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情结与女性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92077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有着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他的文艺批评与文学创作互相促进,逐渐形成了其艺术世界的广博性与独特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女神》与历史剧的杰出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学界一直从不同的维度对郭沫若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探讨,他的历史剧代表着中国上个世纪40年代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就郭沫若的历史剧而言,理论探讨多于对文本的审美探讨,仅就理论层面的梳理与探讨还远不能触及郭沫若剧作的审美特质。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审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郭沫若历史剧及其他相关作品细读的基础上,以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为契机进而挖掘出影响郭沫若创作的女神情结,女神情结贯穿于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始终,以此探究郭沫若更为深广、隐秘的心理空间。同时追踪郭沫若历史剧幽深意义之所在,肯定郭沫若历史剧中女性群像的艺术价值,探讨女神情结之于郭沫若的深广影响,并最终肯定历史剧独特价值,发掘郭沫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独特价值和贡献。本论文主要由“引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   第一章具体研究讨论女神情结的历史文化渊源。从郭沫若个人性情、学养、时代环境、中西方文化背景等诸多角度去探讨郭沫若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让女神情结在郭沫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女神情结也促进了作家的深刻性与丰富性,是郭沫若历史剧价值与意义形成的深层原因。郭洙若的童年经验和成年后对女性的情感体验,起到了强化了女神情结的作用。重点考察郭沫若的母亲带给他的童年记忆,以及给予郭沫若深刻情感体验的一些女性,探寻郭沫若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这些女性对作家人格与心理的生成都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她们带给郭沫若独特的人生经历,唤醒了他沉睡着的女神情结。   第二章从文本细读入手,选取郭沫若剧作中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是郭沫若受女神情结影响使然,同时也昭示了郭沫若历史剧的独特性。   第三章对郭沫若历史剧的价值取向进行再次探微,在女神情结的感召下,郭沫若塑造了璀璨的女性群像,是她们让郭沫若历史剧所展现的美契合了人类最初的人性之美,郭沫若历史剧时代性与审美性并重。其历史剧传世的原因,给当下文坛以深刻启示,从中我们可以为现今的文坛提取思想资源。在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思路加以梳理,并再次肯定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文艺评论家的王充对于“一代之文学”——汉赋有着自己的见解,本文从王充既肯定汉赋又否定汉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其中的原因得出结论,王充在本质上对汉赋是持否定态度的。
随着自传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叙事家们开始关注到以往被忽略的自传体裁。本文致力于从叙事学角度,关注西方现代自传中的“真实”问题研究。论文从反思西方现代自传中的“真
有效课堂是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课堂理想,这样的课堂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支撑有效课堂实践的核心是
王国维在1907年发表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将“古雅”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提出。这对全面理解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古雅说”是对中国美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策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教学效益。
反面乌托邦文学(也称为反乌托邦文学、恶托邦文学或敌托邦文学,本文一律统一使用反面乌托邦文学)是由乌托邦文学衍生出来的,是对乌托邦文学的讽刺性模仿。反面乌托邦文学作为
学位
清代女作家的大量涌现,女性日益得到解放,折射在文学作品中,就使清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光彩照人的才女形象。清代白话小说中的才女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形象。明清以前,文学
新千年以来,在破除“本质主义”迷信、反思“文化研究”不足之后,重新审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关系价值成为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认为,文学本性的认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
《笑忘录》是昆德拉关于存在的自成体系的十部小说中“复调”特征相当明显的代表,该小说的创作也是作者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作品用诗性的方式探讨了笑和忘这两个人类生理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