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冬季气旋对海冰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地气旋是北极地区尤为重要的极端局地大气活动形式。近几十年来愈加持久且强的气旋出现在北极,从各方面影响北极海冰和表层气候,导致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再加上北极海冰减少的幅度和速度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气旋对海冰的影响,形成正反馈效应。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经济、政治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北极气旋作为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迫切的需要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本文使用ERA-Interim的平均海平面气压数据和Hodges的TRACK气旋自动识别追踪算法提取了近40年冬季(12-4月)北极海域(70-90°N)的气旋中心及轨迹,并统计了气旋各特征要素(气旋频数、半径、强度、轨迹密度、源地密度和消亡密度等)的时空分布特征。使用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NSIDC)提供的海冰密集度数据和ECCO V4r4的海冰厚度数据分析气旋发生前后4天内对海冰的影响。使用ERA5的气象相关数据(表层净短波辐射、净长波辐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等)从大气角度分析1979-2016年冬季北极气旋对海冰的影响。使用ECCO V4r4的海洋相关数据(层化、三维温度、混合层深度等)从海洋角度分析1992-2016年冬季北极气旋对海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近40年期间北极冬季气旋的长期变化并不明显,气旋频数、半径和强度均表现为弱下降趋势。气旋强度和轨迹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自欧亚海盆一侧向加拿大海盆一侧逐级递减。对于海冰密集度而言,气旋造成的海冰密集度异常减小主要发生在气旋当天,同时,气旋的存在会抑制气旋发生后4天内海冰密集度的增加。对于海冰厚度而言,巴伦支海处的海冰厚度增加减缓甚至变薄主要出现在气旋发生当天,而大部分北极东部海域处的海冰厚度变化主要出现在气旋发生后4天内。无论是海冰密集度还是海冰厚度,气旋发生当天海冰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向下长波辐射异常增加导致的表层净长波辐射异常增加。而气旋发生后4天内海冰的减少的机制之一是:气旋当天减小了大西洋水上界和混合层深度之间的深度差(AWmld),促进海洋热量向上传递,并最终在气旋发生后4天内影响海冰。气旋发生当天巴伦支海北部和喀拉海南部海域处海冰密集度剧烈的减少以及巴伦支海东北部和西部海域处海冰厚度的增加减缓甚至变薄,均是与气旋导致的海洋向上传递的热量增加有关。本文还探讨了气旋导致海洋热量向上传递的一个原因:气旋发生当天,气旋携带的动能一方面使得北极大部分海域的上层层化减弱,从而加深混合层;另一方面被转换为海洋的势能,增加向上的Ekman抽吸强度,从而抬升下层大西洋水。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盐跃层减弱,有利于下层温暖海水的热量传递到混合层,并最终作用于海冰。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有力的分离分析工具,色谱被广泛应用在环境、食品及石油等领域中。对于作为色谱核心的固定相来说,迄今为止人们开发了许多种类的固定相,但这些固定相由于仍存在一些化学及机械局限性对于分离复杂极性样品来说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尽管通过串联一系列色谱柱的多维色谱在分离复杂样品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然而,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色谱仪器变得复杂化、大型化。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响应型固定相”概念,即通过外部刺激改变色谱
学位
1894年的朝鲜甲午改革是在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国内爆发的甲午农民战争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的。彼时朝鲜政治弊端日益严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制度改革也对朝鲜产生了冲击,朝鲜上至国王、下至大臣都认识到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朝鲜甲午改革中的官制改革应运而生。1894年7月27日,朝鲜设立军国机务处作为改革事业的决策机构,推进改革事宜。朝鲜开化派官员掌握了军国机务处的大量席位,他们在朝鲜甲午改革中的官
学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霸权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坐落于亚欧大陆东北端的朝鲜半岛,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使之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近代以来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朝鲜王朝,受日本侵略被迫于1876年全面开国,短短34年后便惨遭日本吞并,彻底沦为其殖民地。在此期间,积贫积弱的朝鲜王朝并没有选择任人鱼肉,而是不断探索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道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朝鲜王朝迎来
学位
自我国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以来,各部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提倡全民运动,为国家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高校篮球运动教学对于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篮球运动的竞争性较强,单靠教师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体育游戏运用到篮球教学中能够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篮球学习的效果。对此,该文就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探讨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
期刊
海浪和海流是海洋动力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动量、能量交换可统称为波–流相互作用(wave–current interaction);在近岸、台风或黑潮、湾流影响海域,波–流相互作用可对波浪的生消、演变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海浪数值模拟中,波–流相互作用对波浪模拟的影响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背景流场可影响波浪能量的传播,包括改变群速度的大小、方向,以及产生折射效应;二是,振动运动对抗非均匀流场中
学位
本文针对藻菌作用关系的热点问题,为了探明藻际细菌中的群体感应细菌的强抑藻作用及其群体感应系统,验证基于对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利用所介导的藻菌作用关系。选取了一株具有溶藻功能的海洋微藻共栖细菌Sulfitobacter pseudonitzschiae H46,从群体感应系统,全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研究其生态功能。后续通过菌株H46与藻类共培养的实验,对该菌株与藻类的作用关系和DMSP的降解利
学位
热带印度洋海气反馈过程在气候态的维持、热带海气耦合模态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温跃层-海表面温度(SST)反馈、SST-纬向风反馈和纬向风-温跃层反馈是海气反馈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合称Bjerknes正反馈。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与海气反馈过程相关的海洋和大气要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异。受此影响,海气反馈过程的强度也出现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反馈的强度变化对印度洋海气耦合异常模态的发生频率及可预报
学位
体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课内体育活动量大、体育技能训练强度大等原因,很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使用游戏教学法辅助体育教学,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期刊
本文利用在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布放的一套潜标—海床基观测系统,将ADCP后向散射数据反演得到的浮游动物生物量时间变化序列,结合同步观测的海流数据、温度数据,以及ERA5数据集的云量、短波辐射等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的可能机制。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时间尺度的变化:(1)日变化特征。受太阳光照影响,观测海域的浮游动物存在典型的昼夜垂直迁移,即在一
学位
海洋学依赖于观测,准确、充分的观测是揭示海洋现象、了解海洋变化、提高海洋预报水平的必要前提。在固定台站,即锚系浮标阵列或潜标阵列(以下统称锚系阵列)对海洋变量的持续测量,是在关键海洋区域收集三维海洋温度、盐度和流速长期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理想情况下,锚系阵列站点数量是越多越好,但在实际中观测站点永远不足以覆盖整个研究领域,且仪器设备价格高昂。因此,如何在站点数量有限的条件下对观测站点布局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