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郑国文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73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学独具地域特色,以往学者虽对《郑风》所收诗歌的地域性特点有所研究和论述,但尚未涉及郑人的辞令创作、赋诗言志等方面,更未能从整体上来展现春秋时期郑人文学活动的整体面貌。本文尝试从地域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学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期能将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学的整体面貌和特色展现于此。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学术界近年来的地域文学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郑国文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学家。文中论述郑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文学家的主要有子产、子大叔及子羽、子家。首先介绍他们的家世生平和主要政治成就,其次根据《左传》中对他们具体事迹和言行的记载探讨他们的思想,最后论述他们的文学成就。第三部分:春秋时期的郑国文学创作。在这一部分中,包括《诗经·郑风》的创作及郑人辞令的创作。本文试从郑国的历史、所处的地理环境、商品经济发达、风俗习惯等属于地域文学研究所涵盖的因素出发,来探讨《诗经·郑风》的创作及其特点的形成原因和郑人辞令与其它诸侯国相比所具有的特色。第四部分:春秋时期的郑人赋诗。通过对《左传》中关于郑人在外交、宴饮场合赋诗记载的梳理及分析郑人赋诗所具有的特点来探讨郑人赋诗背后深含的政治意图,突显郑人赋诗在春秋时期的特点。
其他文献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庙堂”转向“讲堂”,桐城古文派与以“太炎弟
自然资源是文明的基石,人类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展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的“资源即将耗尽”,引发了有关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的供需研究,
突出市场力量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一大方向。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力量是随着高等教育活动范围和功能的拓展而逐步显现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市场力量逐渐
<正>如今传统媒体既面临自身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又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媒体不思进取,必然生存越来越艰难,做出新闻精品才是生存
本课题以现代物流配送环节中大规模车辆调度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现有车辆调度问题优化算法和实际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求解真实道路下大规模车辆调度问题的
<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使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展开有效的报纸形态创新,使报纸能够顺应市场环境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牙周系统治疗加常规根管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牙周系统治疗,观察
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其高安全性、环境友好、循环性能稳定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它存在电导率低和锂离子扩散缓慢的问题,导致材料
本文选择农业副产物—谷壳和废弃物梧桐树叶作为生物吸附剂,分别研究了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的吸附行为。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说明,吸附时间、溶液pH、吸附剂用量、溶液初
长期以来,我国不仅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而且在农村公共服务具体组织、决策及其运作上实行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包办”型体制。从现实来看,这种体制不仅造成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