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社会比较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消极身体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消极身体意象的发生率如此之高,以至于Rodin等研究者采用“常态性的不满”这一术语来形容这一现象。消极身体意象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低自我价值感、抑郁、社会焦虑和饮食失调等。大量研究者认为,导致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原因是女性的生活中存在大量过度强调瘦特征的理想身体标准,而大众媒体由于其普遍性、深入性和强迫性等特点,常被认为是这种理想身体标准最强有力的传播者;媒体影响女性身体意象的内在机制则是身体外貌维度上的社会比较。自1983年Cash等研究者首次把社会比较理论引入身体意象领域后,社会比较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中。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女性身体意象的社会比较研究,均是在阈上层面展开的,尚未有研究涉及阈下社会比较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将社会比较理论的新发展——阈下社会比较应用于女性身体意象领域,不仅可以初步探讨女性身体意象领域的阈下社会比较机制,而且有助于为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女性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前人研究(Massa et al.,2009;羊晓莹,2007; Stapel & Blanton,2004; Mussweiler et al.,2004)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三个行为实验探讨了女性身体意象领域的阈下社会比较机制。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采用刺激闪现任务和近窝区警惕任务探讨了阈下社会比较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均将被试划分为高社会比较倾向组和低社会比较倾向组。实验一结果发现,阈下社会比较只对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影响,而对低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没有影响;实验二结果发现,阈下社会比较对高、低社会比较倾向的女性均没有产生影响。实验三则在前两个实验所得结果的基础上,以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为被试,探讨了阈下社会比较对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身体意象影响是否存在前提条件,结果发现,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在比较维度上进行自我反思是阈下社会比较对其身体意象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得到以下总结论:第一,即使女性对瞬间呈现的比较信息没有产生意识知觉,也会进行阈下社会比较,进而对其身体意象产生影响;第二,阈下社会比较只对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影响,而对低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没有影响;第三,上行比较导致了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产生,而下行比较使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更积极;第四,阈下社会比较对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的身体意象产生影响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高社会比较倾向女性在比较维度上进行了自我反思。另外,本研究在文末提出了如何以社会比较理论为指导,采用基础预防和指向性预防等具体措施来预防女性消极身体意象的产生。
其他文献
本文试从股权转让的概念、性质、分类入手,以引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非协议转让的几种情形为依托,结合《继承法》、《担保法》、《婚姻法》等法律的规定,对每种情形中的焦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步改善人力资源现状。本文将对胜利油田物华公司面临的
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成为了工控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热点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工业无线网络技术的规范尚有待于完善,如何使其能适合在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中使用,如何加强抗干扰能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紫癜肾",是由全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免疫性疾病,伴发或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损害。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可表现
长久以来金融诈骗就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而且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金字塔骗局就是一种常见和古老的投资诈骗,该骗局以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为由,一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19世纪女性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半自传体小说,是一部关于男主人公汤姆与女主人公麦琪的成长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从宗教父权制以及教育两方面来分析汤姆
酰胺和与酰胺相关的反应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医药和生物等多个领域。本论文对N-芳基酰胺的羟甲基化和亚甲基双酰胺的合成进行了研
新生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诗坛继朦胧诗后的青年诗人的创作,以表现"日常生命经验"为主,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本文主要以李亚伟的若干代表作为例,同时结合其
工作流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种领域多个行业中,在企业集团中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企业集团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复杂度不断加深、关联性的日益紧密,传统的工作流已经不能满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乙醇的饮用也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民事和刑事案件以及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已有多项慢性乙醇中毒的相关研究报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