官员,考课后的黜陟也直接关系到官品的降、升。而且,孝文帝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亲自掌握对官员的考课。太和十五年,考课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明确的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确立的是针对地方官员的外考令,规定每年年终州、镇以下首先实行分级考课,刺史、镇将依据本州镇所辖郡太守、县令的政绩定其品第上报中央,在中央进行统一考课时,其政绩考核品第作为黜陟的依据。太和十八年在拓跋羽的建议下,中央官员的考课也形成定制,即由各曹长官负责本部门官员的考课,依其政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上、上中、上下、中等、下上、下中、下下七品,上下二等分别陟黜,中等守本。官品为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省负责考课;五品以上的官员,皇帝与公卿论其政绩善恶。而且确定了“三年一考,考即黜陟”的原则。孝文帝时,中央政府对全部官员进行考课,此时的中央集权可视为北魏之最强时期。宣武帝时期,考课制度在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考
其他文献
李清照是宋代以婉约著称的女词人,但从她诗、词、文的创作中我们却看到她的个性心理是具有复杂性的,柔婉之中又不乏阳刚之气。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复杂性的成因、具体表现、与同代
文章指出,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六个方面的主要缺陷,这些缺陷的产生与他们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依据这样的分析,作者认为应该实施“逆境教育”,具体包括生活逆境教育、心理逆境教育
<正>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5日,全国台联机关党委、机关团总支召开机关青年座谈会,组织青年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心得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黄金水道”,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又是高速公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不停车收费系中的车载设备存在设备兼容性、
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回归大学之道,切实改进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已然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理工类985研究型大学
低压配电箱是电力系统中最低一级控制和保护设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最基础的一个环节。
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的核心是在课堂变革过程中逐步做到促进认知发展、释放潜能、内化过程、质疑生成。文章以《桂花雨》一课为例,结合课堂上师生互动以及课后反思,探
在林语堂小品文理论的研究中,“幽默”、“性灵”和“闲适”是三个重要的话语范畴。在这三个话语范畴之中,“闲适”是可以涵容“幽默”和“性灵”的更高一级话语。基于此,本文以
本论文是关于在WTO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研究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加入WTO的背景找山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农业基层管理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在进行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