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O催化剂上MPV反应及交叉缩合、加氢副反应机理的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我国乙醇来源丰富,由乙醇制备丁二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MgO/SiO2是该工艺采用的主要催化剂,目前的反应机理和实验研究认为MgO是催化乙醇制丁二烯的有效活性组分。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MgO催化乙醇制丁二烯过程中的MPV反应、以及交叉缩合、加氢副反应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反应机理,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构建了MgO主要暴露表面MgO(100)和MgO(110)的表面模型,并采用DFT方法对其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之下MgO(110)面的Mg酸性更强,O碱性更强。又采用DFT的方法确定了乙醇在MgO(100)和MgO(110)表面的吸附构型、以及乙醇/乙氧基与丁烯醛在MgO(100)和MgO(110)表面的共吸附构型,并考察了它们的吸附性质。通过态密度分析发现,乙醇与MgO(100)面的相互作用较弱,与MgO(110)面的相互作用较强,且发生了解离吸附;发现共吸附分子与MgO(100)面的相互作用较弱,与MgO(110)面的相互作用较强。
  其次,采用DFT方法对MgO(100)和MgO(110)表面上的MPV反应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MgO(100)面上乙醇难以脱氢,其直接与丁烯醛共吸附发生MPV反应,依次经过乙醇脱氢、质子转移和质子回传反应生成丁烯醇和乙醛,速控步骤为质子转移反应,活化能0.87eV。MgO(110)面上乙醇发生解离吸附,生成的乙氧基与丁烯醛共吸附发生MPV反应,经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丁烯醇氧基和乙醛,生成的丁烯醇氧基不发生质子回传、而是直接脱氢脱氧生成1,3-丁二烯,速控步骤为质子转移反应,活化能0.39eV。
  最后,采用DFT方法对MgO(100)和MgO(110)表面上的交叉缩合和加氢副反应进行了模拟研究。MgO(100)面上MPV反应产物乙醛与丁烯醛经过乙醛烯醇化、亲核加成和质子回传发生交叉缩合副反应,速控步骤为乙醛烯醇化反应,活化能0.74eV。丁烯醇经过两步加氢发生加氢副反应,速控步骤为第二步加氢反应,活化能1.10eV。MgO(110)面上乙氧基脱氢生成的乙醛与丁烯醛经过乙醛烯醇化、亲核加成发生交叉缩合副反应,速控步骤为乙醛烯醇化反应,活化能0.39eV。丁烯醇氧基经过两步加氢发生加氢副反应,速控步骤为第二步加氢反应,活化能3.63eV。
其他文献
目的:以注射用聚山梨酯80为研究对象,对注射用聚山梨酯80去大分子组分进行安全性检查研究,为注射用辅料聚山梨酯80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含聚山梨酯80的注射剂的安全性。方法:运用超滤原理将注射用聚山梨酯80制备为不同分子量的聚山梨酯80组分(A组分:富集大分子聚山梨酯80(>100K);B组分:富集大分子聚山梨酯80(10K~100K);C组分:去大分子聚山梨酯80(<10K);D组分:注射用聚
学位
钛硅分子筛(TS-1)在丙烯环氧化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TS-1狭窄的孔道结构和较低的疏水性能严重影响其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本论文采用干胶转换法替代传统水热合成法制备多级孔钛硅分子筛以解决钛硅分子筛孔道狭窄、固液分离难的问题,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合成的目标。同时本文探究酚醛树脂前驱体和三甲基氯硅烷作为疏水试剂,结合干胶转换法制备具有疏水性能的多级孔钛硅分子筛,旨在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催化
1,3-丁二烯是一种极为重要化工原料。传统的丁二烯生产路线为石油路线,原料为乙烯副产的C4馏分,产量受到乙烯产量的制约。近年来,以乙醇为原料生产丁二烯的工艺逐渐受到广泛关注。MgO/SiO2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乙醇制丁二烯反应催化剂之一。羟醛缩合反应是乙醇制丁二烯过程关键反应步骤,但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尚未明确,相关副反应的研究也甚少。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学位
学位
贵金属Rh具有优异的NOx催化还原性能,因而常被用于三效催化剂中。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高温水热环境下,Rh可能会与载体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催化剂活性显著下降。因此,了解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调控,对于Rh基三效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Ce含量对Rh/CexZr1-xO2(x=0,0.05,0.3,0.5)催化剂的活性和高温水热
固有微孔高分子(PIMs)具备有机材料易于加工的特性和分子筛材料的微孔特征,是大规模CO2捕集过程极具潜力的膜材料之一。然而,受限于较低的分离选择性,PIMs膜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本论文以固有微孔高分子为研究对象,以简便温和的浸涂法和物理共混法为技术手段,围绕如何提高固有微孔高分子膜选择性这一关键问题,从经典的溶解-扩散机制出发,提出通过调控膜表面结构或主体结构实现溶解选择性或扩散选择性强化的
学位
MOF材料和COF材料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规则有序和可调的孔径,这些特质使得MOFs和COFs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用途。本文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分别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ZIF-67和共价有机框架COF-LZU1,将适宜条件下合成的ZIF-67应用于CO2的吸附,考察其吸附性能。  以乙酰丙酮钴(Ⅱ)为金属前驱体,2-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
学位
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亟需研解决的两大关键技术难题。光电催化水分解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光电催化剂的电荷分离效率,构建半导体复合结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金属缺陷和氧缺陷调控成功制备了n-ZnO/p-ZnO和n-TiO2/p-ZnO两种薄膜光电极,并探究了p-n内电场对薄膜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  首先
学位
学位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需求的不断上涨和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具有重要意义。氢能因为其高质量能量密度、无碳排放被认为是一个绿色能源。电解水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制氢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挑战在于高性能的析氢和产氧反应电催化剂的开发。本文基于钴钼氮化物,通过探索不同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合成了具有优异性能的电解水催化剂。  首先,采用两步法在氮掺杂碳基底上负载钴和氮化钼复合物(C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