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治理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健康人力资本的视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o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正处于我国扶贫攻坚事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协同发展,防止返贫现象出现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其中“生态扶贫”和“健康扶贫”已成为我国扶贫工作中大力推行的重要政策措施。生态扶贫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而健康扶贫则通过贫困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增强了其创收、自主脱贫的能力,两者均是确保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肯定农村环境治理和健康人力资本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与扶贫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指引。此外,根据健康需求模型以及相关经济理论,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又是居民脱离贫困的首要保障,这表明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与减贫效果之间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因此,明确农村环境治理的减贫效应以及在此过程中健康人力资本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加快我国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环境质量、健康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评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回顾并梳理了公共财政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健康需求模型、能力贫困理论以及贫困、人口、环境怪圈理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其次,详细介绍了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和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一方面对农村环境治理和扶贫开发各个阶段的特征和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另一方面也对农村环境治理和扶贫事业的国内成就和国际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理论研究方面,依据相关经济理论分别阐述了农村环境治理对减贫效果的直接效应、农村环境治理对健康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减贫效果的间接效应,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对减贫效果产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并据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西藏港澳台除外)的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影响减贫效果的机制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此外,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本文的研究,最终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当期的减贫效果和健康人力资本均会受到上期的影响。(2)农村环境治理与减贫效果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环境治理初期,政府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有助于减少贫困人口,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随着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此时再以环境治理带动农村减贫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积极效果。(3)农村环境治理有利于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4)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对减贫效果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实施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第二,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财政支出,明确财政资金使用方向;第三,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建设,保障居民健康人力资本水平。
其他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更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环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建成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农村生态空间形态为基础,挖潜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鼓励农民发挥主体性作用,联合社会企业投资,将农村打造成兼具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自然与社会统一和谐的美丽乡村,进而促进乡村的政治、经济
学位
党群机关是我国党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群机关公务员作为我国公务员群体中的一部分,其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然而我国目前党群机关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受到了诸多质疑,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选择党群机关公务员激励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公职人员激励问题的
学位
政府网站是政府行政事务执行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创新型平台,旨在增进政府和公众、个体企业之间的关系,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既方便又高效率的办公媒介。政府网站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我国电子政府的宏观发展状况,良好的网站服务质量在政府形象和公民信任的维护方面意义重大。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线上工具兼政民互动的便捷渠道,政府网站建立的初衷在于面向公众或社会成员的广泛需求,为其提供高品质、高效率、最便捷且能够解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长期以来,从农业税免征到农田补贴,新农村建设,再到农村社区试点、推行,我国在农村建设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推动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与此同时政府也面临一个问题:农民是否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是否能够让农民在
学位
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银行为案例,围绕社会责任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社会责任的实践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比较与借鉴其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两家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发现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存在以下问题: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仍占主导地位、服务普通民众的意识仍需提升、社会责任战略没有深度融入公司治理机制、管理体系不完备、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披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诸多弊端,智慧养老已成为大多数老年人所青睐的养老服务。在物联网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养老将传统的家庭护理服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优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有效地提供了日常服务。在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养老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智慧养老
根据2018年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向社会发布的《社会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显示,食品安全问题已连续七年被列入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现如今吃的放心、吃的安心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食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更是提出了“四个最严”的标准,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
学位
马克思人本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受到工具化现象及社会化现象的影响,更进一步突显出马克思人本思想所具有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从作为个体的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为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个性培养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价值依据;放眼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更有利于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整体国际竞争力虽逐渐增强,但在金融市场复杂度等方面,中国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又存在效率低下、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及资源错配等问题,因而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比较视角,探究了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具体探讨了金融市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作用机制;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学位
本文首先基于动能转换视角,根据Temple和Woessmann的二元经济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的动能归因为三种效应: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然后测算了三大经济效应在中国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出发,选用2007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节点,运用空间SDM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时期下,中国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化影响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