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酒环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评价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是陈的香”,陈酿是白酒风味形成的重要手段,而洞藏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陈酿方式,其可促进酒体老熟、提高白酒品质和增加白酒饮用口感。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藏酒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储存材料(如陶坛、贮藏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藏酒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应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了泸型酒藏酒洞陶坛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然后利用纯培养技术分离得到了藏酒环境的高丰度微生物的代表菌株,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的生长及发酵特性。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高通量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分析了泸型酒藏酒洞陶坛壁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本研究从泸型酒藏酒洞距离洞口 0m、35 m及50 m取得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菌群落绝对高丰度门为子囊菌门(>97%);属水平上,以Zasmidium属(Zasmidium,32.18%)和枝孢菌属(Cladosporium,34.99%)为绝对优势微生物属。Zasmidium属在0m(39.95%)及50 m(40.24%)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35 m(16.37%)(P<0.05),枝孢菌属在35 m处坛壁样本相对丰度最高,达79.22%。细菌群落中总相对丰度最高的3个属分别为变形菌门(79.78%)的未分类醋酸杆菌科(uncl.Acetobacteraceae,15.90%)、未分类拜叶林克氏菌科(uncl.Beijerinckiaceae,15.35%)及葡糖酸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13.46%)。根据RT-qPCR结果可知,真菌基因拷贝数(9.20±1.15 lg(copies·g-1))显著大于细菌(7.60±0.71 lg(copies·g-1)(P<0.05),是细菌的39.8倍,说明真菌主导了坛壁微生物群落的组成。(2)从泸型酒陶坛壁表面分离到了 291株真菌菌株,其中10株菌株与现有数据库物种相似度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种。此外,分离得到了高丰度属菌株Zasmidium cellare(2株)及枝孢菌属菌株(26株):芽枝状枝孢菌JNC1611(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JNC1611)、枝孢菌 JNC7-5(Cladosporiumsp.JNC7-5)、耐盐枝孢菌JNC8-1(Cladosporiumhalotolerans JNC8-1)、尖孢枝孢菌 JNC1(Cladosporium oxysporum JNC1)、极细枝孢菌JNC8-2(Cladosporium tenuissimumJNC8-2)等菌株,经系统发育分析,两属菌株亲缘关系较近。(3)对分离到的Zasmidium属菌株及枝孢菌属菌株进行液体摇瓶生长条件及特性分析。结果表明:Z.cellare JNZ1的最适生长条件:pH为6.2,温度为20℃,转速为180 r·min-1,在第12天时菌体量达最大,为5.5 g·L-1。枝孢菌属菌株(JNC1611、JNC7-5、JNC8-1、JNC1、JNC8-2)最适生长条件:pH为6.0~7.0,温度为20~25℃,转速为160~200 r·min-1,在第6天左右达到最大生物量,为6.50~8.30 g·L-1。建立了菌株的套板生长模型评价Z.cellare JNZ1的生长特性,发现Z.cellare JNZ1可以在0~36%v·v-1含醇空气中生长,最适范围为4~5%v·v-1;通过含0.0%、0.5%、1.0%、1.5%、2.0%的52%v·v-1泸型酒的液体摇瓶测试白酒对Z.cellare JNZ1生长的影响,发现菌株在1.0%白酒添加量的发酵液中生长最好,生物量达5.28±0.23 g·L-1。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利用乙醇、己酸等挥发性物质,并促进己酸乙酯、苯乙醇的生成。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香菇(shiitake mushroom)生产国。在香菇采摘的过程中,存在大量品相较劣的副产物,在化学成分上,与商品香菇基本相同。然而这些副产物仅被作为发酵饲料氮源,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香菇多糖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导致人们忽视了香菇中存在的大量优质食用菌蛋白。同时,在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中,大量的香菇蛋白仅作为菌渣,未得到合理的利用。为减少资源浪费、填补香菇蛋白应用研究的
学位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高骨折风险为特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且常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副作用较大。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天然植物及其功能性组分改善骨质疏松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忧遁草(Clinacanthus nutans)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有治疗骨折、跌打肿痛等作用,其富含的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改善骨质疏松的潜在作用。鉴于此
