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为家——贾平凹从《秦腔》到《高兴》的追问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贾平凹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文字编辑工作,1982年成为专职作家。他从事文学事业的时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样长,这三十年中,无论是创作乡土题材的小说还是城市题材的小说,贾平凹都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眷恋,同时对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表现出困惑与无奈,这种思想主线在他2005年和200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和《高兴》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这两部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浓厚,集中表现了作家对当下农民生存现状的焦虑和思考。从《秦腔》到《高兴》,贾平凹一直在追问同样一个问题:新世纪以来,在当代中国,农民将何地为生?哪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贾平凹试图为农民找到适合他们生存的栖身之所,也为自己远离故乡的灵魂找一个归宿。但是由于作者的文化心理以及情感、理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致使他笔下的农民仍将仍旧“在路上”漂泊不已,居无定所。正因如此,所提供的东西也许更多。  本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从小说《秦腔》切入,首先通过对小说中两大意象——七里沟和秦腔的分析,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悄然巨变,正是这种变化,将农民分成两类,一类继续在土地坚守,如夏天义。另一类逃离农村,进城务工,如羊娃、白路等,通过对这两类农民生活境遇的阐释,分析当下农民在乡土的生存现状。  第二章从小说《高兴》切入,首先通过对刘高兴和五富进城后生活现状的描写,阐释千千万万的农民为何离开土地进城务工,通过对刘高兴进城的遭遇,分析当下农民在城市生活的现状。  第三章从作者贾平凹的角度切入,一方面阐释贾平凹对城乡生活秩序被打破的担忧,另一方面通过《秦腔》和《高兴》两部作品对农民生存现状的探索,贾平凹始终没有找到当代乡土中国的农民该何处为家的答案,为在外漂泊、灵魂无处安放的他们感到焦虑。
其他文献
我们搭乘闻名遐迩的十三次列车,商议着顺路写一篇文明纪事的特写,然而现实却与预想的大相径庭,受责任心的驱使,我们写下了《文明列车里的遗憾》时间是10月4日下午,我们提着
关键词 电化学 解题方法  电化学一直是高考热点,江苏省每年高考必出现:选择题中必有一题,在非选择题中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近几年出现一种新的考查方式,即根据已知信息,判断和书写有关电极反应式,和我们平时所见的电极反应式不同:比如电解池中阴离子放电顺序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在电极反应中一般不参与,而2009年江苏卷突破常规,考查了含氧酸根离子放电的问题。  例1:以氯化钾和钛白厂
路遥是一个英年早逝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43年短促的生命历程中,苦难与其终生相伴。于生活,他主动尝试宿命般的各种苦难,在乡村与城市的奔波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价值;于创作,他用
残雪,作为20世纪中国最受关注的先锋作家之一,从踏上文坛开始,她就带着鲜明的西方文化的印记。而对于自己所接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残雪从来就不加掩饰,“我的传统是西方文化,我所吸
本文研究的是魏晋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动物名物词,也包括神异化的动物词。首先对动物名物词进行统计分类,把动物词分为了兽畜类、禽鸟类、水族类、虫豸类、异物类和犬马类。并
在机场、购物中心、银行、证券交易所、医疗系统以及生产控制中心等越来越多的场所,开始使用大屏显示设备作为公共信息实时显示系统,通过大屏幕显示设备将最新的动态信息传递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已在前赴后继中形成了丰富的体系流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些女作家看到了传统性别审美规范对女性的拘囿,有意避开传统文学的审
6月16日下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副书记孙家正、副省长杨泳沂、省委代秘书长顾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霞林等负责同志,专程来到新华日报社检查工作。韩培信同志代表省
介绍基于CORBA的数字化信息转换规范,提出了基于WEB/CORBA相结合的技术来解决机车出入段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布式异构网络环境之间的通讯问题。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当代最负盛名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之一,也是一位对世界文学建构有着深刻见解的比较文学学者。本文是基