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尺度结构到星系形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结合目前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研究不同类型星系的空间分布和速度分布的统计性质。全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结构形成和星系形成的理论模型、以及如何用星系红移巡天检验这些模型。  第二章利用SDSS DR2研究了星系成团性与各种物理性质之间的依赖关系。星系的恒星质量越大则成团性越强,这种依赖性对亮于L*的星系尤为显著。颜色较红、4000(?)跃变较大、结构较致密、表面恒星质量密度较大的星系较易于成团,这种区别在小尺度上和对低质量星系而言尤其显著。在固定的恒星质量,成团性对颜色和4000(?)跃变的依赖性可持续至很大尺度,远远超过暗物质晕的大小;对致密度和表面恒星质量密度则看不到这种大尺度上的依赖性。在小尺度上,“年轻”星系(1.11.5)则随年龄快速上升。相比之下,小尺度成团幅度和致密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对盘主导的星系(C<2.6)而言最为强烈。这表明,需要用不同的物理过程来解释环境对星系结构和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的影响。  第三章研究星系的相对速度弥散(PVD)。所使用的样本和所考察的物理参量与第二章相同。星系在小尺度上的PVD随着光度增加而减小,在L*之后则转而上升,证实了Jing和B(?)rner基于2dFGRS给出的结果。颜色较红、4000(?)跃变较大、结构较致密、表面恒星质量密度较大的星系在所有尺度上和在所有光度或质量上都表现出较大的相对速度。星系PVD对最近恒星形成的依赖强于对结构的依赖,在小尺度上和对暗星系而言尤其如此。具有最红的颜色、高表面密度和中等致密度的星系有最大的PVD,表明这些星系在最强的引力场中运动。富星系团中的暗红星系是造成小尺度PVD在暗光度端增大的原因。  为了正确地将上述观测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第四章用Kang等人和Croton等人的半解析模型星系表构建了一系列与SDSS DR4有相同选择效应的模拟样本。
其他文献
脉冲星是中等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晚期经过超新星爆发后遗留下的致密天体,它磁场很强,在快速旋转时,能够发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脉冲星的辐射是全波段的,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脉冲星射电
本文主要研究修正Friedmann方程的Cardassian宇宙学模型与宇宙加速膨胀间的关系,将Cardassian模型中的标量场势能项以双指数势形式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不藉由引入暗能
近年来,由于新药物资源的寻找与开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中药多糖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中医动物模型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动物模型的复制对于探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药多糖研究及其应用出发,对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方法、活性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和中药动物模型的发展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在前
本文通过串联各个展示空间要素的创新,结合“后世博”时代展示空间的发展,来讨论说明展示空间形态创新的成果及其以后的发展,说明了展示空间形态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
目前,防爆液压绞车因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而在矿区的井下斜巷运输中得到大量运用,本文笔者介绍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具有实际良好运用效果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借鉴。 At pre
  本文研究了活动星系核的发射线区域的物理特征,主要包括发射线区域的速度结构,以及发射线区域的物理参量和中心黑洞之间的关系。对活动星系核的宽发射线区域的特征进行了研
钛酸钡(BaTiO3)是一种具有钙钛矿(ABO3)结构的介电材料,在电子器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纯净的钛酸钡具有较高的室温电阻率,但是适量的掺杂物可以将提高电阻率。经过适当的掺杂的钛酸
广播星历是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电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星精密轨道发播给用户的最终表达形式,为用户导航定位提供精确的卫星位置信息,广播星历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用户导航定
喷流结构普遍存在于活动星系核尤其是射电星系和类星体当中。喷流作为星系核心附近喷射出的定向、狭长、准直、高速运动的物质流,是中心母体向外围射电瓣或射电热斑输运物质、
玻色子星是标量场在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星体。标量粒子由于海森伯不确定原理产生的压力而与引力相平衡,使玻色子星在理论上得以成立。由于Higgs玻色子的发现,人们确信自然界中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