学位
槟榔的表皮暗淡粗糙,通常采用猪皮明胶涂膜的方法赋予其表观光泽并维持水分,然而猪皮明胶涂膜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存在膜易脱落的缺点,进而造成表观光泽品质的劣变。此外,猪皮来源的明胶尚涉及宗教信仰争议问题。因此亟需寻求非猪皮来源、具有高光泽、黏附稳定性好且具有阻水性的槟榔涂膜剂。本文从仓储过程中环境因素对猪皮明胶涂膜槟榔属性的影响着手,考察了明胶属性对槟榔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于槟榔涂膜的牛皮明胶浓度与
学位
目前的食品工业中,存在低度交联木薯淀粉不能满足凝胶强度需求,而添加更高交联度的淀粉会劣化食品口感的问题。已有研究使用黑曲霉α-淀粉酶将低度磷酸交联木薯淀粉(CS)凝胶的杨氏模量提高100%,并提出凝胶强化机制:α-淀粉酶的水解影响了淀粉结构,导致淀粉溶胀时浸出的组分中线性链段含量提升,强化淀粉凝胶网络。但目前研究所使用的工具酶过于单一并受专利保护,无法满足强凝胶CS的广泛生产需求,且相关机制并不全
学位
鱼胶是鱼鳔的干制品,是一种名贵的食品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食用方便性的追求,近年来即食鱼胶产品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大,但即食鱼胶产品在贮藏中会出现质构软烂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即食鱼胶的口感,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因此,本研究以即食鱼胶产品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即食鱼胶加工过程中泡发、预处理、杀菌等关键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并研究即食鱼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为开发高品质即食
学位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植物蛋白市场飞速增长,在植物蛋白市场中,大豆蛋白因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功能性质,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工业生产中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限制了大豆蛋白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本课题在研究大豆液压压榨理论的基础上,以液压冷榨豆饼为原料提取大豆蛋白,通过采用压榨法和水媒法结合的方式,确定一条不引入有机溶剂和酶制剂,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的大豆分离蛋白绿色加工路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低聚甘露糖醛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在治疗AD方面有重要应用。同时研究表明,唾液酸(SA)具有良好的免疫识别性,唾液酸复合物对A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不同方法降解聚甘露糖醛酸(PM)制备低聚甘露糖醛酸(MOS),再通过将MOS末端进行活化,得到三种接枝唾液酸的甘露寡糖酸-唾液酸嵌段复合物(MOS-Sia)
学位
异戊二烯(Isoprene)是一种疏水性极强的萜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粘合剂、香料等场景。目前工业上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通过裂解分馏法从石油中的C5馏分中分离得到。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再加之裂解分馏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异戊二烯的生产。随着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迅速发展,通过微生物底盘细胞,以绿色可持续的生物合成法合成异戊二烯逐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大肠杆菌(E
学位
中国每年生产1200多万吨骨头,骨蛋白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风味成分。酶促蛋白水解技术为其开发和深加工提供了较好的技术选择。运用酶解联合热反应技术生产咸味肉类香精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但肉味不够浓郁逼真。此外,高盐摄入会增加健康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因此,开发一种风味醇正肉香浓郁,且具有减盐功能的咸味肉类香精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牛骨蛋白酶解预处理研究。本研究选取
学位
肝素(Heparin,HP)在临床上被用作抗凝和抗栓药物,但长期或大量使用肝素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血或诱导血小板减少等,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可减少这些副作用,且更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应用潜力。LMWH可由普通肝素降解得到,主要有物理解聚、化学解聚和(生物)酶法解聚等方法。生物酶法解聚具有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品分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